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14.50KB ,
资源ID:1713419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134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慧琳《一切经音义》各版本文字差异例释.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慧琳《一切经音义》各版本文字差异例释.doc

1、1慧琳一切经音义各版本文字差异例释收稿日期:2013?02?27;修回日期:2013?07?16 作者简介:孙建伟(1984?) ,男,甘肃武威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辞书学. 摘要:慧琳音义各版本用字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时代、刻写等因素的影响,或为异体字的不同,或为通假字之差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对慧琳音义原本错讹之字的考辨而疏于审校。基于上面原因,选取慧琳音义的部分各版本用字差异现象加以考辨,一方面尽可能还原慧琳音义原貌,同时也可以为楷字形体演变提供更多资料。 关键词:慧琳音义;用字差异;异体字;通假字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672-3104(2013)04?0226?04 慧琳音义为唐慧琳法师所著,该书是佛经音义之集大成著作。琳法师耗时二十余年, “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声明、支那训诂靡不精究”1(5791) ,同时采录玄应、慧苑、云公、大乘基等各家音义,著成一切经音义一百卷,一百二十万字有余。 慧琳音义卷帙宏富,批阅佛经始于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终于护命放生法 ,凡一千二百多部,计五千三百多卷。慧琳之书引韵英 考声 切韵以释音,引说文 字林 玉篇 字通 古今正字 文字典说 开元文字音义以释形义,此十书若不备,则取诸经史百家、参合佛意以定之。2其价值非他书所能比者, “诚小学之渊薮,艺林之鸿宝”2(54) 。杨

3、守敬认为, “此书出,遂觉段茂堂、王怀组、任子由、沈匏庐诸先生之撰述,皆有不全不备之憾”2(54) 。自从慧琳音义于清末重回本土以来,对其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蔚为大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汉语俗字研究的发展, 慧琳音义对于汉语言文字研究的价值进一步被发掘。尽管如此,对于慧琳音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就慧琳音义目前可见的版本而言,均勘刻于不同时期,每种刻本在遵照底本的基础上,都有各自的用字特点,体现出相对系统的用字差异。这种用字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时代、刻写等因素的影响,或为异体字的不同,或是通假字、分化字之不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对底本错讹之字的考辨而疏于审校。基于上面原因,我们在前人校勘成果

4、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校慧琳音义的文字,一方面尽可能还原慧琳音义原貌,同时也可以为楷字形体流变研究提供更 多资料。 一、异体字造成的各版本用字差异 此类又可进一步分为异写字差异与异构字差异两种。异写字是指同一个字因写法不同而造成的字形差异,这种差异只是在书写上不同,而构意方面则完全相同。比如“晋”与“” 、 “?”与“ ”等,都是书写变异所致,其间不存在构意差别。 ? ?反。 说文字从二隹隹是鸟从又。又,古文手字也。有从反作 ,非也。 (V57P0888b) 按:词头之“” 高丽如此作,其余诸本均作“” 。 说文?部:3“,隹二枚也。从?,又持之。 ”“”为“”之俗, 字鉴?江韵:“,俗作。 ”正

5、字通?隹部:“,俗从夂。 ”大广益会玉篇元延佑二年圆沙书院刻本、日本早稻田大学藏本之“”字头均作“”形。 高丽与诸本词头“”字之异为书写变异所致。 住 又作(督),同。都木反。 ?雅:,正也。 方言:,察也,理也。 (V57P0892a) 按:此条“”字各本有异, 高丽 大通 校本作“住” , 狮谷大正作“督住” , 频伽作“ ()住” 。 说文?目部:“督,察也。一曰目痛也。从目叔声。 ”五经文字?目部云:“督、 ,上说文 ,下经典相承隶省。 ”龙龛手鉴高丽本、文渊阁四库本、光绪壬午年乐道斋本、续古逸丛书本 均作“,今。 ,正。 ”早稻田大学藏本作“,今。督,正。 ”广韵?屋韵:“督,俗作。

6、 ”集韵?沃韵:“督、 、 ,察也。一曰目痛。或省,亦作。 ”方成?集韵考正?卷九云:“,系俗字。 ”隶辨?沃韵引鲁峻碑按云:“说文督从目, 类篇云:或省作。 ”知、为督之变异,当是督省变而来,则为“督”上之“叔”替换为“”而来, “叔”作“” 、 “寂”作“ ” 、 “?”作“ ”均是其例。 齿龋 区禹反。 考声云:龋,齿朽 也。 说文:齿蠹也。从齿禹声。或从牙作也。 (V57P0898a) 按:“ ”字各本异。 高丽 大通如上作, 大正作“?” , 频伽作“ ”, 狮谷作“ ”, 校本作“?(缺) ”。各本所作实为一字之书写变异。 说文?缶部:“缺,器破也,从缶?省声。 ”隶定作,传4承作

