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张阳九年级语文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专家破译欧洲远古文字获进展2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破译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伊比利亚半岛 最古老的书面语言的“西南文字“。去年,当考古学家们在葡萄牙南部发现一块写有文字的大 石板时,他们简直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在这块棱角分明的泛黄的石板上,刻着一些有规律弯曲着 的神秘符号,它们带有明显的古伊比利亚语言风格。这种被称为“西南文字“的语言目前已经 绝迹。这块石板上共刻有86个字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铁器时代文本。目前已经发现了约30块刻有古代文字的石板,但大多已经不完整。其中一些文字看 上去
2、歪歪扭扭,还有一些像交叉的木棍。其中一个像是数字“4“,还有一个就像一个蝴蝶结。 它们都是被认真刻在石板上的。整篇文字笔迹连续,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念法应当是从右 到左。尽管随着新石板的不断出土,科学家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依据,但他们的研究还是困 难重重。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也没有掌握来自这一时期和这一地区的任何可读 的文字。西南文字专家皮埃尔斯威格斯说:“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我 们几乎一无所知。“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多数专家认为,它们是 由一个名叫塔特西安斯部落的人们创造的,但几个世纪后他们便消失了。破译工作的另一个难题是这些字
3、迹并不标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改编自腓尼基 语或希腊字母,因为它们沿袭了其中的一些书写习惯。然而,它们却又打破了这些规律,创 造了新的规律。目前,专家们已经确认了代表15个音节的符号,包括7个辅音字母和5个元音字母。(摘自参考消息 ,有删改) 1、“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其“非同寻常“表现在哪里?(3分) 答: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两段,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对石板上的“西南文字“进行了说明。B科学家们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代表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的“西南文字“来自 2500年至2800年前。C引用皮埃尔斯威格斯的话,是为了说明专家
4、们对西南文字的历史的研究困难重重。D.“一些“大多“几乎“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3、专家们在破译“西南文字“时,遇到了哪些难题?(4分) 答: (二)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一座里程碑。这一由历史沉淀出的华美织物, 在上海世博会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南京云锦雍容华美,内涵丰富。它用材考究,极为奢华,大量使用金线、银丝、孔雀 羽等昂贵材料,生产出来的面料可谓“寸锦寸金” 。在封建社会曾成为御用贡品。从色彩上 看,整个织物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相传玉皇大帝为装饰天宫,命织女们日夜织锦,朝为锦 云,暮为绮霞。当人们仰望那满天的霞光异彩时,无不为
5、织女们的心灵手巧而赞叹不已。传 说归传说,但南京云锦确如彩云般绚烂多姿,瑰丽华美。从图案上看,形象各异,寓意鲜明。 它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精华,既有象征高洁的莲花,也有寓意多子的石榴;既有龙凤麒 麟这等祥禽瑞兽,也有喜鹊鹦鹉之类喜庆小品;既有祈盼长寿的仙翁寿叟,也有活泼可爱的 顽童婴孩无怪乎明末文人吴梅村赞曰:“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 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南京云锦工艺高超,巧夺天工,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其织造非常独特,须在5.6 米长、4米高、1.4米宽的木质提花机上,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方能生产。从设计图稿到完 成织物,整个过程如同电脑运算一般精确而复杂。 “挑花
6、结本” 、 “通经继纬”等独特织锦工 艺,至今尚不能为现代机器所替代。正在世博会上展出的九龙图 ,更藏玄机。如果变换 角度和光线,正中的那条墨绿祥龙便能显现紫、蓝、绿、棕、黑等不同色彩,金翠交辉,奇 丽夺目,其精妙的制作工艺唯南京云锦独有。当然,南京云锦的织造也特别耗时费力。据介绍,两名熟练织工在木织机上配合无间 地工作,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诗云:“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这是说织造缭绫的;如果用来形容云锦,则要“扎扎千声不盈寸”了。要是织造大型艺术 云锦,耗费的心力更是无法估计。就连六巡江南的康熙皇帝,幸临曹雪芹祖上任职的江宁织 造府时,也在诗中感叹“终岁勤劳匹练成
7、” 。南京云锦在继承中创新。以世博吉祥物“海宝”为主题的南京云锦装饰画上,设计师 以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8个生动活泼的“海宝”形象。每个海宝的色彩造型各异,甚至 连勾边的蓝色都有细微区别,让见惯了传统型云锦的人们眼前为之一亮。还有一幅不到一平 方尺的云锦,上面惟妙惟肖地织出一座牡丹花掩映的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 。其花色的变 化,斗拱结构的光影明暗对比,无不精细入微,配合左上角的世博会会标及主题词,颇具收 藏价值。这幅小型云锦装饰画,在牡丹这一雍容华贵的传统形象中,巧妙地融入“上海世博 会”的现代元素,为南京云锦的传统工艺焕发青春活力提供了借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世博会上尽显风采的
8、南京云锦,不正是南京通向更加美- 2 - 好未来的一张城市名片吗? 1、阅读第节,说说南京云锦的“雍容华美,内涵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节插入天女织锦的传说,表现了云锦的瑰丽华美,增强了阅读趣味。 B第节引用“扎扎千声不盈尺” ,意在形象地说明云锦织造的精细考究。 C由历史沉淀出的南京云锦,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D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思路介绍南京云锦,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3、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南京云锦“焕发青春活力”?(4分) 答: (三)最佳饮料白开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
9、了人们的生活。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 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 而饮用白开水的人却越来越少。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 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 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 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 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
10、液中血红 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 天然“饮料” 。 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 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矿物质和微 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多。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 1/10,又是纯净水的10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毫克/升,自来水为2030毫 克/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克/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
11、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 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 瘦弱。饮料中的果糖会阻止人体对铜的吸收,引起贫血等病症。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防腐剂 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容易很快 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同时还加重了肾脏的 负担。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如镁、锌、铁、硒、碘等对 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这对 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 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饭
