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扭转变形内力分析的简便方法【摘要】现行中职教材工程力学中“圆轴扭转”部分内容采用传统方法讲解,对当前中职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笔者根据多年实际教学总结出求解扭转内力的简便方法,经过实际教学验证,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圆轴扭转 内力 扭矩 扭矩图 简便方法 一、扭转的概念 如 1 图所示,汽车方向盘的转轴、汽车传动轴、丝锥和传动轴均受到外力偶作用,产生扭转变形。 扭转杆件的受力特点是:杆件两端受到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作用面与轴线垂直的力偶作用 。其变形特点是:杆的各横截面都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变形称为扭转变形。 二、扭转变形的外力偶矩的确定 在工程实际中,作用在轴上的外力偶矩,通常并
2、不直接给出,而是由轴所传递的功率和轴的转速来确定。功率、转速和力偶矩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M 为外力偶矩,单位为牛米(Nm) ; P 为轴传递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 ; n 为轴的转速,单位为转/分(r/min) 。 三、确定扭转变形的内力的传统方法 圆轴在外力偶矩作用下,横截面上将产生内力,用截面法来研究。如图 2 所示的圆轴,在两端受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外力偶矩 M 作用下产生扭转变形,并处于平衡状态。 用一假想截面沿 m-m 处将轴假想切成两段,取其中任一段(如左段)为研究对象。因为原来的轴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所以切开后的任意一段也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在截面 m-m 上必然存在一个
3、内力偶矩。这个内力偶矩称为扭矩,用符号 T 表示。 为了使从左、右两段求得同一截面上的扭矩正负号相同,通常对扭矩的正负号作如下规定:按右手螺旋法则,以右手四指表示扭矩的转向,则大拇指的指向离开截面时的扭矩为正,大拇指指向截面时的扭矩为负。对于受多个外力偶作用的圆轴的扭矩计算用外力的规律来计算: 某截面的扭矩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偶的代数和 T=m。外力偶的正负号也按右手螺旋法则,以右手四指表示外力偶的转向,则大拇指的指向离开截面时的外力偶为正,大拇指指向截面时的外力偶为负。 四、扭矩图 为了确定轴上最大扭矩及其所在截面的位置,通常以横坐标表示截面位置,以纵坐标表示扭矩,将扭矩随截面位置变化的规律
4、用图形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形称为扭矩图。 作扭矩图的步骤:求外力;分段:以外力偶的作用面为界;分段作图:扭矩图各段都是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例:电动机通过带轮 C使图 3 的轮转动,转速 n = 200 r / min,带轮 D 和齿轮 E 又带动其他的机械工作,轮 C 从电动机输入的功率 PC = 40 kW。从动轮 D、E 给其他机械输出的功率分别为 PD = 25 kW,PE = 15 kW。试求各段的扭矩并画扭矩图。 (1)求外力偶 (2)求内力 可以用手或纸遮住截面的一侧杆件露出另一侧(如图 3) ,扭矩等于露出这一段所有外力偶的代数和。 (3)画扭矩图 五、扭转内力分析的简便方法 从
5、前面的例题可以看出扭转问题的解题步骤为:求外力偶;用“截面法”及“右手螺旋法则”分段求扭矩;画扭矩图。 现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求外力偶;直接画扭矩图;从扭矩图上读各截面扭矩。 画扭矩图的具体方法如下:从传动轴的左边第一个轮开始画,第一个轮的外力偶方向向上(正面看过去而不是侧视图)就画成正的,其扭矩大小为第一个轮所受外力偶的大小,反之,第一个轮的外力偶方向向下,就画成负的。一直画到第二个外力偶就产生突变,突变的大小和方向与第二个外力偶一致,即第二个外力偶方向向上,扭矩图就向上突变,突变值为第二个外力偶的大小,反之,向下突变。以此类推,一直画到倒数第二个外力偶为止。扭矩图作好了,轴各个位置扭矩值也就不难读出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运用此方法必须从传动轴左边第一个外力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