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1242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 比较交叉包扎法与缠绕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5 年 1 月8 月行冠脉介入治疗的 45 例患者,按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交叉加压包扎组及缠绕包扎组,对比观察两种止血方法的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交叉包扎组发生手臂肿胀 1 例,皮肤青紫 1 例;缠绕包扎组发生出血 1 例,皮下血肿 1 例,手臂肿胀 2例,皮肤青紫 2 例,指脉氧异常 1 例,纱布卷移位 4 例,交叉包扎法效果优于缠绕包扎法。结论 交叉包扎法在安全性、止血效果及手臂肿胀程度等方面优于缠绕包扎法,更适用于广大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桡动脉;冠脉介

2、入治疗;交叉包扎;缠绕包扎 冠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与经股动脉穿刺方法相比,经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率和临床效果相似,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是许多心脏中心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1-2。但桡动脉血管管径小、壁薄,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及扭曲、破裂或血肿,出血量大时可导致手臂骨筋膜室综合征3。因此,术后预防穿刺点出血和减轻手臂肿胀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现在临床上使用最先进的方法为压迫器止血法,但在基层医院考虑到费用问题,使用不多;绷带加压止血法应用广泛,更能被患者接受。下面将对绷带加压止血的两种方法,从安全性、止血效果、手臂肿胀程

3、度等方面作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 年 1 月8 月我科共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7 例,术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正常,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s 实验阳性,排除 2 例因桡动脉穿刺失败改为股动脉穿刺者,最后入组共计 45 例。其中男性 31 例,女性 14 例,年龄 3274 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交叉加压包扎组 24 例和缠绕包扎组 21 例。两组患者动脉穿刺均由有经验的医生按统一方法完成,均使用泰尔茂 6F 鞘,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例数和应用抗凝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交叉包扎组

4、准备好 4 条弹力胶带进行加压包扎:将 3M 弹力胶带裁剪成:24cm4cm 的 2 条(为便于描述,将此长度胶带编号为A1,A2) ,15cm8cm 的 1 条(编号为 B) ,15cm4cm 的 1 条(编号为 C) 。手术毕,先退出动脉鞘管的 1/2,将做好的圆柱状纱布卷(直径约为2.5cm,长约为 7.5cm)沿桡动脉走行压在穿刺点上,操作者压住穿刺点同时拔出鞘管,另一名操作者先用 A1 胶带以纱布卷中心为着力点,一端斜向右上绷紧粘贴于手臂,另一端斜向左下绷紧粘贴于手掌;A2 胶带与A1 胶带交叉,一端斜向左上绷紧粘贴于手臂,另一端斜向右下绷紧粘贴于手掌;B 胶带以穿刺点为中心横向绷紧

5、粘贴,固定好纱布卷;C 胶带与B 胶带粘贴方法相同,覆盖于 B 胶带上面,防止纱布卷移位,松紧以穿刺点不出血为准,术后嘱患者手腕尽量掌心向外勿内弯。手术后每 2h 观察松解 1 次,术后 68h 若有渗血则继续加压包扎,出血停止即可完全松解4。 1.2.2 缠绕包扎组 准备好圆柱状纱布卷(直径约为 2.5cm,长约为7.5cm)与纱布绷带,手术毕,先退出动脉鞘管的 1/2,将做好的纱布卷沿桡动脉走行压在穿刺点上,操作者压住穿刺点同时拔出鞘管,另一名操作者将纱布绷带用一定压力缠绕数圈固定纱布卷,术后穿刺点减压方法与观察同交叉包扎组。 1.2.3 观察评价指标 出血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手臂肿胀

6、发生率;皮肤青紫发生率;指脉氧异常发生率;纱布卷移位发生率。 2 结果 交叉包扎组在出血发生率、手臂肿胀发生率、皮肤青紫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缠绕包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 0.05) 。 3 讨论 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穿刺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有 5%7%在导管插入处发生并发症,患者不舒适且住院时间长5。与股动脉相比,桡动脉表面神经末梢较少,周围无重要静脉伴行,动静脉瘘发生率低6, 但桡动脉血管管径小、壁薄,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及扭曲、破裂或血肿,出血量大时可导致手臂骨经膜室综合征3。因此,术区加压包扎是否有效,松紧度是否得当7,对预防穿刺点出血和减轻手臂肿胀非

7、常重要。 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方法有纱布绷带缠绕法、弹力绷带加压法,最新的还有压迫器加压法,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压迫器在桡动脉穿刺点上方止血,也不会影响尺动脉的血流,但因为机械压力太大常导致术侧手臂静脉回流受阻出现手臂肿胀,导致皮肤发绀、舒适度降低,甚至血氧饱和度降低4-5。且考虑到费用问题,在县市级基层医院压迫器使用不是很多,弹力绷带加压止血法较压迫器成本低,较能被患者及医生接受。因此在本次对比分析中主要对比两种包扎方法的止血效果。 本次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面,交叉包扎法较少出现出血、皮下血肿、手臂肿胀、皮肤青紫、指脉氧异常等情况。交叉包扎法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时将穿刺点附

8、近擦干,比较方便固定;同时弹力绷带交叉于同一点,着力点易于把握,大大提高了压迫效果,最后再覆盖上 C 胶带,将纱布卷较稳妥的固定,不易移位;弹力绷带透气性好,较纱布绷带弹性好,松紧度易于掌握,较少将腕部血流完全阻断,减少了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手臂肿胀、不适。纱布绷带弹性差,加压包扎时松紧度不易掌握,包扎过紧时血液循环被阻断较多,容易出现手臂肿胀,患者舒适度下降;包扎稍轻则会出现加压不足,穿刺点渗血、出血而出现皮下血肿;且纱布绷带缠绕法加压包扎容易出现绷带松解,纱布卷移位,重新包扎容易导致局部血肿,达不到有效的压迫止血效果。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无论用何种方法加压包扎都要注意:严密观察

9、患者的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穿刺侧手臂术后避免测血压、提重物、支撑身体,以免出血和形成皮下血肿,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加压过大出现的手臂肿胀、皮肤发绀等情况。除此,操作者也应熟练操作,进行规范化的培训。 综上所述,交叉包扎法在安全性、止血效果及手臂肿胀程度等方面优于缠绕包扎法,费用较压迫器低,更适用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田军,赵全明,Giue Grollier.应用 5F 导引导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 脉造影介入注射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8):578. 2陈万强,薛成相,张红宾,等.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研究J.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4,27(4):26-27. 3霍勇,方唯一.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冠心病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1. 4唐萍,任洪艳,罗素新. “米“字包扎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5). 5陈灏珠(主译).心脏病学-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95. 编辑/哈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