12、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 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其次要掌 握喝水的量。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 吸收;最好每隔1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再者要喝新鲜开水。饮 用水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将水加热到100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以下后最适合安全饮用。而生水、不开 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 、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 (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1、为什么说白开水是生活中的最佳饮
13、料?(3分) 答: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 从科学角度来看,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B. 只要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就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C. 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一定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D. 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 3、请你为倡导喝白开水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 (4分) 答: (四)水井与符号文化 伴随岁月的积淀,水井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功能意义,成为一种因情景不同而 文化意义不同的符号。 “井”最常见的符号意义即代表了家国故园,自古就有 “背井离乡” 、 “乡井” 之说。 “九夫
14、为井,四井为邑 ” 、 “改邑不改井” 。中国的传统观念视并为命根子,把 “背井离乡”看成是人生一大苦事,中国古人安土重迁,具有很强的乡土文化情结。一 口水井成了故乡家园的象征,他乡的一碗井水常常让人充满了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涌上 心头。同时,水井本身又恰恰位于地上而深入地下,井口小,如果人在其中,所见井上 之天也就小。这种特殊的空间视野便引申出 “井”的又一重符号内涵,即坐井观天。 这一意思的形成是源于刚刚提到的 “水井作为家国故园的象征 ”的符号象征,集中体 现了固定的生活区域对人思想的禁锢、束缚,阻碍着人们超越现状、开创更加美好的未- 3 - 来的脚步。佛教作为一件舶来品(指进口的货物)
15、,已经完完全全打上了 “中国制造”的 标签,它与中国民间文化相融合,借 “井”喻理,常常体现了佛法无边的大智慧。水 井在佛家教义中被看作是功德的载体,它具备了普渡众生、解救众生于水火的拯救功能, 成为一种可以依托的身心归宿的象征。北京故宫里有一口水井,名为 “珍妃井” 。关于这口井的传说是慈禧太后在杀 害戊戌维新派志士后,对支持光绪变法的珍妃百般加害,并将其打入冷宫, 1900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携光绪逃离京城,走前令太监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历史上关 于珍妃的死因有不同说法,但这口令珍妃香销玉损的井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这也是 “水井”符号最为凄惨的一层表达,“井”常常成为受欺凌妇女最后的归
16、宿。“井” 象征着受侮辱受欺凌的女性彼岸的家园,是她们灵魂与肉体最后的归依,同时也是她们 悲惨命运的象征。 水井通往地下,而地下世界是无人知晓的、神秘的,因此并也就成为文学家借以 虚构和想象的最好工具。特别是在中国的志怪小说中,并往往成为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 象征,据此产生了很多关于神仙、鬼怪、隐士、异人的故事,如 搜神记 、 聊斋 志异 、 西游记等等。在正史当中也记录了不少关于井的怪异事情,表达了人们对 未知世界的想象、对理想的永恒追求,并也因此被赋予了神性和魔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更是丰富多彩,在历史、哲学、 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符号概念,在这里仅举几个例
17、子以飨读者,也许这可以成 为你探索的一个起点。 (节选自百科知识 ,2010年第 8期,有删改) 1、本文引经据典,表现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3分)答: 2、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水井伴随岁月的积淀,其功能意义远远不如文化意义。 B.水井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意义。 C.水井因它的文学性而成为文学家借以虚构和想象的最好工具。 D.水井文化符号涉及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 3、联系上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 ,说说你对水井文化的探索发现。(4分)链接一:据汉书记载,有一个叫孟通的县令,挖井得到一块白石,石头上有 “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的红色字样。后
18、来,王莽以 “新井自出”等十二符瑞出现 为理由,堂而皇之地当起了皇帝。链接二:世博园内的智利馆巧思妙想,馆内挖井。从井口向内张望,智利的风土人情, 清晰可见,两园情谊,“一井相连” 。链接三:古井是最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建筑。我们要保护好井遗迹,做好井文章,把 历史馈赠的这笔丰厚的遗产用好、用活。这样,乡土中国才有她的乡土气、市井味。 答: (五)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 ,意即“像猫的熊” ,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 猫” 。严格地说, “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前,四川 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19、。可是,当时报 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 。 “熊猫” 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习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了。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 为“熊猫” 。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 ,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 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 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
20、化的纤维素, 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 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 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 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 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 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 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
21、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 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 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 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 左右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现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 1000只左右。- 4 -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 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
