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05.50KB ,
资源ID:168508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850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唐诗宋词选读》二题.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唐诗宋词选读》二题.doc

1、1唐诗宋词选读二题教学过程中,发现唐诗宋词选读里有几联唐人的诗句比较难以理解,教师们集体备课时也多有争议,本文想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期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这是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的颔联,这一联的理解难点是“梅柳渡江春”一句, “梅柳渡江” ,这“梅柳”是从江北“渡”来江南,还是从江南渡去江北呢? 近人俞陛云的看法是从江南渡去江北。其诗境浅说谓:“此诗为游览之体,实写当时景物,而中四句出字、 渡字、 催字、转字,用字之妙,可谓诗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确。”但这一看法有明显的费解处:杜审言大约在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在江阴县任职,而陆丞时任晋陵县

2、丞,二人属同郡(时常州、江阴均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邻县同僚(见课文注释) ,陆丞“早春游望”原诗虽不可知,但依情论理,二人都在江南,所写决然不应是江北中原之景,和诗写“当时景物” ,怎可能不写江南,倒写江北?从思路看,诗人入手以“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两句领起, “云霞”两句紧承而来,写所“惊”之“物候” ,着眼点显然应放在江南早春景象上,因为这样写,才能写出诗人作为游子对江南早春景色的独特感受,从而表现他倦游思乡的思想感情。当然,写江南之景,也未必一定要直接写江南,通过写江北的来2写江南,也可以是一条途径,但此联第一句写眼前之景,第二句忽然转写江南的梅柳渡江而去,江北也一片春意盎然,不仅显得

3、飘忽太过,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总体看,俞氏的理解很让人感到诗意上的许多?格。 与俞陛云的理解决然相反的是倪其心先生。倪先生诠释此句说:“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所以这句说梅柳渡江过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见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年版) 。倪先生把北方和江南作比较,以说明南北之春早晚的不同,而又说“梅柳渡江过来” ,江南就“花发木荣”了,其意显然是说江北之春要比江南来得更早,推而言之,这“江北”在地理位置上也就要比“江南”所处更南了,因为北边春迟,南方春早,

4、这是常识。相反,如果江北不是比江南更南,那么, “梅柳渡江”显然就是指梅柳由江南渡江而北了。问题是长江在常州江阴一带基本是东西走向,江南江北纬度相当,在春天谁早谁迟的问题上,分辨其高低基本没有价值,而春到的早晚,即使略有区别,也不可能像南方和北方的区分那么明显。据此,又怎么能推断说春是从江南渡江北来或是从江北渡江南来呢? 如何理解这一句,看来关键还是要解决春所自来的问题。弄清楚了春从哪里来,梅柳渡江究竟是由南而北还是由北而南,自然就不难解决。春从哪里来?为什么南方春早而北方春迟?倪先生做了这样的解释:“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 ”(出处同上)春自东来,最东处自然是

5、海,春由海上自东向西,越过长江,而3长江入海一段正好是由西北向东南的走向,而常州、江阴的正东面又正好是江北纬度偏南的地方,这样,江北的春天当然就要比江南的来得早了。倪先生的解释很有意思,不过仍有疑问:春由东向西而来,按理,和常州江阴同一经度的北方,应该同时春临,而事实上,怎么是南方春早,而北方春晚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不仅要搞清春所自来的问题,还要弄清春是如何运行的问题。春是如何运行的呢?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纳音一篇云:“六十甲子之有纳音,世人鲜知其理。偿观笔谈有曰:凡气,始于东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 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 ”古人

6、以五行解释世界,认为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在他们看来,春天是从东方开始的,然后向右运行到南方,再由南方到中央,又由中央到到西方,再由西方到北方,按照这样一个“右行”的规律,北方的春天也就必然地在南方的后面了。至此,诗人此句的意蕴差不多已无?格了。 二、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这是杜甫旅夜书怀的颈联。解读此联,可谓说者纷纷、持论多异。但细加考察,或失在此,或失在彼,多难切旨。 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解读此联以为:“五属自谦,六乃自解。 ”“自解”谓自我宽慰。杜甫立志报国,着意经济,但命途多舛,壮志难伸,以“老病”自宽,含怨愤之意见于言外,颇得诗境诗情。 “自谦”