7、缺。高丽本龙龛手鉴?缶部:“缺,苦悦反。亏也,破也。 ”同书早稻田大学藏本作“ ” 。 重订直音篇?部:“ ,音阙,亏少。缺、,同上。 ”高丽之“ ”字正即龙龛之“缺”字。就上面所录“缺”字诸写法而言,其变异轨迹大致可排比如下: 。或又讹作“?” , 说文?金部:“?,刺也。 ”与“缺”异。 校本作“?(缺) ”虽与文义不背,然于字形之演变或欠斟酌。 佣 ?龙反。 考声:佣,上下均也。郭注?雅:佣,所谓齐等也。 说文:均,直也。从人庸声。经从肉作,非也。 (V57P0899b) 按:“ 佣”之“ ”, 校本作“臂” ,其余各本均依高丽作“ ”。字书不见“ ”字,实“ ”即“臂”之俗写字。 慧琳

8、音义卷第七十四“臂佣”条云:“上卑义反。 说文:手上曰臂。从肉从辟。下?龙反。 ?雅:佣,上下均也。传文作,误也。 ”“ 佣”当同“臂佣” ,是慧琳为不同经文中出现的同一词分出释文。 龙龛手鉴?肉部:“、臂、 ( ) ,卑义反。掌后肘前曰臂。 ”“臂”或有作“ ”形者, 碑别字新编 “臂”下引魏于景墓志作“ ”, 敦煌俗字典 “臂”下引浙敦027大智度论 “眼鼻舌臂指髀手足相”作“ ”3 (20) , 佛教难字字典 “臂”下引细字法华经作“ ”4 (266) 。 “ ”“ ( ) ”形颇近,当是“臂(、 、 ) ”省去左上部之口(工) ,下部之肉(月、 )再收缩至左上部所成。 异构字是指音义相

9、同,但在构件、构件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一个字的几个写法,与异写字的差异在于异构字有明显的构意差别。比如“泪”与“?” ,前者从水从目,用目中水表示眼泪,为会意字;后者从水戾声,为形声字。二者虽都记录眼泪意,但构意有5区别。总体上来看,异构造成的各版本用字差异比异写造成的要少。 建陀 具足云私建陀,此云荫也。朗法师云是偏 鬼也。(V57P0931b) 按:“偏 鬼也”之“ ”, 校本作“唇” ,其余诸本均作“ ”。说文?肉部:“ ,口端也。 ”又口部:“唇,惊也。 ”段注云:“后人以震字为之。 ”六书故?人四:“唇,口端也,别作 。 ”正字通?口部引六书故云:“唇即 字,义通,从口从肉一也。 ”

10、考察经文用例,表嘴唇义时,二字通用。如起世经卷第二云:“在猛焰中,仰卧闷绝,便取铁钳磔开其口,融赤铜汁,灌其口中。彼诸众生, 口应时悉皆?烂,唇口烂已,次烧其舌。 ”同一句话中,前用“ ” ,后用“唇” 。又修行地道经卷第四云“或有贾客失众伴辈,独在后行。上无伞盖,足下无履,体面汗出,唇口?干,热炙身体,张口吐舌,劣极甚渴。 ” 二、形体讹误造成的各版本用字差异 由于种种原因,汉字在刻写过程中难免发生形体讹误,这是造成古籍难读的原因之一。 慧琳音义不同时期的刻本在用字上也体现出比较明显的讹误现象。 ? ?反。 说文字从二隹隹是鸟从又。又,古文手字也。有从反作 ,非也。 (V57P0888b)

11、按:“有从反作 ”,各本同,唯校本作“有从反(?)作” 。此处校本盖误也。 “”下之“又”或写作“反”形, 干禄字书?平声:“ 、 ,上俗下正。 ”六朝别字记新编?嵩阳寺碑 “双”字作“ ”5(19) ,同书别正字一览表 “ ”为正, “ ”为别。5 (110)又6校本之“?”当是“夂”之误,二形颇近,易混讹。 惶? 又作?,同。莫荒反。茫,遽也。?人昼夜作,无日用月,无月用火,常思明,故字从明。或田?人思天晓,故字从明也。 (V57P0891b) 按:“或田?人思天晓” 高丽 狮谷 频伽 大正如此作,大通 校本作“或由?人思天晓” 。 “田” “由”二字形近,句中功能差异很大。 慧琳音义之“