22、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 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 着“活化石”之称。(选自叶永烈国宝大熊猫 ,有删节) 1、理清全文的思路,根据段的内容,把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完整。(3分) 大熊猫名称的由来 大 熊猫的性情与繁殖 大熊猫珍贵的原因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原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3分) A严格地说, “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B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C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 山谷地带。 D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
23、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3、结合全文内容,请写出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的原因。 (4分) 答: (六)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奶妈”时代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本来是给闲 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厉害的讲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万, 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自余秋雨开始,文化找到了他的“传教士”,“传教士”也先后找到了文化。人们 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就去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要等待“传教士”的出现。 比如,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从普及文 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每一个讲解者
24、都复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读者也经 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一条文 化传承之路。 一大批文化“传教士”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我把讲解者称为“文 化奶妈”,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文化奶妈”式就是得有奶妈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 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以找到这么两条:一是长期与文化的隔 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这就需要人把文化通俗 化,导入大众之耳。二是缺乏耐心,渴求速成。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 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体味先
25、哲的精神,我们要的是结论,能让我们 受用的东西。因此,文化方便面大行其道。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放声赞美奶妈的功劳。他们尽管不是最有水准的学者,不能 给我们提供学术标杆,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 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有这样安慰国人的二手经典,当然不是坏事。 如果往深里思考,忧虑也不少。已经出版的种种解释,都是个人化的探究与心得, 毫无疑问,都在放大或缩小原著的思想空间,甚至背离原著主旨,把读者引向理解的歧途。 在读者与经典之间,他们可能是桥梁,也可能是阻燃剂。出版的一窝蜂,使咀嚼式文化产品 急速繁殖,读者越来越懒了。由此造成的阅读依赖心理,将使名著
26、远离人们,取椟还珠。 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惕。在 我看来,“奶妈文化”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先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定选题定 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 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释吸引大众耳目。三是庸俗化家常化,以 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 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代品,如果想弄明 白中国文化的原味,一定要去啃原著啊!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4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文化奶妈”具体指_现象。这种现象功劳
27、在于 _ ,而弊端在于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3分) 2、下面不是“文化奶妈”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大众长期与文化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下降。 B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人们没耐心去阅读渴望速成。 C普通人读不懂传统文化字意了,需要“文化奶妈”将其通俗化。 D百家讲坛产业运作的结果,是现代媒体发达的产扬。 3、有人认为:某些中学生以看电视连续剧代替读名著也是一种“请文化奶妈”的做法。你 同意吗?结合自己体验,阐明你的观点。(4分) 答: (七)积极面对无奈 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 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
28、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 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 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 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 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窃以为,两种态度,- 5 - 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 事如意。反正
29、,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 这口气才对。 ” 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般人看来, 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 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 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 ;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 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58岁就吐血而亡。可 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 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
30、,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 , 一举成功。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巴尔扎克说: “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而培 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 ”帕格尼尼 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 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 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
31、亲人遭受不幸等 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 头。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 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 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只 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选自 人民日报 ,有改动) 1、选文第段A、B两句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2、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分) A人们面对
