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一、导入乾隆十七年文武双科状元秦涧泉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在岳王庙前,义愤地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涧泉对自己姓氏的尴尬。而著名的孔庆东教授每每出来讲学,总是很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子的第 73 代传人。那么,老师就有问题想问大家:(1)秦涧泉为什么尴尬?(2)孔庆东为什么自豪?(3)那秦涧泉为什么不改成孔姓?教师总结:(1) (2)姓氏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3)姓氏,表示的是血统。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分别亲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这节课
2、,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姓氏背后的文化。二、梳理探究(一)提到姓氏文化,有一本不得不提及的关于中文姓氏的书百家姓 。它成书于北宋初(开国皇帝赵匡胤,赵为国姓皇族的姓氏) ,收集了 504 个姓,其中单姓 444 个,复姓(司马、上官、欧阳、诸葛、东方、尉迟、令狐等)60 个。(二)504 个姓?多乎哉?不多也。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一共有 11969 个。那么这么多的姓氏,姓氏是怎么来的呢?(姓氏的起源)它有什么作用?(三)我们想象一下,让时光逆转,回到人类童年时期的上古时代吧。大家2来看看这几个古姓, “姬” 、 “姒” 、 “嬴” 、 “姜” 、 “姚
3、” ,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能不能猜测一下这是为什么?明确:都有一个女字旁。与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特点有关。大家看一下“姓”这个字,拆开就是“女”和“生” ,可见姓是因为生而得。因此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用姓是来区分不同的部落。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 。同姓不通婚,这是朴素的优生学,更是我们祖先们的智慧体现。板书:姓代表族号 别婚姻(四)那么,氏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有什么作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随着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男性的权利渐渐强大,于是,一些显赫的男性头领为了区别于同一母系中的其他男子,便为自己确
4、定一个称呼,这就是氏。氏最初的作用在于显示贵贱。板书:氏代表身份 别贵贱有关姓氏的补充:姓氏原来只有贵族才有,平民无姓无氏。战国以后,人们开始以氏为姓,姓与氏合一。所以,我们今天所称的姓氏就是指姓。(五)那么,姓氏的来源有哪些?姓氏历经了五千年的风雨变迁,其来源可谓丰富多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姓氏的来源有哪些方式?大家看到课本第 73 页,从第一段第四行“夏商周三代”开始齐读到这段结束,边读边思考我们刚才的问题姓氏的来源有哪些方式?1.对书中给我们列举的姓氏来源的方式,你是不是了然于胸了呢?请给下列3姓氏归类。屈 宋 廉 司马 陶 郭屈,春秋时期,楚武王熊通封儿子熊瑕到屈地(今湖北秭归)去做
5、首领,因为熊瑕本来在朝中做官,做得不错,就让他去享用屈邑的物产,人们于是称他为屈瑕。屈瑕的子孙也就以封地为姓,世代姓屈。廉,五帝之一颛顼的曾孙名“大廉” 。司马,掌管军事之职。2.教师总结:(1)以封地为姓氏:屈、崔、卢、范(2)以国名为姓氏:宋、晋、鲁、蔡、韩、齐(3)以担任的官职为姓氏:司马、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 、司空(掌管百官的人事调动) 、史(太史令) 、帅(4)以居住地为姓氏:郭(东郭、南郭、西郭、北郭) 、南宫(今河北省邢台市辖县级南宫市)、西门( 城的西门) 、欧阳(欧阳亭,在今浙江湖州)(5)以职业技艺为姓氏:陶、卜、屠、优(演唱戏曲的艺人) 、医(6)以自己祖先的名或字为
6、姓氏:廉、金、孔、董、袁其它常见的姓氏来源:(7)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熊、龙、李、花、江、石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8)因皇帝赐姓而改姓氏:刘邦赐项伯姓刘(9)因避祸、避讳而改姓氏:司马改姓冯、同,丘改姓邱(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氏:慕容、宇文4(11)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从以上可以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另外要和大家强调一点:不是每一个姓都有单独起源的,很多时候一个古姓衍生出很多其他姓氏。小结:象形文字姓氏渊源,道尽千古沧桑;龙脉传承,铸就泱泱华夏。不管我们的姓氏是什么,
7、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祖先身上的精神发扬光大,把他们的优秀传统代代相传。过渡: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传统文化,大家肯定非常感兴趣节日文化。提到节日,大家就会想到放假。大家喜欢节日,那是因为喜欢放假。我们国家设定了法定假日,都有哪些呢?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那么,其中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大家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哪几个?补充一下。元宵节、七夕节、重阳节。那么,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文化内涵和与之有关的风俗,你了解多少呢?我们接下来重点了解几个。六、节日文化(一)阅读诗句,猜出诗句所描写的节日在我们探究传统节日之前,大家先读读下面的诗句,由大家来揭开各个
8、节日的面纱。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端午携壶酌流霞(美酒) ,搴(qin,采摘)菊泛寒荣。 重阳5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春节大家由这些诗句猜出了它所对应的传统节日,也从中大致了解了相关的风俗。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几个节日。(二)梳理探究1.端午节 “端午”本名“端五” , “端”是“开端” 、 “初” 的意思。 “五”与“午” 互为谐音而通用。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此时蚊虫滋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时,阳光炽热,百毒齐出。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种植物:菖蒲(ch ng p
9、)、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另外,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又称“诗人节” 。端午节,因家家户户悬挂菖蒲避邪,也称“蒲节” 。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吃粽子,是端午节又一传统习俗。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把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进而演变到吃粽子。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
10、,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zhu)除腐,杀菌防病。6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2.七夕节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 ”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
11、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孟姜女和范喜良、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之一 。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人们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7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3.中
12、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每逢这一日,人们多登上楼台,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过中秋还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
13、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8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
14、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 ,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 ,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
15、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 “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都可9以互相参看。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
16、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4.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 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就有人病倒、丧命。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四处访师寻道,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九月初九的早晨,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後杀死了瘟魔。 汝
17、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10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
18、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药材决明子是茱萸的果实)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他的父母兄弟都在华山以东的家乡,他独自一人住在京都长安,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特别是到了像中秋、重阳这样的家家团聚的佳节,更是加倍地思念亲人。这首诗就是他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佳节写的。在唐代,重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大家都要到山上去,插戴一种叫做茱萸的香草,还要喝菊花酒,吃重阳糕。诗人远离家乡,举目无亲,当然没有兴致登高,作者只能独坐窗下,暗自思念:此刻,家中的弟兄们都在山上登高游乐,当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插上茱萸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少了作者这个远在他乡的兄弟而挂念,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怀念亲人,反倒说弟兄们会因为思念自己而减少节日的欢乐。鉴赏(二):前两句写诗人在异乡对兄弟们的怀念。开篇一个“独”字,就将诗人在异地客居的孤独寂寞之情突现了出来。第二句则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高度概括并准确表达了古往今来游子思亲的共同心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两句诗人不写自己离开亲人,而是想像亲人相聚时发现少了自己,别出心裁地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