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南京方言中的“一塌”摘 要:“一塌”在南京方言中作为“一塌糊涂”的简称,有着超越现代汉语词典所定义词义的很多延伸运用。本文通过“一塌”在形容词和动词后的使用情况,探讨它在南京方言中引申出的丰富多彩的内涵,并对其在南京方言中的使用做较为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南京方言 一塌 一塌糊涂 “一塌”是南京方言中使用范围很广、出现次数频繁的一个词,它常常被人们随兴使用,不经意间带来丰富多样的语言效果。南京话中的“一塌”一词源于“一塌糊涂” ,可以说是“一塌糊涂”的简称。 现代汉语词典 (2002 年增补本)解释“一塌糊涂”是“乱到不可收拾,糟到不可收拾:闹得一塌糊涂、烂得一塌糊涂”等。 在南京方言中
2、, “一塌糊涂”语义丰富。语法上,它一般用于动词和形容词后作补语,前面一般不能少“得”字这个补语标志。在南京方言中, “一塌糊涂”常简化为“一塌” ,意义和用法没有太大差异,只是“一塌”更加简洁、明快和口语化。 在南京方言中, “一塌”更多、更常见地是用在形容词后,加强程度,但语义并不仅止于“乱到不可收拾,糟到不可收拾” ,根据所修饰词的意义和感情色彩会有多种含义。 南京方言中, “一塌”可在褒义形容词后使用,表达强烈的赞许或夸耀。比如,夸赞某人非常漂亮,可以说“漂亮得一塌” ;称羡某人绝顶聪2明,可以说“聪明得一塌” ;今天遇到了许多开心事,好运接踵而来或者事遂心愿等,可以说“高兴得一塌”
3、“幸运得一塌” “开心得一塌”等等。总之, “一塌”用于褒义形容词之后,有着“言不尽意,无法言说”的“好”的意思,富有很强的表情,甚至会重音强调。即使用于书面表达,也会让人联想到说话人不无得意、溢于言表的飞扬神采。 南京方言中, “一塌”还可以在贬义形容词后使用,往往带有浓厚的否定语气。比如在指斥那些横挑鼻子竖挑眼、趾高气扬、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时,人们常会厌恶地说“傲气得一塌” “嚣张得一塌”等;指斥那些寡廉鲜耻、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无视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人时,人们又常会愤慨地说“这些人真是自私得一塌” “缺德得一塌” “无耻得一塌”等等。 “一塌”用于贬义形容词之后,表达着道不尽的“坏”
4、,也同样会带有很强烈的表情或者以重音表示强调,极显说话者不平之气。 不过,在褒义词贬用、贬义词褒用的情况下, “一塌”所加强的好坏含义以及褒贬感情色彩不根据原始词义、词性判定,而是根据词在具体语境中所呈现的词义和词性来判定。 “他居然看了半天也没看懂这道简单的数学题,真是聪明得一塌!”这里的“一塌”虽然用在褒义形容词之后,但依据具体语境, “聪明”实际指的是“笨” ,带有讥讽的语气,表达的是一种否定的意思和嘲讽的感情色彩。 “我生日那天,她送了一本我正想要的书,悄悄放进我书包,也没留名,写了不少鼓励我的话,真是坏得一塌!”这里的“一塌”虽然用在贬义词“坏”之后,但根据具体语境,实际上是说她周到
5、细心。说话者在说这“坏得一塌”时,充满了幸福甜蜜。这里“一塌”表达的3是一种褒扬的语义和感激赞美之情。 在南京方言中, “一塌”还可以用于中性词之后。虽然中性词本身没有褒贬的倾向,但有时在具体语境中会被赋予感情色彩:在褒义语境中用“一塌” ,加强的是褒扬的意义和情感;在贬义语境中用“一塌” ,加强的是贬抑的意义和色彩;当语境是中性时,用“一塌”则仅起到加深所修饰形容词的程度的作用,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为在南京方言中,人们使用“一塌”通常都不仅是为了加深形容词的程度,更主要是为了增强语气和感情色彩。 总之,由于中性词本身没有褒贬, “一塌”用于中性词后所起的作用,需要联系具体的语境。如中性词
6、“白”:“她长得真是天生丽质,眼睛又大又亮,皮肤也是白得一塌!”这里的“一塌”加强的是褒扬钦羡的语气。 “你看她那张脸,也不知涂了多少粉,白得一塌!”这里的“一塌”加强的则是贬抑嘲讽的语气。 “这块橡皮的颜色真白,简直白得一塌!”橡皮颜色的白并不影响它的特性和功用,这里的“白”没有好恶的判断,其后的“一塌”仅仅是形容“白”的程度。 此外,在南京方言中, “一塌”还会被用在动词后作补语,表示程度加深。 不过,相比较而言, “一塌”在形容词后,主要是为了加强语气和感情色彩,词义以虚为主,这时在南京人的习惯认知中, “一塌”和“一塌糊涂”没有区别,只是前者更简洁、明快和口语化。而“一塌”在动词后,主
