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清华该不该得分录取美女作家蒋方舟7 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 9 部作品的“90 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今年参加高考并通过了清华自主招生的考试,清华同意降 60 分录取她。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争议四起。 正方:破格录取蒋方舟无可厚非 由于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每年都会有一些特长生因高考失利而未能进入合适的高校深造。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手段,具有其自身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也存在“一考定终身、一分定高低”的弊端。公平公正的考试往往掩盖了另一种不公正,那就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往往无法脱颖而出。 许多时候,一时的考场失利并不意味着考生一无是处,拿蒋方舟来说。自身已出版 9 部作品。知名作家王蒙先生也做过几次现
2、在的语文试卷,结果成绩都不理想,最好的一次成绩是 60 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钱钟书当年考清华大学时是破格录取的,臧克家考山东国立青岛大学时也是被破格录取的。破格录取已有成功范例,那么在今天名校破格录取优秀人才何尝不是双赢选择呢?如果真的害怕把握不住“格”的标准或者挡不住“人情”的进攻,也可以像清华当年录取钱钟书那样设立录取特别生制度。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同步学习,总体水平跟上去了2才可以转为正式生。如果在规定期限内考核不符合要求,则可以将其淘汰或者转学至专科层次继续学习。 学好了数理化,并不表示就一定具有了科学精神,语文成绩考得理想并不见得就能像蒋方舟那样出版 9 部作品。如果人才的遴选
3、只是局限于考场,必将抹杀更多的才子佳人。而“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以说是当前高校招生的一剂良药,起到了调和的作用。 在现有升学制度下,往往容不下有专长的人才,这也是当下教育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原因。清华大学有意录取 90 后少女作家,给有专长的学子发展空间,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进步之举。看来,我们的教育机制应尽快建立输送专才或偏才进入高校深造的“绿色通道” 。 (黄名金) 反方:“降 60 分录取才女”不公平 自 2003 年部分高校实施自主招生以来,类似的质疑就从未间断过。清华降 60 分调档录取 90 后少女作家,必然会“挤掉”一个分数可能更高的当地考生,这公平吗? 在实质公正或结果公正意义上,何
4、谓高考公平无疑是难以定义的,可以掌握的大概只是实现公平的基本原则。意即:程序公平优于实质公平因为前者比后者更客观也更具可操作性;机会公平优于结果公平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和先决条件。大家之所以普遍认为统一考试并以成绩说话的方式更加公平,其实正是偏爱程序公平与机会公3平的体现。 现在的问题是,自主招生是否同样可以做到程序公平与机会公平? 笔者查阅了清华大学 2008 年的自主招生简章,一般的自主招生人选可享受降 20 分录取, “成绩突出者”可降 30 分;“特别优秀者” ,可以享有更加优惠的录取政策。显然,从蒋方舟被允诺的优惠条件来看,当属“特别优秀者”之列。仅就个案而言,蒋方舟被清华录取,
5、应该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上升到整体的高度,在程序公平与机会公平上也并非没有瑕疵。首先,既然自主招生是一个加分筹码,那么,是否所有人都公平享有参加的机会?清华的招生简章上写着“自主招生申请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 ,换句话说,想得到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基本上必须首先得到学校的推荐,这显然不符合机会公平的要求。事实上,各招生高校甚至已提前将推荐名额分配到了学校。 一言以蔽之,如果蒋方舟的幸运同样可能成为所有考生的幸运,那么降分录取就无碍于高考公平;可是,如果蒋方舟的幸运只能是独属于蒋方舟的幸运,那么降分录取就难免要受到质疑尤其是对那一位必然被蒋方舟“挤掉”的考生而言。 (舒圣祥) 第三只眼
6、:清华能给蒋方舟一双怎样的翅膀 对于蒋方舟来说,清华只是一拍即合地帮她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所4谓清华有情、方舟有意,名人配名校,这个双赢的结局看了叫人眼热。在蒋方舟身上, “成名要趁早”真的是一句至理名言。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60 分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距离。能把“天堑变通途”的是自主招生,这是清华的权利,对此我们无须置喙。考虑到伏明霞已经顺利从清华毕业,蒋方舟的“新闻与传播”之行也该是一路顺风。 清华不拘一格选人才,上一回的一个著名范本是钱钟书。当然,老先生的“高考”成绩并不如蒋方舟,数学只考了 15 分。但一般说来,这种小概率事件之所以能被人津津乐道,除了事件的主人公当时即有过人之处
7、外,当事人事后的功成名就才是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否则, “泯然众人矣”的“偏才”是断不会被人反复提及的。 今天,清华以破格录取蒋方舟为荣;明日, “辣手著文章”的蒋方舟能否成为清华的骄傲?这是个问题。清华能否给少女作家蒋方舟一双腾飞的翅膀,更是一件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的事情。当牛津大学以不具备“创造潜质”的理由回绝了当时的首相布莱尔推荐的学生时,清华却以自己的包罗万象证明了那句“有教无类”的古训。 梅贻琦那句被说滥了的“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 ,只不过是说出了大学价值衡量体系的部分选项。我们知道, “今天的桃李,明日的栋梁” ,正是学生的一枝一叶才构成学校的百年大树。而考量学生的价值
8、,不仅在于高考成绩,更在于对毕业后校友的态度上。 钱钟书如果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头衔,能否在多年后再次名动清华,只能成为一种永远的猜想。然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5昭奋先生于 1994 年参加清华校庆时,看到校园内一群毕业于五六十年代的校友,左顾右盼,发现其中多是市长副市长、部长副部长,却不大见到学术界中的名家和大师,于是发出了清华为何培养不出大学问家、大艺术家的感叹,倒是多少道出了一些世风端倪。 看来,除了薪金和职务,高校很少愿意用毕业生的学问大小和学术成就来证明自己的“大学之大” ,清华也不能免俗。只不过,自主招生给它贴上了一枚“兼容并蓄”的标签。然而,当这样的兼容并蓄和高官巨贾相继成为清华的荣誉勋章时,我们梦寐以求的“大学之大”又在哪里? (叶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