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5KB ,
资源ID:3112714      下载积分:8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1127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吴亮的《朝霞》,或废墟时代的废墟艺术.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吴亮的《朝霞》,或废墟时代的废墟艺术.doc

1、1吴亮的朝霞 ,或废墟时代的废墟艺术在小说的黄昏时分,批评家吴亮却推出了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并命名为朝霞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妙的讽喻。然而,这一讽喻性的事件并不只关涉小说及文学,从根本上说,它甚至是一个世代的精神征候。 朝霞首先乃是作为问题来到这个世上的。尽管作者本人对自己的小说信心满满,他几乎要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写作将给当下文学界投下一缕“曙光” ,给在昏暗中仍坚持文学阅读的人带来明亮的盼望,但我仍从这种急迫的宣告中看到了某种幽暗的东西。它一开始就给阅读带来了挑战。世界以各种各样的形象扑面而来,那些破碎的回忆片段、似是而非的心理经验、昏昧不清的生活环境、面目模糊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2、漫无边际的玄思冥想,还有若干没有来历的阅读随想,这一切相关或不相关的段落,好像都漫不经心地堆砌在一起,看上去好像进到一处尚未完工的建筑工地。 朝霞试图为 1970 年代上海城市生活提供一张引导图。然而,这却是一张路径交错的地图,比上海城市道路本身还要错综复杂。在这张布满歧路的地图上,读者将要陷入双重的迷失:既迷失在过去年代的上海城市空间,又迷失在一团乱麻般的叙事线索当中。 不仅是叙事线索的杂多,更令人不适的是,小说还出现了大量的议论性的段落,不停地穿插其间,肆意打断叙事。不仅如此,有时还干脆出现一些读书笔记的段落。这些插入的片段,形成了小说重要的构件,2这让本来就不怎么完整的故事显得更为破碎。

3、叙事上的整全性,乃是小说家试图通过某一叙事视角来赋予世界以完整形态。议论将世界平整的表面扭向内在的角度。在吴亮那里,议论的强制性“把生活并不存在的逻辑打乱” ,那个外在的、被想象出来的逻辑,同时成为议论所质疑和批判的对象。随想和笔记也有着同样的功能,它们并不服务于叙事,不是作为叙事的辅助性要素而存在。 朝霞让叙事呈现出一种罕有的破碎性和残阙性。重要的是,这个世代是破碎的。因此,当我们企图来呈现它的时候,得到了这样一个支离的“赋形” ,是完全恰当的。并且,我认为,我们这些属于这个世代的人,靠着自身,并无能力赋予它以整?w 性。那些来自外在的整体性的架构,要么借助于强硬的精神暴力,要么借助于温柔可

4、亲而且美丽的谎言,为它赋形。而从我们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里生长出来的赋形能力,正如我们在朝霞中所看到的,它是何等的缥缈,何等的脆弱不堪。凭借回忆、阅读、沉思、论辩,以及叙事,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这些行为之间,它们相互拆台,相互穿插,相互质疑,相互遮蔽,甚至相互欺骗。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在暗夜中被悄悄点燃的精神烛光,是如何地摇曳、飘忽,随时有可能被来自现实世界的狂风吹熄。 朝霞的叙事是诚实的。它以它的结结巴巴,揭示这个世代在叙事上的困境。 而这种赋形的困境,在语言上表现得同样明显。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始终在不同的语言冲突的围城中左支右绌。倘若不甘心完全屈就于现代书面语的话,就必要乞灵于乡

5、野草根的口语。这在学术上被表达为所谓“现代性”与“民间性”诸概念的纠缠。文学史通常将现代汉3语文学视作建立在口语基础之上的现代白话新文学,但这只言及新文学的一个侧面,一个跟日常口语相关联的一面。文学可能会寄生于日常口语之上,但从来就不会完全成为口语。现代汉语文学在相当大程度上外在于日常生活,它更多地是口语(白话) 、古典书面语(文言)和外来书面语(翻译)的混合物。这一点在上海语言中显得尤为突出。上海人口中的上海话,只可以讨论日常生活,属于市民社会的日常口语。而一旦进入到书面阅读和沉思性的精神生活领域,他们却不得不改用国语,乃至外语。 议论、思考,这种书面化的生活,必须从市井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分别

6、出来。这种分离的语言,乃是其分离的生活世界的表征。一方面,文学本身就是对生活的分离。文学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之外,再造一种生活。另一方面,文学总是需要与生活搏斗,总是对生活的批判。无论是模拟现实生活还是再造一种生活,真正的文学始终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一点,给南方的文学以某种优势。南方那种不怎么地道的普通话,有别于以方言为主体的所谓“乡土文学” ,或标准的官方制度化语言的文学,同时又与自身的日常生活语言相疏离,在诸语言交汇和割据的地带,形成了一个文学语言的“边区” 。这种“边区”语言带有某种“乌托邦语言”的特质,一种虚拟语境中滋生出来的、交流性相对弱化的语言。语言中诸多异质的因素,彼此黏连

7、又彼此对峙,彼此渴慕又彼此厌弃。同时又是针对诸语言的批判性的力量。这样的语言环境成为南方,尤其是上海,在 1980 年代大量涌现先锋主义文艺家和批评家的语言学动因。 4在朝霞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种语言缠绕和分裂的征候。甚至文本内部也出现出内在的分离性和批判性。他的书面语批判着日常上海话口语,同时其日常口语又极力要挣脱强大坚固的书面语,企图彰显自己的布尔什维克式的价值。这布尔乔亚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纠缠和角力,既是生活方式上的,也是语言学上的。而这在我看来,乃是真正的“上海性”的所在。在朝霞中的那一群匮乏时代的年轻人,阿诺、马力克、李致行、孙继中、江楚天、纤纤他们说着上海话,在被吴亮称之为“停滞凋

8、敝”的城市的隐秘处,街头巷尾,斗室和弄堂,悄然地成长,长成一种蹩脚的“维特” “哈姆雷特” ,或“拉斯蒂涅” ,他们的舅舅们也不过是蹩脚的“邦斯舅舅”的仿制品,就好像海燕咖啡馆里马马虎虎、聊胜于无的咖啡。然而,即便他们共在同一时空里,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同一性。他们共处,却又彼此分离、相互割裂。甚至连爱情和性,也未能弥合那些裂隙。他们好像隔着一层橡胶在交往、谈话和做爱。这既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征候,人性最幽深处的真相;而在小说中,这些片段恰恰是最迷人的。 这是一种“无调性叙事” 。阅读者由各种不同的文本片段和句段所构成的语句的世界,这些不同色调的块面拼合,如同蒙德里安的绘画,或者如吴亮所熟悉的其同时代艺术家丁乙的绘画。尽管记忆的平面性跟思考的纵深性交织在一起,仿佛有某种立体的矗立感,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矗立在时间瓦砾碎片之上的“废墟艺术” 。然而,只是这种“废墟艺术” ,才真正配得上这个“废墟时代”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