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根雕创作要巧借天然寻找合适的根材是根雕爱好创作的重要基础,而巧借天然则是根雕艺术家创作成功的开端,根雕艺术作者都知道,七分天然,三分雕琢,讲的就是借天然而施艺。 一、巧用天然根材的最佳形象 我们广大根雕艺术家都知道在根雕创作时,应怎样巧妙、合理、充分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也就是根雕创作的一个大问题:巧借天然。作为一个根雕艺术家必须掌握这个根雕创作规律,这是根雕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独到之处。巧借天然,即要求作者用审美的眼光去识别各种根的自然美的特征,进而能合理地运用天然。在寻找奇美的根材、确立主题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因材施艺,巧借天然。把根的自然美变成艺术美,这就是巧夺天工,充分表现主题的过
2、程。我国古代根艺家在创作竹根作品时,首先对竹根的外形、质地厚薄、竹空的面积等特点要一一搞清楚,然后再根据这些特点,确定合适的创作主题,如果要创作一个人物形象,就要考虑好人物的姿态、动作和位置才能动手创作。古人在空心的毛竹根上,竟雕出钟馗及其所骑的毛驴、剑、伞、花瓶等物的五个小鬼形象。如若不在设想上抓住原材料的天然特点,不恰如其分地运用竹根上所固有的根须节疤来表现,那是无法完成这一创作的。 2二、巧用根的节疤和色泽 树根的形体多数变化较大,千姿百态,有的是虬曲臃肿疙瘩斑斑,有的是四出槎芽,既有突出的鸡眼,又有空穴,还有结瘤和细裂的纹路及各样的节疤这一切多变的树根,展现出所不能刻画出的特点。如我在
3、中国花卉盆景看见的根雕作品“八仙”根雕作品就是古人运用相似于“八位仙人”形象特点的八块龙眼木天然节疤创作的。作者在选用根材时,脑子里应清晰地勾画出:汉钟离又矮又胖,袒胸露腹,手持芭蕉扇的形象;吕洞宾留着五络长须,手持拂尘,身背宝剑的形象;韩湘子是个漂亮的年轻小伙子的形象;蓝采和手擎花蓝的形象;张果老须眉如雪,老态龙钟,倒骑老驴的形象;铁拐李满脸络腮胡,夹着一根铁拐,背着大葫芦的形象;何仙菇手擎荷花的仙女形象;曹国舅手持玉版宝物腾云驾雾的形象。只有把“八位仙人”各异的形象特征抓住才能恰如其分地利用龙眼木天然节疤的特点,仅仅在每个人面目上加以适当的雕琢,人物形象就跃然而出。又如“卧狮”作品,是古人
4、利用一块完整的天然瘿木,稍加修琢而成的。这只俯卧转头远望的狮子,一眼看去好像一点刀割的痕迹都没有,完全象自然形成的。据说这位古代根雕艺术家的创作技巧与众不同,他善于摹仿根的天然形态特点,进行仿雕造型,因为那狮子周身各部位是天赋予它几乎浑然一体的形态,用以仿雕缺陷处效果极桂。在根雕书上看到了清代的“达摩像根雕作品” ,他采用了一种雕拼组合的创作手法,利用空心树根,剥去表皮,略施几刀作为身体,另3拼装头和手杖,三者采用不同的颜色,头部是肉色,衣身似如灰色装束,手仗的颜色较为暗深。由于采用树根的本来颜色,又拼合得相当巧妙自然,使整个作品显得十分形象、素雅。因此,对于一个形象复杂的根才,创作者要巧心设
5、计,反复推敲琢磨,有所选择、有所集中、有所概括、有所取舍、有所强调。一切取决于主题思想的要求,一切为了突出地表现主题思想,一切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三、巧施技艺 既然强调根雕创作必须要注意艺术性,那么就要有能够充分表述艺术效果的技艺,要求艺术和技术的统一。由于根雕作品受到材料形态的限制,不能像木雕那样自由地运用材料和刀法来塑造物象,只能借助于根的节、疤、痕、瘤、须、皮、色和有韵律的体态以及变的线条等自然特征,加之作者的丰富想象来进行造型和雕琢,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对象。在花木盆杂法上,有一件根雕作品,叫“马空冀北” ,作者在创作时,采用一棵天然的松树根,运用其主根的原生形态,稍加雕琢,来