12、惶?”条本为玄应所撰,出自渐备经第一卷,慧琳转录。高丽本玄应音义卷第十九“茫怖”下云:“又作?,同。莫荒反。茫,遽也。?人昼夜作,无日用月,无月用火,常思明,故从明。或曰?人思天晓,故字从明。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部 “?”下云:“?即今之忙字,亦作茫,俗作忙。玄应书曰:茫又作?,遽也。?人昼夜作,无日用月,无月用火,常思明,故从明。或云?人思天晓,故字从明也。 ”从上面引文来看, “或田?人思天晓”之“田”另有作“曰” “云” “由”者。当以“曰”字为是。细考慧琳此条释文,实为“?”字从明作了两种解释,第二种解释前用“或曰”引出歧解。 “或曰”为训释用语,其功能与“一曰” “一说”同。 “田

13、” “由”均为“曰”之讹写,段注引文中的“云”则是同义替代。 踯? 上呈戟反,下厨录反。顾野王云:踯躅,举足而不进也。 说文:注(住)足也。一云?(?)也。并从足,郑、属皆声也。亦作躅,经作?,俗字也。 (V57P0899b) 按:“一云?” , 高丽 狮谷 频伽 大正作“?” , 大通作“ ”, 校本作“?” 。作“?”是, “?”“ ”均非。 “踯?”为徘徊不前的样子, 玉篇?足部:“踯,踯躅,不能行。 ”或作“?躅” 。 说文?足7部:“?,住足也。或曰?躅。 ”慧琳音义卷第八“跳踯”条云:“说文:踯躅,住足也。或作?。 ”同书卷第四十“跳?”下云:“下池戟反。顾野王:?,举足也。 说文

14、从足?声。亦作踯。 ”“跳踯”下云:“下呈戟反。顾野王云:踯躅,骤举足而不进也。 说文作?,义同。从足?声。 ”重订直音篇?足部:“踯,踯躅,不能行。?,同上。又音的。 ”“?”高丽刻本作“ ” ,或为“?”之讹字。 魁脍 上苦回反,下古外反。谓屠割之师也。 (V57P0913b) 按:“谓屠割之师也” , 校本 “师”字作“帅” ,余本均从高丽作“师” 。作“师”是, 校本盖因二字形近而致讹也。 慧琳音义卷第一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一“魁脍”条云:“孔注尚书云:上苦?反。魁,师也。 广雅:主也。郑玄注礼记云:首也。 史记:壮大也。从斗从鬼。下?外反。 广雅:脍,割也。案:魁脍者,屠杀凶之师也。

15、”可相参比。 来请众僧 请字通于三音,若用平声,受赐也。若用上声,咨问也。若用去声,召唤也。今此请僧,即常(当)召唤,其字正体应作靓。并依玉篇也。 (V57P0920b) 按:此条各本有二异。一, “来请众僧”之“来” , 大正作“求” ,其余诸本作“来” 。 高丽作“ ”形,亦与“来”字同。 慧琳音义卷第三十“乞丐”条, “求”字作“ ”形,二字形近,易混。 大般涅盘经卷第六:“或有长者来请众僧,未受戒者即与大众俱共受请,虽未受戒,已堕僧数。 ”对应经文正作“来”字。考察大正藏经文,唯此一处作“求请众僧” ,余均为“来请众僧” 。如此可知,作“来(?) ”字8为是, “求”盖“?”之讹误也。

16、 二, “即常(当)召唤” 高丽作“即常召唤” ,其余诸本均作“即当召唤” 。依文义,作“当”是, “常”盖为“当”之讹。索慧琳疏解之意,因“请”有三读,每读均有不同之含义。故琳法师云“今此请僧,即常(当)召唤” ,从而又沟通与“靓”之关系。 说文?见部:“靓,召也。 ”段注说文云:“靓师僧则其字矣。 ”广雅?释诂:“靓,呼也。 ”王氏疏证云:“史记 汉书并通作请。 ”并参上所引,作“当”较安。 螺玉 勒和反,蚌也。古文正羸(蠃)同。经文有作,力底反。借音用,非也。蚌字音蒲讲反。俗为?字,非本体。 (V57P0933b) 按:“古文正羸同”之“羸” , 校本以为当作“蠃” ,其余诸本均作“羸”

