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 学 期 末 作 业试论今日美育姓名:李邦玄班级:10 级汉语言文学 4 班学号:102001040026试论今日美育李邦玄 求是学院 10 级汉语言文学 4 班摘 要:美育是美学的一个部分,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新 时代人才的有效工具,用“美”的理念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教育的反思,对美育的思考, 阐释通过改革,利用美育教育,净化人性,培养新一轮社会建设的可用之才。文中主要谈了造成美育失途的原因和美育的功用与美育的过程,以及美育与其他教育的差异的问题。关 键 词:美育、现代教育、教育改革正 文:早在近代王国维先生就这样提出过有关于教育的问题,他认为
2、教育应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应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三个方面。他说:“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 ”于是,以后很多教育家也按其 说法,将三者作为教育的不同分支。蔡元培先生就首先提出美育教育,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 (1)。王国维也认为,美育“ 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 ,美育 “即情育”也。这些说法均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做出巨大作用,但是在社会大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国家日新月
3、异,逐渐跻身于世界大国之林,教育也更是时代发展的一大主题,我们今天的教育应如何发展?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怎样才能做到教育为社会建设服务?这是我们需要急切思考、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在应试教育的旗帜下开展,我们学校重知识传授,急切看到学生试卷上标圈出的优异的分数,以致家庭和学生也一味沉迷育分数、大学与做官的思维中去,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人性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得不到教化,教育没有沿着改造人性的方向去进行,美育成为教育上的“ 道旁石”。人们只沉溺于功利的境地,美育没有了地位,教育扭曲了其本质的作用。所以在今天我们会频频看到、听到一些有关于道德下滑,信任危机的事件,这难道只是其事件
4、发生的本身,难道其中就没有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思的因素吗?不可否认,教育的弊病,在教育部门是有责任去将其更正、去完善的, 。教育的目的是要向社会改造、培养、输送有高素质的可靠的人才, 这 一切教育是理应作出合理的规划的。我们的教育要改革,改革不只是改 变,改革是要从根本上去进行根治,垦荒就要使出力量将草根拔出。教育的改革固然会影响人才的接代。但是只有如此,才能为将来的人才寻找活源。所以,我 们的教育必 须从教化人性出发,即实施美育教育,即“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然而要实施真正的美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习惯中脱离出来,坚决地向素质教育转变。也有些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技术教育,
5、把美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教育来施行,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违背了美育自身的规律和宗旨。其原因:首先,观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至把美育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天才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上;其次,是对美育的宗旨缺乏认识,不够自觉。 诚然,进行艺术 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仅停留于技能的传授和特长的培养上,忘记了美育的宗旨,就达不到美育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培育和心灵建设的目的。再次,对美育的特点、规律和功能缺乏正确的了解,因而在实践中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实施美育。 美育有情感教育的作用与功能,也就是改造人的心灵,即美在心
6、灵。美育的过程,一方面是教育者用美的对象来教育人,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美的感知或感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美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处于美感的激情状态。这与其他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让学生了解客观世界及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智育的过程,多 诉诸理智的思考,教学双方都较为清醒,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强烈的感情活动。例如,教 师和学生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简单的几何知识等的过程中,都必须进行抽象的理论思维,却并不一定伴随强烈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活动。但是,美育 则不然。如,歌曲黄河大合唱表现了滚滚黄河雷霆万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以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
7、屈的伟大性格。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 动情的。因为,歌曲崇尚的美使学生始终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甚至于课后,那澎湃的激 发仍要长久地留在同学心中。梁启超也曾说过:“人之 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 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 (2)可见,美育引起强烈的感情活动,使人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正是这一特点,使美育的情感教育作用得以发生。美育列入现代素质教育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 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
8、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通过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培养想象力、培养创造的欲望、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培养对个性的尊重、培养群体意识、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培养超越的精神,由此观之,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 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而这些便是我们美育所欲达到的最终目的。美育育其他的教育不同,正如叶朗教授所阐释 (3),美育的内涵有情感、趣味、感性、艺术 、美学理论的教育, 但它却不等同于情感、趣味、感性、艺术、美学理论的教育,美育是超越感性的,其本质上也不只
9、是单纯 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在 现实的教育中也有一些人,将德育与美育相等同来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美育与德育是不可能相互代替或等同的。德育是规范性的教育,它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是为社会人们所学习,去按照其为规范进行自我活动的准则;而美育则是熏陶性的教育, “美者感情之理想 ”,它是通过从人感情上来进行教化,激化人心,达到陶养的作用。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 规避社会行为的“秩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
10、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 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 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 ,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教育之功用、目的就在于此,通过真正的美育教育纯洁人们的心灵, 纯洁人性,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只有 这种情感上 趋于完美的人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精彩,在为国家、 为社会服务中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能动作用。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原源之活水,使社会如鲜活激流。参考文献:(1) 、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2) 、梁启超文集作者:梁启超 更新时间:2010 年(3) 、 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