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的《朝霞》,或废墟时代的废墟艺术.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2714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亮的《朝霞》,或废墟时代的废墟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吴亮的《朝霞》,或废墟时代的废墟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吴亮的《朝霞》,或废墟时代的废墟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吴亮的《朝霞》,或废墟时代的废墟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吴亮的朝霞 ,或废墟时代的废墟艺术在小说的黄昏时分,批评家吴亮却推出了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并命名为朝霞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妙的讽喻。然而,这一讽喻性的事件并不只关涉小说及文学,从根本上说,它甚至是一个世代的精神征候。 朝霞首先乃是作为问题来到这个世上的。尽管作者本人对自己的小说信心满满,他几乎要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写作将给当下文学界投下一缕“曙光” ,给在昏暗中仍坚持文学阅读的人带来明亮的盼望,但我仍从这种急迫的宣告中看到了某种幽暗的东西。它一开始就给阅读带来了挑战。世界以各种各样的形象扑面而来,那些破碎的回忆片段、似是而非的心理经验、昏昧不清的生活环境、面目模糊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2、漫无边际的玄思冥想,还有若干没有来历的阅读随想,这一切相关或不相关的段落,好像都漫不经心地堆砌在一起,看上去好像进到一处尚未完工的建筑工地。 朝霞试图为 1970 年代上海城市生活提供一张引导图。然而,这却是一张路径交错的地图,比上海城市道路本身还要错综复杂。在这张布满歧路的地图上,读者将要陷入双重的迷失:既迷失在过去年代的上海城市空间,又迷失在一团乱麻般的叙事线索当中。 不仅是叙事线索的杂多,更令人不适的是,小说还出现了大量的议论性的段落,不停地穿插其间,肆意打断叙事。不仅如此,有时还干脆出现一些读书笔记的段落。这些插入的片段,形成了小说重要的构件,2这让本来就不怎么完整的故事显得更为破碎。

3、叙事上的整全性,乃是小说家试图通过某一叙事视角来赋予世界以完整形态。议论将世界平整的表面扭向内在的角度。在吴亮那里,议论的强制性“把生活并不存在的逻辑打乱” ,那个外在的、被想象出来的逻辑,同时成为议论所质疑和批判的对象。随想和笔记也有着同样的功能,它们并不服务于叙事,不是作为叙事的辅助性要素而存在。 朝霞让叙事呈现出一种罕有的破碎性和残阙性。重要的是,这个世代是破碎的。因此,当我们企图来呈现它的时候,得到了这样一个支离的“赋形” ,是完全恰当的。并且,我认为,我们这些属于这个世代的人,靠着自身,并无能力赋予它以整?w 性。那些来自外在的整体性的架构,要么借助于强硬的精神暴力,要么借助于温柔可

4、亲而且美丽的谎言,为它赋形。而从我们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里生长出来的赋形能力,正如我们在朝霞中所看到的,它是何等的缥缈,何等的脆弱不堪。凭借回忆、阅读、沉思、论辩,以及叙事,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这些行为之间,它们相互拆台,相互穿插,相互质疑,相互遮蔽,甚至相互欺骗。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在暗夜中被悄悄点燃的精神烛光,是如何地摇曳、飘忽,随时有可能被来自现实世界的狂风吹熄。 朝霞的叙事是诚实的。它以它的结结巴巴,揭示这个世代在叙事上的困境。 而这种赋形的困境,在语言上表现得同样明显。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始终在不同的语言冲突的围城中左支右绌。倘若不甘心完全屈就于现代书面语的话,就必要乞灵于乡

5、野草根的口语。这在学术上被表达为所谓“现代性”与“民间性”诸概念的纠缠。文学史通常将现代汉3语文学视作建立在口语基础之上的现代白话新文学,但这只言及新文学的一个侧面,一个跟日常口语相关联的一面。文学可能会寄生于日常口语之上,但从来就不会完全成为口语。现代汉语文学在相当大程度上外在于日常生活,它更多地是口语(白话) 、古典书面语(文言)和外来书面语(翻译)的混合物。这一点在上海语言中显得尤为突出。上海人口中的上海话,只可以讨论日常生活,属于市民社会的日常口语。而一旦进入到书面阅读和沉思性的精神生活领域,他们却不得不改用国语,乃至外语。 议论、思考,这种书面化的生活,必须从市井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分别

6、出来。这种分离的语言,乃是其分离的生活世界的表征。一方面,文学本身就是对生活的分离。文学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之外,再造一种生活。另一方面,文学总是需要与生活搏斗,总是对生活的批判。无论是模拟现实生活还是再造一种生活,真正的文学始终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一点,给南方的文学以某种优势。南方那种不怎么地道的普通话,有别于以方言为主体的所谓“乡土文学” ,或标准的官方制度化语言的文学,同时又与自身的日常生活语言相疏离,在诸语言交汇和割据的地带,形成了一个文学语言的“边区” 。这种“边区”语言带有某种“乌托邦语言”的特质,一种虚拟语境中滋生出来的、交流性相对弱化的语言。语言中诸多异质的因素,彼此黏连

7、又彼此对峙,彼此渴慕又彼此厌弃。同时又是针对诸语言的批判性的力量。这样的语言环境成为南方,尤其是上海,在 1980 年代大量涌现先锋主义文艺家和批评家的语言学动因。 4在朝霞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种语言缠绕和分裂的征候。甚至文本内部也出现出内在的分离性和批判性。他的书面语批判着日常上海话口语,同时其日常口语又极力要挣脱强大坚固的书面语,企图彰显自己的布尔什维克式的价值。这布尔乔亚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纠缠和角力,既是生活方式上的,也是语言学上的。而这在我看来,乃是真正的“上海性”的所在。在朝霞中的那一群匮乏时代的年轻人,阿诺、马力克、李致行、孙继中、江楚天、纤纤他们说着上海话,在被吴亮称之为“停滞凋

8、敝”的城市的隐秘处,街头巷尾,斗室和弄堂,悄然地成长,长成一种蹩脚的“维特” “哈姆雷特” ,或“拉斯蒂涅” ,他们的舅舅们也不过是蹩脚的“邦斯舅舅”的仿制品,就好像海燕咖啡馆里马马虎虎、聊胜于无的咖啡。然而,即便他们共在同一时空里,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同一性。他们共处,却又彼此分离、相互割裂。甚至连爱情和性,也未能弥合那些裂隙。他们好像隔着一层橡胶在交往、谈话和做爱。这既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征候,人性最幽深处的真相;而在小说中,这些片段恰恰是最迷人的。 这是一种“无调性叙事” 。阅读者由各种不同的文本片段和句段所构成的语句的世界,这些不同色调的块面拼合,如同蒙德里安的绘画,或者如吴亮所熟悉的其同时代艺术家丁乙的绘画。尽管记忆的平面性跟思考的纵深性交织在一起,仿佛有某种立体的矗立感,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矗立在时间瓦砾碎片之上的“废墟艺术” 。然而,只是这种“废墟艺术” ,才真正配得上这个“废墟时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