6、表现“骑士”和“奔马” ,运用须根的密麻多变和线条的美感,表现骑士披发和奔马的尾巴。按表现快马奔驰的总体构思,又进行依形雕镂、加工造型,而着力骏马勇往直前的驰骋神态。江西上饶市俞洪春创作的“傣族舞”根雕作品,运用了一个弯曲多变的根,抓住其三道弯的自然特征,巧妙地创作出傣族舞姿“三道弯”的起舞形象。由于他对弯曲的主干和多变的枝干运用得当,使这块根的曲线,多姿、变形、舒展等特4征得以充分发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傣族舞蹈特有的风采。由此可见,不过多地运用雕刻手法,而重在发挥根材自然美的特点,这就是因材施艺,巧借天然。 再有,根雕创作,一般不是先立意后找根,而是先找根后立意。从选到的自然美的根材里悟出形
7、象,匠心独运地扬其长,补其短、例如利用竹根材料时,竹心是空的,竹节多,竹质厚薄不匀,在造型处理上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和约束,要想创作较为理想的形象,要靠作者根据不同的根材和形态作出巧妙的构思。在使用树根材料时,应对其品种、材质、形态以及斑痕、节疤的分布进行细致的了解,抓住那些富于变化的形态,巧妙妥善地加以利用。如一件清代的根雕作品“寿星骑鹿” ,鹿毛和斑纹是利用枯树根剥去表皮后,表面显出的粗细裂纹和疤痕的自然特点来表现的,其效果之佳,决非人工所能奏效。又如一位作者,在创作“狮子”的作品时,曾用过几个不同材质的根。一件他选用杜鹃根,采用的是块状根节,适当夸大狮子的头部比例,以增强其凶猛;整个身躯成弧
8、线,若满弦之弓,一触即发,造型粗犷有力。另一件是用藤根制作,由于藤根皮质松软,表层布满颗粒,则着重表现雄狮躯体的健美和娴静温和的情态,给人以可亲之感。再如我搜集了不少梧桐树叉,这些树叉经过园林师傅多年的修剪,很自然的形成疤、瘤。我利用这些梧桐树叉,制作了不少狮子形象,有大有小,纹路好,动感强,有时还可以利用自然疤穴来制作眼睛、鼻子、耳朵等,作品生动活泼自然。另外我还利用梧桐树叉制作了几套椅子,椅子的拂手选料时精心倾向于狮子型,每个拂手与对面拂手要尽量对称,有应有合,也可显出狮子可爱的形态来。 5每一位根雕艺术家,尽管艺术上的修养和接受的影响不同,技艺上的擅长和表现手法各异,但都要自觉地服从“根
9、的艺术”所采用的原材料的制约,在尊重树根或竹根自然形态美的前提下,去发挥艺术家的现象力和独创性。但是在实践中,有的作者却往往费力不讨好地完全摹仿木雕作品的技法,自觉不自觉地把根当作一般的木雕材料来使用,过多地在人工雕刻上下功夫,而不是着眼于充分利用根的天然雕饰之美,其结果使得根的自然形态受到了破坏,把根艺的艺术变成了“木雕艺术” 。这说明对“根的艺术”特点还认识不足,对其创作规律也掌握不够,因而使“根的艺术”作品丧失了应有的特色。 “根的艺术”虽然和“木雕艺术”有关,都是木质材料上用刀造型,但是它们的创作原则却截然不同。木雕是采用木头做原料,经过艺术家精雕细刻,完全改变了木材原来的形态,按艺术
10、家预先的构思,一刀一刀地雕刻出各种形象,它和泥塑、石雕艺术相仿,一船都不受原材料形态的制约,之所以能雕成各种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关键在于先构思想象好的主题形象,完全是人工所致。故称为雕刻艺术。而“根的艺术”却不然,它是七分天成,三分人工,即是说在创作根艺作品时,将这块根材看作是十分,只能作三分修饰雕琢及造型,七分主要是利用根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即大部分应利用天然成分,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和创作。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三雕七磨”的创作原则。也就是说,在根艺创作中,要受原材料的限制,主要靠根的自然形态,靠艺术家用审美的眼睛去识别和发现它的美,而不是光靠雕刻去塑造形象,要巧借天然而成才是根艺的自然原则。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