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永嘉南渡后南北经学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儒学的核心则是经学。自汉代儒学一尊,崇奉孔孟以来, “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四库全书总目)。其中,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经学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南北经学分立的时期。 永嘉丧乱,中原衣冠南迁,北方学术随之南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学,大规模传人江南。淝水之战后,随着南北对峙局面的确立,经学也逐渐形成了“南学”与“北学”之分,清代经学家皮锡瑞称这一时期为“经学分立”的时代。所谓“南学” ,是指承袭魏晋学风,博采玄老众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的南朝经学。元嘉十五年,宋文帝立“儒、玄、史、文”四学,儒学以雷次宗为代表, “说礼谨严,引证详实,
2、有汉石渠、虎观遗风,此则后世所不逮也”(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分立时代)。梁武帝时,更开设五馆,建立国学,立五经博士,怀经负笈者纷纷汇聚于京师,南学之风一时竞起,蔚为大观。 “北学”是指承袭东汉经学遗风,以章句训诂为主,宣传普及儒家经典的北朝经学。北学代表人物以徐遵明为主,魏、齐之际名儒如李业兴、李铉、熊安生、马敬德等,皆出自徐遵明之门。 关于南北经学的差异,古人和近人都有所议论。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时人这样的一段对话:“褚季野语孙安国云:北人学问,渊综广博。 孙答曰:南人学问,清通简要。 支道林闻之曰:圣贤固所2忘言。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刘孝标注云:“
3、支所言,但譬成孙、褚之理也。然则学广则难周,难周则识圈,故如显处视月;学寡则易核,易核则智明,故如牖中窥日也。 ”可见,在当时人看来,南学“清通简要” ,但却如“牖中窥日” ,所学有所狭隘;北学“渊综广博” ,却不免粗糙,如“显处视月” ,所谓“学广则难周,难周则识?” 。余嘉锡先生指出, “北史?儒林传序曰: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语即本此。此言北人博而不精,南人精而不博。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近代朴学大师刘师培在南北学派不同论中也说:“北儒学崇实际,喜以训诂章句说经,南人学尚夸夸,喜以义理说经。 ”此论可谓一语中的。 具体说来,南北经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首先,南北经学所承袭的经学传统大相径庭。南学主要继承魏晋玄风的传统,博采玄老众学,不拘家法,重在贯通诸家,注重义理和文辞,因而其思想比较自由活跃;北学则多墨守东汉章句训诂的学风,故思想较为保守、质朴。南学由于受玄学和佛学影响比较大,因此南朝经师在说经时往往博采众说,自立新意,贵有心得,能破除师法、家法门户成见,反映了哲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实为儒家义理之学出现的中间环节;北学因受北方游牧民族质朴风尚的影响,保持了汉朝经学以章句训诂为宗的特点,古代众多的名物制度得以阐明。 其次,南北经学所修习的儒家经典不同。 “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 ”(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南学周易尊王弼, 尚书流行孔传古
5、文尚书 , 左传盛行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北学周易3、 尚书主郑玄, 左传则主服虔。 最后,在学术风格上,南北经学迥异。 “南人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隋书?儒林传)这里所谓的“简约” 、 “深芜” ,并不是指文字的繁简,而是指一种学风,即南学偏重于清通简要,北学偏重于朴实。另外,在文学上,南学清绮,北学质重,如隋书?文学传序所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意旨刚,重争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胜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在经学占主导地位的南北朝时期,文学上的南北差异可以说正是经学南北差异的一种折射。 作为中国古代学术主流的经学
6、,为何到了南北朝时期而进入南北分立的时代呢?大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南北双方地理差别 就区域文化类型来看,中国南北文化自古即有差异,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不同的风俗民情、士人心态和文化特征(陈序经中国南北文化观)。传说帝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即是相对于“北风”而言的。孔子也说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而北方多仁者,南方多智者。自太史公记地域文化差异以来,历代文人学士不乏高论。在习俗、性情、学风、观念、思维等方面,都可以找到许多相对的词语来形容或概括南北文化的差异。如认为南方士人聪慧、精细,而北方士人憨直、阔博;南方文化明丽、纤巧、缜密、委婉、飘逸、内4省
