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汪琬经史散文述论梁启超等人将清代朴学之兴归功于顾炎武、阎若璩等人。其实,汪琬也是朴学隆兴的关键人物之一。笔者认为,吴中经学一派近源有二,即汪琬与顾炎武。汪琬(1624-1690) ,字苕文,号钝翁。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与修明史 。不喜仕进,惟嗜读书问学,发明经义,精研史学,昌言朴学。 汪琬的散文创作可分为两大类:经史之文与小品纪游之文。总体以观,经史之文不仅占据了大多数篇幅,而且体现了其创作的根本旨趣与艺术风格,代表着其散文的主要成就。 众所周知,汪琬之文根柢六经,浸淫史汉,出入韩愈、欧阳修、朱熹、归有光之间。 古今五服考异八卷、 丧服或问一卷、 诗
2、问一卷、 易经解一卷、 易问六十则 春秋杂义及春秋论一卷(后三种刻入前后类稿 续稿 ,未单刻行世) ,发明经学,搜剔渊微,考镜源流,以考据见长,风格质实。此即其所云“人之文也” 。 王敬哉先生集序说:“求诸文公诸书,无所不合于以辅翼传注,而疏通易诗 书 礼 乐之文,庶几由文公而遂溯孔子者与?吾然后知天之未丧斯文,殆自孔子以来,讫于今如一日也。 ”也是夫子自道。从文学创作来看,成就远不如史传之文。历经鼎革之变的文人多提倡以诗存史,汪琬对此持有异议,认为诗言情志,文以存史。他晚年尤究心于研史,所撰拟明史列传稿二十四卷、 东都事略跋三卷,博考慎取,议论2精当,风格沉稳,开阖有致,具有较高的史学与文学
3、价值。当然,文学价值还未如他的碑传志铭及史评文字。汪琬性狷介,笃好古学,重经世之用,于当世人物、文章褒讥不少宽假。他的好臧否人物,议论史事,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这与明末清初的历史巨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史评十四则 ,近于宋人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的构制,短小精悍,而声如洪钟。诸侯名士篇指出所谓诸侯名士或回于利,或怵于威,欺名盗世,于世无补,无足轻重。 何晏篇对士大夫崇尚清谈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汉高祖一篇对比刘邦兴于汉中,刘备连汉中也守不住,指出“兴废之所系”不在于血统,不在于种族,而在于谋国有善与不善。这些史评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诸侯名士显然是在批判明末名士风气。文章既见作者狷介的个性,亦见汪洋恣肆的张
4、力。汪琬擅长碑传志铭,朱彝尊初与之定交,读其文赞不绝口,即请为其父撰墓志。顾炎武以为此类文章有害于经学,不喜应人而作。汪琬同样崇尚经学,但将这类文字与经世之文等观。 江天一传 乙邦才传 陈处士墓表 侯记原墓志铭金孝章墓志铭 华凤超先生传 周忠介公遗事脍炙人口,叙事宛曲,识见卓特。 江天一传传写抗清义士江天一可歌可泣的事迹。天一舍生取义的形象真实感人,荡气回肠。 陈处士墓表叙写复社名士陈贞慧对抗阉党余孽阮大铖,入狱濒死,鼎革后郁郁而终。晚明党争水火薄射,为明亡之因。汪琬赞歌陈贞慧的气节,痛恶党争门户,指责东林名士如钱谦益辈高自标榜,而恒患一己之得失,实则不足道。叙事议论,深沉而不浮泛,言语犀利,
5、直见肺腑,一股郁勃之气流动在字里行间,体现了易代后痛定思痛的深刻历史反思与批判。这类“经经纬史”之文,3即其所倡导的“文” 、 “经” 、 “道”相合一的文字。计东钝翁前后类稿序称赞说“遂能贯经与道为一,而著之为文,洋洋乎积万言,而沛然不悖于圣人之道” 。 汪琬的小品纪游文字自然流畅,长于描写刻画,寄托性情,不似经史之文质实朴重、醇雅气盛,但又与之相贯通,摒除新奇纤佻、叫嚣粗豪之习,形成了清约质朴的风格。 容安轩记 读书斋记 计氏思子亭记 尧峰山庄记 姜氏艺圃记传诵一时, 姜氏艺圃记一文对艺圃景物的描写尤为传神。艺圃景物不算复杂,在汪琬笔下却有令人“疲乎应接”之感。文中不仅以清俊的文笔绘写了艺
6、圃的情韵,而且赋予了它脱尘不俗的品格。苏州园林栉比鳞立,而艺圃独盛,客人四至, “高贤胜境交相为重” ,文末感慨道:“吴中园居相望,大抵涂饰土木,贮歌舞而夸财力之有余。彼皆鹿鹿妄庸人之所尚耳!行且荡为冷风,化为蔓草矣,何足道哉!何足道哉!”总体以观,这类文字善发议论,独具器识,清俊不俗,醇厚而灵,与经史之文在内容风格上是融为一体的,与明遗民粗头乱服之文、台阁新贵清丽华美之文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汪琬本源六经,精思为文,其辞质而赡,其义简而明,醇雅有度。如上所述,他的经史散文与顾炎武颇多相近处,不仅代表着吴中散文的一大潮流,而且体现了清初散文嬗变的重要走向,以文人之文、学人之文区别二者,大抵是一种主观的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