7、有不便夸张之意。诗人既留意经济,当以建功立业为人生高标,为何反倒以文字歌诗为自足,这显然是一个问题。 4凭直觉观照诗旨,极易流于空疏,一予坐实,多不能圆通者。傅思均以“立意含蓄的反话”来理解这一联:“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并对这个解释做了具体的阐发:“诗人素有远大的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名声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 ”(见唐诗鉴赏辞典第 564 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年版)将解释和阐发结合起来,这样做,某种意义上克服了仇氏的

8、不足,但细审之下,仍不免让人疑惑:“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依反话来理解,意思是“做官不应该因老病而休” ,这与作者后面的阐发大意差近;而“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照反话去理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以文章自诩的杜甫,阐发时又说他“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名声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这前后岂不是矛盾了? 其实傅氏的阐发并没有错。 杜甫以文章闻名,曾“一日声?赫” “文采动人主” (莫相疑行 ) ,晚年更是名播天下,声动海内,但诗人以“致君尧舜”为襟怀,一生作为,目标确实不在以文章名世上。回顾平生,文名之外,位卑权轻, “功名”不显,暮年壮心,自然要感慨叹息,怨

9、愤不平。因而说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如何让解释和阐发对应圆妥起来。教材对这两句做如下解释:“我的名声难道是凭借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倒是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笔者认为,这与诗旨有了较好的接近,但仍有不足。后句解释与傅氏差近,这里不论,就前一句看,释“岂”为“难道” ,是反诘的语气,但细读整5个句意,却又感到里面的意思仿佛不止一个,因为反诘既可以是对自己的叩问,也可以是对他人的责问。 “难道是凭文章而显著吗?”如果不了解诗人不满于自己得名之所自,将此句理解为诗人不满于人们对他的名声得自文章的看法也无不可,而这就与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了。 王向峰从唐代社会不以文运通达为幸

10、事的时俗和杜甫的生平抱负两个方面来分析颈联的这两句话,认为这两句话是“愤懑之语” ,意在表明“有谁知我的志愿并不在文章之上呢?” (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 ,转引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 ,笔者以为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此诗是杜甫晚年所作。晚年诗人流落四川,好友严武死后,他政治和生活都失去了依托,于是取水路离蜀东下。回顾一生的遭遇,面对渺茫的前景,诗人的内心无疑是很复杂的。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诗的前四句写景,而景中含情。首联写江岸夜舟,突出的是孤寂凄清的氛围,颔联写“月涌大江” “星垂平野”的壮阔景象,显示的是人生漂泊无着的空茫。接下来颈联水到渠成,很自然地过渡到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

11、有经世之志,自比“稷契” ,而以 “致君尧舜”自任,结果却屡遭排挤,备受打击。如今报国无门,壮志难申,垂暮之年,天下所知的竟然只是一个“诗人”的杜甫,空茫之感,凄恻之怀,怨愤之思,怎能不流注于笔端?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里这样解读此联:“胸怀经济,故云名岂以文章而著;官以论事罢,而云:老病应休。立言之妙如此。 ”在笔者看来,可谓深得诗人之志。怎样解释这一联,笔者以为,如果要准确揭示其内涵,对课文的解释,我们应该稍作一些修正:“(我杜甫)这一生的名声难道就只凭文章而显著了吗,为官真应该因年老有病而让6他退休。 ”前一句诗人用自诘的语气表达了内心的失望和不甘,后一句则以婉转含蓄的笔调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平和怨愤。这样,是不是可以较为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本意了呢?宋代陆游有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的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其中“此身合是诗人未” (我这个人难道一生就只能做一个诗人了吗)一句,意境与杜甫“名岂文章著”逼近,很值得互参。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