17、 。作“蠃”是。 说文?虫部:“蠃,?蝓也。 ”朱骏声云:“?蝓,俗字作螺。 ”“羸”正“蠃”之讹误字矣。 挠大海 呼高反。 说文:挠,扰也。经文作?(?) ,俗字也。(V57P0934a ) 按:“经文作?(?) ”之“?(?) ”, 高丽作“?” ,其余诸本均作“?”。作“?”是。 龙龛手鉴?手部:“?,俗;挠,正。挠搅也。 ”从扌与从木混讹之例甚繁,如慧琳音义卷第十七“栌?”条“说文:?栌,柱上?也。 三苍云:柱上方木也。山东、江南皆曰?,自陕以西曰?也。 ”“?”即?之讹。又卷二十之“拇指”条:“苍颉篇云:拇,将指也。贾逵注国语云:拇,大指也。 说文云:从手母声。经本从木作拇(?) ,

18、非也。 ”“从木作拇”之“拇”即“?”之讹。又如南齐9书?王敬则传:“敬则以旧将举事,百姓檐篙荷锸随逐之,十余万众。 ”“檐篙”与“荷锸”并列, “檐”字即为“担(?) ”字之讹。 虫 七余反。 通俗文云:?中虫。 三苍:蝇乳?中也。经文作蛆,子余反。 庄子云:?蛆甘?谓其(吴)公也。又作疽,久?也。此后二并非经义也,云云也。 (V57P0934a) 按:“?蛆甘?谓其(吴)公也”之“其(吴) ”, 频伽作“?” ,其余诸本作“其” , 大正 校本均出校勘记,指出用字之异。作“?(吴) ”是。今传本庄子作“?且甘带” 。陆德明经典释文云:“且,字或作蛆。 ”?蛆即蜈蚣, 广雅?释虫:“?蛆,吴

19、公也。 ”王念孙疏证云:“吴公一作蜈蚣。 ”作“其”字者,盖因与“?(吴) ”形近而致讹。 三、文字通假造成的各版本用字差异 除了异体、书写讹误造成的各版本文字差异,通假字也会造成各版本文字差异。 却敌 徒历反。 玉篇云:宛(?)也,对也。言于城上雷下木石,以却怨敌故也。 (J025;V57P0907a) 按:“玉篇云:宛也,对也。 ”高丽 大正 校本如此作,大正 校本校勘记同时指出“宛”他本或作“?” 。其余诸本均作“?”字。今传本玉篇 “敌”下无“宛也”之释。此处之“宛(?)也”当为怨仇、仇敌之义。 集韵?元韵:“怨,或作?。 ”又慧琳音义卷第四“却敌”条云:“提的反。 考声云:敌,对也。

20、案:敌亦?也,雠也。却敌者,城上伏兵御寇之所者也。 ”正作“?”字。由是观之, 高10丽之“宛”字当为“?”之借。 说文?宀部:“宛,屈草自覆也。从宀,?声。?,宛或从心。 ”在怨恨意义上,正当作“怨” “?”,因“宛”同“?” ,故借“宛”为之。 注释: 慧琳为释文当中的疑难字词注音、释义部分用“ ”标注,下仿此。 慧琳音义现存版本主要有高丽大藏经本 (下简称作高丽,余仿此) 、 弘教藏本 狮谷白莲社本 (狮谷 ) 、 频伽精舍校勘本(频伽 ) 、 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大正 ) 、台湾大通书局翻刻本(大通 ) ,2008 年徐时仪先生出版有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 (校本)一书。本文所说各本即

21、指上面各种本子而言。所引慧琳音义原文均据高丽 。 慧琳音义原文后所标卷册、页码为中华大藏经影印高丽版慧琳音义出处。如“V57P0888b”表示中华大藏经第57 册 888 页下栏。另,需要说明的是,所引慧琳音义原文在标点方面,一依徐时仪先生的校本 ,均未添加双引号。 “() ”内为校正后的丽藏本慧琳音义文字,下仿此。 参考文献: 1 丁福保. 重刊正续一切经音义序. 正续一切经音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 杨守敬. 日本访书志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 3 黄征. 敦煌俗字典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4 竹林居士. 佛教难字字典M. 台北: 常春树书坊, 1988.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