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3 ,大小:223.50KB ,
资源ID:3040622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0406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doc

1、 妇科诊疗 技术操作规范 目 录 1.耳穴埋豆(籽) 2.刮痧法 3.灸法 4.熏洗法 5.湿敷法 6.涂药法 7.坐药法 8.毫针法 9.中药保留灌肠法 耳穴埋豆 (籽) 耳穴埋豆是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 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 目 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临床常用于失眠、便秘、

2、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 三、 适应症 各种痛症、炎症、慢性病症,过敏与代谢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病症,内分泌代谢病症。 四、 禁忌症 耳部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五、 告知 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六、 物品准备 治疗盘:耳豆贴、 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毒剂、污物桶。 七、 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至 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医嘱用探棒探查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热、胀、痛等感觉。 4.用 75%酒精擦拭耳廓、消毒操作者手指,用镊子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角贴牢。 5.观察患者有无不适,为患者逐一

3、按压,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产生热、胀、痛为宜。 6.指导患者按此法按压,每日 2 3 次,每次 1 2 分钟,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 7.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八、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务必检查耳部皮肤情况,若有炎症、破溃、冻伤的禁用。 2.探穴力度应适度、均匀。 3.耳部酒精消 毒待干后,再进行耳穴贴压。 4.根据医嘱确定留置时间,一般可留置 3 7 天,常规操作以单侧耳朵为宜,两侧交替使用。 5.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 耳 穴埋豆 (籽) 操作流程 核对医嘱 评 估 洗手戴口罩 物品准备 携用物到床旁 定 穴 消毒耳廓 穴位埋豆 观 察 整理用物 洗手

4、记录 病历与治疗单 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耳部皮肤情况,女性患者妊娠史,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治疗盘:耳豆贴、 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污物桶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协助取舒适体位。 术者一手持住耳廓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敏感点,即为耳穴。 操作者消毒手指 用镊子 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角贴牢 患者有否疼痛或不适情况 指导患者按压方法,并告知注意事项 核对患者信息 看床头卡、床号、姓名 安排舒适体位 刮痧 法 刮痧法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勺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肤出现瘀斑,从而达到疏通腠理、逐 邪外出

5、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体质及 刮痧部位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 目标 1.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是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 适应症 感受外邪引起的病症,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 。 四、 禁忌证 体型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五、 告知 1.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数日后方可消失。 2.刮痧部位的皮肤有疼痛、灼热的感觉。 六、 物品准备 治疗盘 : 牛角刮板、治疗碗内盛少量刮痧油或清水, 手消毒剂 等。

6、 七、 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做好操作前评估。 2.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3.携用物 至床旁,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并 做好解释。 4.遵医嘱确定刮痧部位。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及隐私保护 。 5.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痧部位从上至下刮擦,方向单一, 刮痧板与皮肤呈450C 900C,由内向外刮,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 微 红色或紫色痧点为宜。 6.刮治过程中, 用力均匀,注意保暖; 随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观察 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7.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 整理衣物及床单位 ,安置舒适卧位。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8

7、.整理 用物,洗手 并 记录。 八、 注意事项? (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避免直吹风,以防复感风寒加重病情。 ( 2)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刮痧时操作时体位舒适,注意隐私保护。 ( 3)刮痧时要单一方向,不宜来回刮,用力要均匀,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勿损伤皮肤。 ( 4)当日勿洗澡,在痧退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刮痧操作。 ( 5)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应立 即停刮,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 6)刮痧后嘱患者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 7)使用后的刮具,应消毒备用。 刮痧 操作 流程 评估 患者 观 察 准备用物 携用物至 床旁 主要 症状、 临床表现

8、 、 既往史 、体质及 刮痧部 位皮肤情况、患者对疼痛的耐受 、 心理状态 刮具,治疗碗内盛油或水、卫生纸、弯盘, 手消剂 再次核对,做好解释,检查刮具 操作完毕 选择部位 实施刮痧 顺序:从上至下。方向单一。用力均匀。背部沿肋间隙呈弧形由内向外,至皮下呈红色或紫色痧点为宜 遵医嘱确定刮痧部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 协助患者取 舒适 体位 刮痧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皮肤颜色,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位,整理床单位 洗手记录 核对医嘱 病历与治疗单 核对患者信息 床号、姓名 整理用物 灸法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 , 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

9、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 包括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 一、 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 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 目标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如胃脘痛、腹泻及风寒湿痹) 。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 血 、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 适应症 虚证、寒症和阴症为主要治疗对象。 四、 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五、 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

10、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 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 六 ) 物品准备 治疗盘 : 艾灸盒、艾柱、姜片(厚 0.3 ) 、打火机、弯盘、镊子、 小口瓶 、快速手消剂 等。 ( 七 ) 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做好评估。 2.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3.根据施灸部位协助患者安排舒适体位,冬季注意保暖。 4.根据医嘱选择施灸穴位, 将鲜生姜片置于选择施灸穴位或部位上。 5.点燃 艾 炷 放 入 艾灸盒内, 放在施灸部位上 。 6.施灸过程中 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7.灸毕, 取下艾盒及 艾 条 、 姜片, 查看 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位,开窗通风。 告知注意事项。 8.整 理用物,洗手 做好 记录。 ( 八 )注意事项 1.多部位施灸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施灸时体位要平,注意弹去艾灰,防止艾柱倒伏或艾灰脱落致皮肤烧伤或烧坏衣被。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瓶,防止复燃致火灾。 3.施灸部位皮肤出现微红灼热感,属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泡中的液体,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根据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隐私保护。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