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03.50KB ,
资源ID:1708247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082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质疑――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质疑――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doc

1、1质疑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026-02 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育界也已经真正关注了学生探究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探究意识,其中很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应成为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如何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质疑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时空中生疑 数学问题在未经出现之前,是一个多层次的知识积累的框架,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帮”得太多,容易使学生的

2、思维产生惰性。因此,要遵循课标提出的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探究能力,则需要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设疑。学生则可以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产生疑问,使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明朗化。 例如,二年级可能性一课,根据教材提供的摸球场景进行教学活动,当然能够使学生了解“一定” 、 “可能” 、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背景。但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不大,理解也不够深刻。因此,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创设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先引导学生在不透明的盒2子里进行摸球活动,让学生猜测摸出球的颜色,当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摸球验证。学生对摸球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

3、出质疑,进行分析、推断和判断,当推想和判断得到证实时,学生在欢呼雀跃中,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了。实践证明,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学生就能在“质疑验证”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启迪悟理,实现融会贯通。 二、变法中导疑 在平时规划的教学中,教师多对问题进行简浅地提问,将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导致学生很难明白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重要与否,因而缺乏探究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故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使学生“亲临”其中,在这种适宜的情境中,学生思维被激活,提出疑问,便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探究中去。 笔者听过两位教师分别执教“圆

4、的认识”一课,其中一位教师则利用多媒体手段,屏幕呈现一只小猴乘坐一辆正方形车轮的马车,颠簸得东倒西歪,学生看了哄堂大笑。由此,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便是思维的转动开始,立马有学生举手示意把轮子改成其他形状试试看。学生们脑海里很快浮现出久存的疑虑:为什么大街上行驶的车子的车轮一定要是圆形的呢?教师继续呈现动态信息,车轮换成其他形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小猴子还是颠得东倒西歪。适时学生在产生疑问之后,便有了“圆形的车轮为什么不会颠?圆到底有些什么特征?”的思考。 如此,通过变换教学方法,将以往的“土气”教学方法改换成比较3“时尚”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使得学生不仅欣赏了动画,还从中解决了生活中产生的

5、疑惑,此外,学生还在问题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由此可见,变着法子学习数学又会另有一番新天地。 三、讨论中探疑 人的思维从问题开始,能提出问题就是独立思考的表现。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任何一个步骤都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以发现疑难问题,同时提倡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使模糊的问题明朗化或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新的疑点,如此层层设问,勤于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例如, (苏教版)第二册“十几减 9”例题图呈现的内容是:猴子有13 个桃子,兔子买了 9 个,还剩多少个?教师则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3-9。在计算过程中,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算法摆放学具,同桌同学交流,然后组

6、织全班学生广泛交流。出现了下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 13-1=12,12-1=11(13 根小棒一根一根地拿去) 13-3=10,1+3=4(因为 13 根小棒中拿去 3 根剩下 10 根,拿掉 9根就剩 4 根了) 13-3=10,10-6=4(13 根小棒先拿去 3 根,再拿去 6 根) 9+4=13,13-9=4(想着加法做出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身的想法,不着急评价学生计算方法的好坏,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每种计算方法,而是让他们在解决疑问的时候通过交流、感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计算方法的优化,选择计算方法,从而在讨论中增强其探究意识。 4四、比较中寻疑 数学教学活动应

7、重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提出各种设想,并在比较中选择最佳的方案。 解题时,可采用纵横比较的办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借助同异的比较,将所得信息分析、比较、整理后,从中得到更为深刻的疑问来。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时,教师有意出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通过实验演示,比较得到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马上产生质疑:“为什么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而不用其他呢?”真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接着许多学生马上又质疑:如果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那么它们的体积还会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吗?如果等底而高不等呢?通过一组实验的演示,得出比较之后的结果,学生们悉心地寻出了如此多的疑虑,引起了全班学生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们积极思考,热烈争论,发表各自的主张与见解,再让学生自己操作,验证所提出的疑问。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解决的领悟能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是萌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在探究性的数学学习中,要不断地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学会质疑,学会思考,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规划方向,使学生的探究性数学学5习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