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7.50KB ,
资源ID:1665144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651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oc

1、安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摘要:本文以安徽省县域行政单位为基本分析单元,选取 4 个年份的人均 GDP 为研究指标,采用 GIS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安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空间自相关系数 Morans I 和对 LISA 聚集图的分析,揭示了安徽经济发展区域时空变化比较小,经济发展区域空间集聚程度正在加强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安徽省县域经济格局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区域差异;LISA;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安徽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作为社会发展现实,历来都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就国外的研究而言,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费景汉等人对基尼系数进行产业结构分解;利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指数,

2、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利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也逐步走向成熟。研究尺度上,从大尺度的国家向中尺度的省级,继而向小尺度的县级单元转变;分析方法上,由经典统计学方法向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转变,研究尺度逐渐缩小,研究方法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江沿岸的重要省份,经济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 空间统计分析分为常规统计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趋势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本文主要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安徽县域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演变

3、。 (一)空间自相关 总的来说,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时,研究者目的是要了解空间现象分布的空间依赖性,观察相邻空间单元中是否有某种空间关联性。而空间关联性的相关研究方法称为空间自相关。 (二)数据准备 本文以安徽县域为基本分析单元,各县域人均 GDP 作为研究指标。其数据来自安徽省统计年鉴 ,选取安徽省各县域 1996 年、2001 年、2006 年和 2012 年共 4 个年份的人均 GDP 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三、测算结果与分析 空间自相关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繁琐,本文利用 ArcGIS 软件和GeoDA 软件进行计算。 (一)各县区人均 GDP 的全局空间自相关 利用 ArcGIS 软件计算出

4、安徽省各县区 4 个研究年份的人均 GDP 空间自相关系数 Morans I。其数值表明安徽各县区人均 GDP 自 1996 年以来存在着较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但也有一些小的变化,2006 年的Morans I 值出现较大的年际波动,从 1996 年的 0.2636 下降为0.1835,此后又基本恢复到增长的趋势,到 2012 年 Morans I 值上升至 0.3290,这一时期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表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区域空间集聚程度在 2006 年有所下降,而到了 2012年,又恢复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纵观自 1996 年至 2012 年 Morans I值的变化,

5、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揭示了安徽省经济发展区域空间集聚程度正在加强。 (二)各县区人均 GDP 的局域空间自相关 利用 GeoDA 软件生成 Moran 散点图和 LISA 聚集图。 1.Moran 散点图 散点图用于研究局域空间的异质性,分为“高-高” 、 “低-高” 、 “低-低” 、 “高-低”四个象限,图 1。 在 1996 年,落入“高-高”区的地区有芜湖市辖区,和县等,他们的人均 GDP 较高,且各自周围县区的人均 GDP 也较高,这些地区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热点区;而在“低-低”区的县区主要分布在皖西和皖西南,说明这些地区是经济发展的落后区域。 从总体上看,安徽省大约有三分之二的

6、县区主要落入“高-高”和“低-低”两个象限,且年际变动不太大,但也有特例,其中旌德县自2006 年后由低高跃入高高象限,揭示了该县的经济从 2006 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均 GDP 增长速度由低转高;2001 年,和县则从高高跌落到低高象限,表明该县人均 GDP 增长速度由高转低。 2.LISA 聚集图 LISA 值是衡量空间单元属性和周围单元的相近和相异程度的指标。利用 GeoDA 软件,绘制 LISA 聚集图,图 2。 3.“高-高”地区和“低-低”地区 通过研究可知:在四个研究年份,分别有69.23%、65.38%、60.26%、61.54%的县区位于第一和第三象限内,表现为空间正相关

7、,第一象限中称为经济高聚类,第三象限称为经济低聚类。4.“低-高”地区和“高-低”地区 同样,在四个年份分别有 30.77%、34.62%、39.74%、38.46%的县区位于第二和第四象限内,表现为空间负相关。第二象限可以称为经济低心类,第四象限称为经济高心类。 5.安徽县域经济格局的演变 通过研究可知,四个年份各年各象限县区都有新的变化,1996 年,第一象限中的和县,在 2001 年,转到了第二象限,而在 2006 年和 2012年,其仍停留在了第二象限,同样,1996 年和 2001 年,第二象限中的旌德县,在 2006 年,转到了第一象限,到了 2012 年,又落回了第二象限,这些在

8、四个年份中有象限变化的县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稳定。但也有不少县区在四个年份中始终是处在同一个象限,第一象限中的芜湖市辖区、当涂县等,第三象限中的阜阳市辖区、临泉县等,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是比较稳定的。 通过观察安徽各县域四个年份人均 GDP 数据,可知,安徽县域经济格局自 1996 年以来,基本变化不大,呈现皖南长江沿岸地区和合肥市辖区经济较为发达,而皖西及皖北部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的格局。直到 2012年,省内出现了局部地区的经济崛起,如宁国市、肥西县等。 四、安徽县域经济格局形成的原因 首先,来分析皖南长江沿岸地区经济领先的原因,该地区具以下优势:自古以来,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靠近“黄

9、金水道”长江,水陆交通便利;科技水平全省领先;省内外市场广阔;资源禀赋优势明显,马鞍山的铁矿,铜陵的铜矿,一直久负盛名,新兴的的工贸旅游城市芜湖,创新之城名冠省内。所以,皖南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居于全省领先地位。 合肥市辖区经济发达,作为省会,有充足的的资金注入;路网发达,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北连“煤都”淮南,南接“钢城”马鞍山;另外,其市场广阔,故合肥市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始终在全省保持领先。 接着,来分析皖西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第一,该地区不具有相当的区位优势,距离“黄金水道”长江较远;第二,该区域的科技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第三,区域增长极如合肥经济圈还没有发挥实际

10、的效应,没能带动皖西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这些导致了皖西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五、结语 本文以安徽县域行政单位为基本分析单元,选取 1996、2001、2006和 2012 年 4 个年份的人均 GDP 为研究指标,采用 GIS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安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变化,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作了全新的解释。该研究对协调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对促进安徽省“东向战略”的实施以及推进“和谐安徽”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丽,刘霞,吴次芳.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化实证研究与 R/S分析J.经济地理,2009

11、(02). 2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Geograhical Analysis,1995(02). 3Kim T J,Knaap G J. 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China: 1952-1985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1(01). 4 Anselin L.The future of spati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12、 sciencesJ.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1999 (02). 5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地理科学,1997(01). 6熊薇,徐逸伦,王迎英.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1(02). 7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蒋建业,陈杰.广东省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03). 9向常清.广东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J.探求,2005 (01) . 10陈淳,肖玲.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2). 11刘筱,阎小培.九十年代广东省不同经济地域差异分析J.热带地理,2000(01). 12欧阳南江.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J.地理学,1993(03). 13张锦宗,朱瑜馨.新疆县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2). 14张秋亮,白永平,赵明.内蒙古县域经济的时空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0). 15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9(06).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