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4.50KB ,
资源ID:2039388      下载积分:8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0393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杨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试验.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杨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试验.doc

1、杨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试验摘要通过系统观察,掌握了杨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开展了杨毒蛾幼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 25%灭幼脲 3 号 1 000 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20%除虫脲 2 500 倍液防治杨毒蛾最为经济有效。 关键词杨毒蛾;生物学特性;药剂防治;效果 杨毒蛾(Stilphotia candida Staudinger),又名杨雪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该虫以幼虫取食杨树叶片,暴发性强,大发生时数天之内即可将杨树叶片吃光。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辖林州市道路两侧杨树林中的杨毒蛾发生危害较重。为搞好该虫防治工作,笔者自 2004 年以来,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2、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1.1 生活史 该虫在河南林州 1 年发生 2 代,以 2 龄幼虫在树干基部老翘皮缝隙、粗皮缝及土块石块下越冬1。翌年 4 月上、中旬杨树展叶时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危害,5 月下旬开始化蛹,6 月上旬为化蛹盛期,6 月中旬化蛹基本结束。越冬成虫 6 月上旬开始出现,6 月中下旬为盛期,7 月上旬为末期2。成虫 6 月中旬开始产卵,6 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 月下旬第 1 代幼虫开始出现,7 月上中旬为第 1 代幼虫孵化高峰。幼虫 8 月中旬开始化蛹,8 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9 月上旬化蛹基本结束。8 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9 月上旬为出现高峰。8 月下旬

3、成虫开始产卵,9 月上旬为成虫产卵高峰。第 2代幼虫 9 月中旬开始出现,9 月中下旬为孵化高峰。幼虫于 10 月上中旬在树干基部老翘皮缝隙、粗皮缝及土块石块下越冬。幼虫危害期 40 d 左右3。 1.2 生活习性 1.2.1 成虫。成虫羽化多集中在 18002200,尤以 2100 最多。白天静伏叶背、小枝、杂草中,受惊时飞走,1800 开始活动,以 200500 活动最盛,特别是雄蛾,到处飞翔交尾,500600 逐渐停止活动。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雌蛾比雄蛾明显。交尾多集中在 300500,交尾时间长达 1620 h。雄蛾有重复交尾现象,雌蛾只交尾 1 次。交尾后当晚产卵,以夜间产卵者为多

4、。卵产于树冠下部枝条的叶背面、小枝和树干、杂草,甚至建筑物上,以树冠下部枝条的叶片背面及枝干树皮上为多。雌蛾可连续产卵 23 d。单个雌蛾产卵 61535 粒,平均产卵 329 粒。雌成虫寿命 4.4 d,雄成虫寿命 8.5 d。 1.2.2 卵。卵初产呈灰褐色,孵化前黑褐色。成块状,上面覆盖银灰色胶状物。卵期 13 d,孵化率为 96.8%4。 1.2.3 幼虫。初孵幼虫多静伏或藏于隐蔽处,20 h 后开始活动取食,幼虫多于嫩梢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受惊扰时,立即停食不动或迅速吐丝下垂,随风飘往它处。老龄幼虫少有吐丝下垂现象,受惊也不坠落。4 龄后能食尽整个叶片。每龄幼虫在脱皮前停食 23 d

5、,脱皮后停食 1 d。幼虫有强烈的避光性,老龄幼虫更为明显,晚间上树取食,白天下树于落叶下、树洞内、石块下及土壤缝隙处潜伏。初龄幼虫 400500 开始下树,1500 上树取食;老龄幼虫 200 即停食下树,1800 上树,以 2000 上树最多。幼虫有强烈的群集性,在树下潜伏时常成团聚集在一起,并喜阴湿。幼虫老熟后钻入树干基部老翘皮内、枯枝落叶层下、石块土块下及土壤缝隙处吐丝作茧,幼虫在茧中身体渐渐收缩,进入预蛹期,约 3 d 蜕皮成蛹。 1.2.4 蛹。暗红色,有光泽,密生黄褐色长毛,往往数头由臀棘缀丝联在一起。蛹期 1014 d,平均 12 d。化蛹率为 80%。2 药剂防治试验 2.1

6、 试验方法 2.1.1 试验地点。防治试验在林州市林石公路两侧杨毒蛾危害较重的杨树林内,树龄 4 年,株行距 3 m4 m,共选 100 株,每处理 10 株,以喷清水为对照(CK)。2008 年 7 月中旬喷药防治,此时为 12 龄幼虫期,防治器械为机动喷雾器。 2.1.2 供试药剂及方法。药剂为 25%灭幼脲 3 号悬浮剂(安阳林药厂生产)、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南京红太阳集团生产)、20%除虫脲悬浮剂(安阳林药厂生产)。其中 25%灭幼脲 3 号悬浮剂及 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采用 1 000、1 500、2 000 倍液喷雾,20%除虫脲悬浮剂采用 2 000、2 500、3 000

7、 倍液喷雾。 防治试验前详细统计每株试验树幼虫数量,喷药后分别于第5、10、15 天统计幼虫活虫及死虫数量,计算幼虫死亡率,取得防治效果。由于杨毒蛾幼虫白天下树潜伏,晚上上树危害,采取树下直接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由表 1 可知,采用 25%灭幼脲 3 号 1 000 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20%除虫脲 2 000、2 500 倍液防治杨毒蛾幼虫,效果均在 80%以上。但以 25%灭幼脲 3 号 1 000 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20%除虫脲 2 500 倍液防治最为经济有效。从药剂速效性来看,以 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8、000、1 500 倍液防治最好。灭幼脲、除虫脲速效性较差,主要原因是灭幼脲 3 号及除虫脲通过抑制害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导致害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其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作用,因此前期作用较慢。 2.3 结论 7 月上、中旬是杨毒蛾第 1 代幼虫发生高峰期,12 龄幼虫期是防治最佳时期。通过试验表明,以 25%灭幼脲 3 号 1 000 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20%除虫脲 2 500 倍液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灭幼脲 3号、除虫脲是无公害仿生物制剂,其药效期长,是防治杨毒蛾幼虫的理想药剂。 3 参考文献 1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 马玉英,王念平,程祖强.杨毒蛾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157. 3 李书洁,张玉晓,张丽.杨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河南林业科技,2007(2):25,48. 4 李贵山,杨占强.灭幼脉号防治杨毒蛾幼虫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2001(2):15-1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