32、人生的许多无奈,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态度。 B在人生路上, “无奈”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取决于你的主观抉择。 C培根的话告诉我们,处于无奈中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D当我们感受到人生的种种无奈时,可以试着将一切归零,重新认识世界。 3、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她)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句子,使其成为本文 的事实论据。 (4分)面对 的无奈, 。 备选人物:韩愈 袁隆平 贝多芬 海伦凯勒 (八)朗 读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这是一 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 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
33、,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 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读。古文,好的小说,诗,应该朗读。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 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间里 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 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 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 文学的耳朵;而
34、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 越快越好。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走几 十里路,只为了去找一个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 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 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 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 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
35、,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网上。人们变得口味 粗疏。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 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过河, 去读给一个人听。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 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人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
36、时候 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但这是真的。 - 6 -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孕含了一种生命的 质量。(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有改动) 1、作者为什么提出“朗读”这个话题?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3分) 答: 2、下面对朗读的理解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3分)A现代人不愿朗读,这是生活品质的降低。B与别人分享朗读,是一件幸福的事。C在过去,朗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却已经变得稀奇了。D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文学人士没有必要朗读。 3、文中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论述过去优秀的人对朗读的热爱?(4分) 答: (九)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关
37、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质疑 甚至厌烦起这种说法来。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词典上的释义相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诺贝尔研制无烟 炸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拖着病体,顶着压力,于斗 室之中、油灯之下埋头演算真令人感叹! 。然而,我读他们,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反 而读出了他们的傻劲。写一部书,有的几乎用了毕生精力,能说不傻?有的除了疯狂地埋头于自 己的选择,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傻?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享受
38、的 美妙也数不胜数。许多聪明的人,有条件享受的,就去享受;没有条件享受的,也挖空心思创造 条件享受。哪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不仅连常人最基本的享受都随便放弃了,而且千方百计 自找苦头来吃。 这些人物取得杰出的成就,究竟是凭傻劲还是靠聪明? 一生拥有1300多项发明专利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肯定地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 水!现代人才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研究得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其专业知识或技 术只起15%的作用,而其他方面要起85%的作用。这其他方面都与“傻劲”有关:执著、正义感、 责任感这个结论同样把聪明才智放在第二位。 如此看来,词典里的天才释义有些偏颇,建议对“天才”的
39、释义重写,尽量强调有益于人 类的成就,尽量突出“傻劲”的意义,淡化聪明才智的作用。 (作者 柯登地) 1、联系上下文,为第段开头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通畅。 (3分) 答: 2、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观点鲜明。 B作者认为“天才”就是有非凡毅力、刻苦精神、卓越聪明才智且取得杰出成就的人。 C文中“傻劲”是不会享受、糊里糊涂的意思。作者认为“天才”需要这样的“傻劲” 。 D作者列举了不少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请简要谈谈对作者观点的看法。 (4分) 答: (十)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 愚茶 20世纪人类最爱说的就是“征服自然
40、” ,还爱说:“展示了人类的力量” 。征服自然, 怎么叫做征服了呢?爬上去踹两脚,这就是征服了吗?十几二十个人准备上一年半载,满负 物资装备,还得有人为他们打好一个又一个前站营地,惴惴不安地躲避着暴风和雪崩,侥幸 爬到了山顶就可以插上旗子说征服高山乃至征服自然了?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 静默良久。当有记者问她在征服沙漠后为何跪下的时候,她极为真诚地说:“我不认为我征 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 同样的道理,登山是可以的,但登山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征服了高山,而是应该感 谢山允许人的攀登。其实反过来想想,那么多的人
41、不遗余力地要去爬高山,那么执著那么强 烈地要登顶,当他们怀有“壮志”的一瞬间,是不是已经被山的魅力所征服了呢? 至于通过登山来展示人类的力量,更是大可不必。我们的“力量”大自然早已经领教过了: 几百年长成的大树,人可以只用三分钟就让它倒下;几万年才长成的一片热带雨林,人可以 几天之内将其变成一片赤土;大自然要花几百万年才能生成的物种,人可以用几十年就让它 消失。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满;海洋,可以当作自家后院的垃圾场;天,都可以戳个 窟窿还有什么我们办不到的? 老子说过“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说明孔武有力,靠自知之明和自律 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从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我们一直都是在使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力气。那么,我们为 什么不能继续使用自己的智慧来消除自身的贪婪、自大和狂妄的“征服欲” ,做一个真正有 力量的强者呢? 什么是真正的力量,让我联想起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片断。辛德勒问纳粹军官为 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