7、要表达“厉害” “不可收拾”等实在的意义。这时在南京人的习惯认知中,会认为“一塌糊涂”更足以表达实在的意义,简化为“一塌”4分量不够。一般只有在说话人语气很急促时,才会在动词后用“一塌” ,如:“他被父亲打得一塌,快去帮帮他!” 南京方言中“一塌” ,除了用在形容词或动词之后,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人们在来不及或不耐烦一一陈述表达时,常会用“一塌”来“一言以蔽之” 。 譬如,A 正在忙着赶一篇稿子,B 却不停地追问 A 曾提到的一本好书究竟怎么好,A 或许会不耐烦地说:“哎呀,它的观念新,思想深,针砭时弊唉,总之好得一塌。 ”这里的“一塌”类似结语,目的不是加深感情色彩或语气,而是对自己一时顾不上去
8、想的种种“好”做一个总结。又如,A 有一个问题想请教老师,可是又不敢,便先向熟悉该老师的 B 探问,B 说了很多该老师对学生很好之类的话,A 还在犹豫,这时 B 也许会说:“告诉你了,他平易近人、友好随和、耐心细致,反正好得一塌,去不去由你了!”这里的“一塌”也是表结语性质的,而不是用来加深程度的。 以上讨论了南京方言中“一塌”的几种使用情况以及每种使用情况下的意义和作用。这里补充一下“一塌”在南京方言中值得关注的细节。首先, “一塌”是个非常口语化的词,甚至具有很强的俚语色彩,因而它修饰的词也要相应地是比较口语化和通俗的词。比如,我们形容一位女子容颜娇好,在使用“一塌”时,只能说“漂亮得一塌
9、”或“好看得一塌” ,而不可以说“美丽得一塌” ,否则便不和谐,也就是说, “一塌”不便于修饰高雅而极书面化的词语。 5其次,使用“一塌”也要注意具体的场合,在庄重高雅或肃穆的场合,就不便使用“一塌” ,否则会让人觉得粗俗,有失大体,甚至会被认为轻浮和不尊重别人。 另外,就使用群体而言, “一塌”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使用频次不同。大致情况如下: 南京的老人(主要是 70 岁以上) ,在他们的记忆里,与“一塌”意思作用相当的方言语汇很多,如“不得了” “没得命” “吓x?死人” “要命了”等等, “一塌”对于他们来说还比较新颖,因此他们很少使用,多用自己习惯了的老方言词汇来加强语气、程度或是感情
10、色彩。 南京的中年人(主要是 40 岁以上)在口语中使用“一塌”比老年人多一些。 “不得了” “得很”也常出现在他们口语中,与“一塌”表达同样的意思和作用。对于他们来说, “一塌”略显些轻佻 南京的青年人使用“一塌”的情况较为复杂。根据年龄层次而有分别,上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出生的青年人是使用“一塌”最多的群体“90 后”使用“一塌”的频次则开始下降, “一塌”对于他们而言,因为已被过多使用而显得过时和保守,他们多选择更加前卫时尚的词语。总的来看, “一塌”在南京方言中的使用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一塌”的表达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降低。尤其是“一塌带一抹ma”这个词的出现,在“一塌”后还要再加一个词来增强表达效果,更证明了“一塌”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青年人对情感的强化表达。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塌” 或许会在南京话中失去往日的风采,说不定有一天会走向“功6成身退” 。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2. (罗艳 江苏南京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21002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