7、、求精、温怨、柔曼、灵秀,而北方文化豪迈、奔放、雄浑、质朴、拙括、外向、刚直、慷慨、峻肃等等。 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在南北朝时期突出表现在南北经学的对立上。“大抵北方之土,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民尚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中国古籍以六艺为先,而尚书 、 春秋记动记言,严谨简直;礼 、 乐二例严辞约,平易不诬。记事之文,此其嚆矢。 大易一书,素远钩深,精义曲隐,析理之作,此其权舆。 ”(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南方文风较为瑰丽、学术较为自由,所尚虚无,除上述记言之春秋 、 尚书之外, 老子 、楚辞、汉末
8、荆州之学、江左玄风、玄佛会通无不与之有关。因此,南学简约,得其精华,思想比较自由活跃。北方礼乐文明开发较早,如关中、中原、邹鲁等地区民风均较为淳朴,民尚实际,除上述析理、记事之礼 、 乐 、 大易的儒家经籍外,法家、墨家亦源于此。因而北学深芜,穷其枝叶,文风偏于质朴保守。 当然,南北主流文风、学风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不仅仅是地理环境决定的,还应包括具体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因素。 二、永嘉南渡后南北双方社会思潮及风气的影响不同 在南主要是玄学清谈和佛教传播日深的影响,在北主要是胡族的长5期统治和北方清谈风气的淡薄。 永嘉南渡,一部分洛阳之士渡江而东,玄学思想随之东流。继正始名
9、士后有中朝名士附其风流,又有所谓“元康无德,折巾效尤”的元康名士踵其迹。在偏安的思想支配下,他们或谈玄说理,阐述老庄,或援佛入儒,以义理说经;此风至梁不衰,正如颜氏家训?勉学篇称:“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蘼。洎于梁世,兹风复阐, 老 、 庄 、 周易 ,总谓三玄。 ”深受玄学、佛学影响的南学,以玄妙之言注经释文,偏注于哲学义理的阐发与思辨,重清通简要之义解而失圆照洞察之广博,也就毫不奇怪了。 与南方经学润浸着玄学精神不同的是,北方经学几乎全不受玄学的影响。永嘉之乱后,随着河洛名士的南迁,具有洛下地方色彩的玄学在北方几乎完全消失,所谓“北人俗尚 朴纯,未染清言之风、浮华之习”(皮
10、锡瑞经学历史之六经学分立时代)。刘师培也说“北儒学崇实际,喜以训诂章句说经”(刘师培南北经学不同论)。北魏李业兴作使臣往梁,向梁武帝谈到自己“少为书生,止习五典,素不玄学,何敢仰酬”(魏书?儒林传)。当其时,南北政权虽或重在偏安,或力图一统,但都十分重视使臣的人选,北方使臣“素不玄学” ,应该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儒、释、道三教并盛的时代,经学的发展自然会受到其他二者的影响和限制。由于在佛教和道教上,北方重修行实践,南方重思索探析,而当时的经学者又往往儒、释、道兼修,这就深刻影响了南北经学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而促进了南学简约变6通和北学质朴保守的对立。 三、南北经
11、济、社会、民族状况的差异 在经济上,南方比北方发达,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北方经济相对落后,使得其文化取向趋于保守而缺乏活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战乱也深刻影响了南北经学的发展。八王之乱使北方一片萧条,民熬于野,继之以永嘉之乱,北方更为胡骑所蹂躏,故留在北方的儒学之士一守其家学之滥觞,承两汉经学之风,颇有兴复中原之志,以平实为功, “抱残守缺,不尚空言,耻谈新理”(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而南方自永嘉南渡后,因儒学正统之基地洛阳既毁,洛阳儒学之士除携其家学归隐外,多流向河西和辽东;北人南渡者又多是玄学之士,致使南方的两汉经学传统中衰,南方之士有断炊之虑,江右正统儒学既不可续火薪传,唯有另起炉
12、灶,嘉言新理,以补其缺。 由于北方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与南方争夺政权的正统性,他们十分重视政治文化教化。建立典章制度,重树社会规范,崇儒兴学为其首选的任务之一。 “在上者既以此取士,士亦争务于此以应上之求。 ”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北方主流经学的历史任务在于宣传儒家经典,赓续儒学传统,其研究的主要目标不是追求新的思想,新的体系,而是坚持汉儒学术传统,整理、笺释儒家经典中固有的典章制度和思想学术的基本内容,故其本质朴实,追求渊综广博,说经多限于讲章明句,详核名物。 7当然,南北经学的对立也不是绝对的。南北学风的差异,自古就存在,往往又是统一于一体的。在南北主流经学之外,也存有北学南化、南学
13、北化的特点。不惟南北经学,即便是南北儒家经典本身,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也存在互相交融的现象。正如皮锡瑞指出, “当南北朝时,南学中亦有北人,北学中亦有南人。如崔灵恩本北人,而南归;沈重本南人,而北归。及隋并陈,褚晖、顾彪、鲁世达、张冲皆以南人见重于炀帝。南方书籍,如费施义疏之类,亦流入北方。人情既厌故喜新,学术又以华胜朴。当时北人之于南学,有如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矣。 ”(皮锡瑞经学历史)皮氏站在汉学宗主的立场上,在批判“以华胜朴”学风的同时,也揭示了南北学术杂融的事实。可见,南学中有北学,北学中亦有南学,南北学术不断交流,唐代孔颖达纂修五经正义 ,标志着南北经学最终走向融合。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域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南北朝时期南北经学的差异正反映了中国地域色彩的独特性,其发展所经历的同源、殊途又趋向同归的历程,正是历史发展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