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讲求提问质量 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经常出现诸如所提问题过浅过难或抓不住重点等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质量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一、分析心理,突出提问启发性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参与心理,教师应当把握好这样的心理组织教学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好之” 、 “乐之”呢?这就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投下思维和探索的“石子” ,激发学生“知之”的欲望,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 伟人的细胞一课,在引入新课时,笔
2、者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同学们,你们崇拜伟人吗?为什么崇拜?你们想做伟人吗?怎样才能成为伟人呢?首先要储备伟人的细胞,那伟人又有哪些细胞呢?”学生在这一步步的提问激发下,产生出一探“伟人细胞”的强烈愿望。笔者顺势打开课件,揭示课题,提出自主阅读目标“文章中想成为伟人的是谁?从文章中看,他身上都有哪些伟人的细胞?他实施了哪些伟人计划?他追求的伟人梦实现了吗?为什么?他意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在快速浏览阅读目标的同时,急不可待地打开了课文,其阅读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二、把握教材,讲究提问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课堂提问,需要以教材为依据,结合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兼顾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情感教育。所
3、以,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既要注意教材的特点和课文的重点,又要兼顾到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难点,使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 社戏一课,题目为社戏,而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大部分内容好像游离于小说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对此,笔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课文题目入手,逐步引发出问题:“课文题目是社戏 ,你知道什么是社戏吗?课文哪些内容是写社戏的,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去写农村小朋友活动和景物呢?都写了哪些活动与景物?其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弄清了课文是按“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来组织小说结构的。小说表面虽写社戏,但在内里,作者怀念的并非社戏这一
4、文艺活动,而是怀念这一过程中与孩子们结下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的童年生活。 “社戏”只是一条线索,在小说中起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课文前三段没有写社戏,写的都是“我”如何得到小朋友们的“优待” ,既是为写“我”对社戏的盼望作铺垫,展现去看社戏的环境,也是为了突出农村小朋友们的淳朴好客、聪明能干和农村生活快乐美好这一主题,同时在阅读效果上还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这样的提问设计,不但引导学生较顺利地突破了阅读中的难点,而且从中还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构思小说的匠心所在。 三、把握环节,讲究提问层次性 学生在教材阅读活动中一般都会经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初步3阅读、认真阅读与研究阅读。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与这三个
5、阶段的要求相适应。笔者在教学初引导学生进行初步阅读,感知教材的主要内容,对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初步的梳理;在细读课文阶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分析文章的内在联系,提问的形式多为“怎么样” ;在精读课文阶段,侧重于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体会,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问形式一般为“想到了什么” 。这样阶段性的提问可使一堂课的提问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整体,从而使学生能由浅入深地理解与把握课文,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篇议论文,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把握课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等方面的内容及写作方法呢?对此,笔者采用了如下三层提问的方法。在进入新课时,笔者
6、没有作任何铺垫,而是直接出示课题,并直问学生“你们说事物的正确答案是一个还是不止一个?如果把这一问题写成文章,写什么样的体裁为佳?”而后直奔课文提问“这篇课文是什么体裁?如果是议论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来逐步展开论述的?”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在初读时就能掌握“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一中心论点,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分组探究“作者是怎样逐层论述的?采用了怎样论证方法?”通过此阶段的探究,学生弄清了作者先用前三个自然段,以一个问题引出话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
7、要性,接着又用了五个自然段论述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必须具备的条件,然后又4用四个自然段分析了富有创造力的人与没有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终引导学生对如何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理解。此外,笔者在前两步骤的基础上又让学生精读课文,继续扩大学生的收获。 以上三个层次的提问方法做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透彻了,其读写议论文的能力也会得到同步提高。 四、把握信息,讲究提问针对性 在课堂上,不仅应注意所提问题的启发性、有效性、层次性,而且应注意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的信息反馈,尤其是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笔者及时捕捉这些问题,并据此巧妙设计针对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深入探究课文,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
8、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自主阅读后的“质疑”教学环节中,有学生对船长说于勒“是个法国老流氓”感到不满,认为船长的话有失偏颇。听此,笔者觉得正是引导学生深入人物评价的极好时机,于是就抓住此话题不放,并有意地激将学生“你的话也许对,可船长的话也不是空穴来风啊?”同时发动所有学生一起讨论于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使学生对于勒有了一个全面的评价:于勒有行为不正的地方。譬如当年糟蹋钱,不仅把自己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哥哥的那一部分。到美洲后,赚了点钱以后还乱花钱,以致落到最后的这种地位。但他也有正直与良心的一面。譬如,当年哥嫂把他扫地出门,可是他赚了点钱后就希望能够赔偿哥哥的损失,还希望到时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以后他又没有了钱,他宁愿在船上卖牡蛎,也不去哥哥家。所以不能只说他是流氓、无赖的人 5这样及时地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人物的形象,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然,通过把握提问质量来提高课堂效益的注意点还有许多,如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等。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这一环节的作用,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