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常态下提升党政干部政务礼仪修养探究摘 要:本文首先对礼仪的概念进行了解析,重点探讨和分析了政务礼仪的内涵及意义,即:学习遵守政务礼仪,有助于提高和改善个人素质,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有助于改善和维护国家的形象和政府的形象。然后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为新常态下提升党政干部政务礼仪修养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总而言之,政务礼仪作为党政干部必备素养之一,在机关工作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政务礼仪;渊源;意义 引言:现在对于我国来说,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需要领导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然而,在新常态下,领导干部
2、将面临利益主体两极化、决策失误零容化、社会风险多样化、熟人文化同质化和政绩评价显绩化等挑战。 一、礼仪及政务礼仪的定义 现代礼仪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平等互敬,具有尊人自尊的内在意义。同时,这些现代礼仪就像润滑剂一样使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更趋和谐。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杨金波认为,礼仪要拆开来看,礼是内在的尊重,仪是外在的表现。领导干部讲礼仪,就是强调用仪表现礼,用外在的行为表达内在的尊重。礼仪就像润滑剂一样,车子有了润滑剂,车子跑得更快;人与人之间多了一点润滑剂,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2二、政务礼仪的内涵和意义 (一)政务礼仪的内涵。 (1)人格平等,尊人自尊。无论是我们强调的礼仪是自律还是敬
3、人的行为,它都限定了一个前提,即:双方的人格是平等的,无论职务高低,彼此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通过对别人人格的尊重来实现自尊和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2)共情包容,真诚待人。礼仪不是机械的客套或应酬,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行为。用理解和宽容来减少磨擦,化解矛盾,实现和谐。也可以说,这个礼之前只有加一份真诚和理解,礼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3)以人为本,体现关怀。在充满人性关怀的理念下,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来弘扬人类的大爱至善。作为公务员,更要时时刻刻体现这种对人的关怀,而且要让百姓感受到这份温暖。 (二)政务礼仪的意义。 (1)学习遵守政务礼仪,有助于提高和改善个人素质。从字面上看,讲政务礼仪是
4、要求机关干部在工作场合要共同遵守一些行为规范,实质上从自身来看,一个良好的政务礼仪的遵守者,它一定是公务员人格自律的显现,同时也一定反映了干部内在的道德与精神。 (2)学习遵守政务礼仪,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礼是尊重,仪的规范,尊重与规范之间要有个桥,就是交往与沟通能力,体现为对别人的善意和礼貌要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并且别人还愿意接受,做到“问题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 (三)新常态下党政干部要善于运用政务礼仪。 (1)要自律。自律是礼仪的前提和出发点,自律决定了礼仪。所以作为党政干部,不仅需要学习礼仪,而且还要以此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除此之外,党政干3部还应该把礼仪作为自我意识的
5、道德追求及自我修养的自觉行为,而不仅仅当作一种表面、一种任务。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管束的能力。例如,在一些公共场合,党政干部要特别注意遵守公共秩序,要善于自我管理和自我管束。另一方面,要做到表里如一,即要做到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信仰和本质。 (2)要认真。在公务活动,党政干部需要做到认真、细致的遵守规范。不论是接听电话,还是接待群众来访或者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都应该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在接待群众时,要做到热情服务、礼貌服务,要从细节入手,从细节中体现出认真和一丝不苟。除此之外,应该将领导与群众一视同仁,不可以仅仅对待上级部门或领导时礼
6、貌热情,而对待群众却敷衍塞责。 (3)要适度。在我国古代, “礼”与“履”相通,意思是鞋要好穿,就必须要适合。所谓适度,就是指在运用礼仪时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实际上,分寸感是礼仪实践的最高技巧,做过头或做的不到位,都不能表达敬人之意。所谓“礼仪使人接近,礼仪也使人疏远”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公务接待中,有些同志不顾对方的感受,恨不能全天候的陪同,不留给人家一点的私人空间,结果很可能是自己费时费力,对方还不一定能够满意。因此,党政干部在礼仪运用中要特别要把握分寸,认真得体,有礼有节,要和谐适度。 三、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务活动也在不断开放,不断进行交流,同时对党政干部政务礼仪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礼、知礼、用4礼是每一个党政机关干部所必备的素质。因此在新常态下,党政干部更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运用好政务礼仪,这样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单位形象、维护干部形象,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有利于协调沟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最终为我国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小园.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干部的礼仪修养.黑龙江史志,2009(14). 2 陈敏.论公务员的礼仪修养-从中国传统礼仪的视角.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