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起源、本质及意义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历代思想家在论述其思想体系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和”或“和谐”问题,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融于儒、道、墨、法、阴阳、释等各家各派的普遍文化精神之中。 一、和谐渊源考:“和” 、 “谐”探源 和谐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从字源的角度探索“和” 、 “谐”的指物性、象形性及其涵义,对于分析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起源、本质及其意义有很大帮助。 “和”必然有一定的“度”和“量”的要求。做到适中、恰好。这个“度”和“量”的要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必中节”思想。 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2、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和必中节”就是要做到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如,儒家对于“乐”的教育就是严格遵守“中节”的原则的,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不淫、不伤就是适中、恰到好处,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和” 。 从以上的字源分析可以看出, “和”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在多样中“调剂” ,兼容各种矛盾关系,调剂以达相成相济的和谐理想之状。 2“谐”也有两种写法“?”与“谐” 。现在通用“谐” 。 “谐”与“和”同义,都指音乐的和谐与协调。 说文解字释“?”曰:“乐和?也。从龠,皆声。 虞书:八音克?。 ”可见“和” 、 “谐”两个字都有音乐或语言调和的意思。同时, 说文解字对“谐”还有这样的
3、解释:“谐。恰也。从言,皆声。 ”“凡从皆声字,多有和同义。 ”说文解字释“袷”为“谐也” 。这是互训同义的现象。所以, “谐”具有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协调一致等意思。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重心集中在“和”上,其主要涵义由传统“贵和”思想演化而来。 论语?学而记载:“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作用,以“和”最为可贵,含有价值判断的深刻意义。所谓“和为贵” ,就是说和谐是宇宙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价值,是治国处事、礼仪制度的价值标准。中国古代在谈及“谐”的时候,更多与“和”相连。在中国很早以前就有“和”与“谐”互释的情况出现,如尔雅 “谐、辑、协,和也”, 尚书?舜典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4、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 , 周礼 “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 左传 “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公十一年),这些都是“和” 、 “谐”并用的例子。 “和” 、 “谐”原与音乐有关,指声音相应,伴奏适度,后来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谐是一种相对的矛盾状态和破解矛盾的行为过程, “和谐”的意思即通过“调剂” 、 “配合”等手段,建立“匀称” 、 “适当”和“恰当”的整体。和谐也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或特殊存在状态,它允许和鼓励差别的存3在,它接纳和正视矛盾的出现,它更善于对矛盾进行解决,在和谐的发
5、展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就是和谐不断实现的过程。和谐既是矛盾的统一体,也是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和谐本质析:“和” 、 “同”之辩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 , “和谐”的本质是理解、包容、尊重,即“和而不同” 。其实,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有不少人将“和”与“同”混为一谈,认为“贵和”就是无原则地追求毫无差异的“同一” 。其实, “和”与“同”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是“和” ;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斗争,是“异”而不是“同” ,但它们又同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一直与“同”作为一组相对的哲学概念出现, “和
6、谐”的本质也是在历次“和同之辩”中逐渐凸现出来的。 开启中国历史上“和同之辩”先河的是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 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认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他对“和”与“同”的区别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发,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 ,对和谐的本质有了深入的认识。 “以他平他谓之和” ,“和”是聚集不同事物而得其平衡,是不同事物或对立之物之间的统一。“以同裨同”即为“同” ,是同类事物的简单相合;是单一事物的机械相加,否认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差异。史伯还论述了“和”与“同”的功能4差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7、 “和”能产生新事物,把相同事物叠加起来的“同”却不能产生新事物。此外,在价值取向上,史伯主张“取和去同” ,反对“去和取同” 。 “取和去同”可以使国家兴,而“去和取同”则必使国家亡。 继史伯之后,春秋末年的晏婴与齐景公进行了历史上第二次“和同之辩” ,说明“和”是对立之物的相济与相成,将和谐的本质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齐景公问曰:“和与同异乎?”晏婴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烨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左传?昭公二十年)在那次对话中,晏婴引用了一系列诸如“
8、水、火、醯、醢、盐、梅” 、 “清浊” 、 “小大” 、 “短长” 、 “刚柔”等相反相成的概念,指出“和”不仅是对立物的统一,而且还是对立物之间的“相济”和“相成” 。例如烧菜做饭,除了具备水、火、醯、醢、盐、梅等各种原料,还需“(火单)之以薪” ,味道淡的, “济其不及” ,味道浓的, “以泻其过” ,这样才能烹饪出一道美味的佳肴,人吃了才能心情舒畅。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单一原料相加,就做不出美味的汤来。五味相和,才能产生美食;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的音乐。他强调了“和”本来之“调剂”与“相成”的动态意义,是对和谐本质认识的一次重大深化。 历史上的第三次“和同之辩”是在孔子与其弟子
9、之间进行的,他们对“和”与“同”进行了辩析,对和谐的本质进行了总结性阐释。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这里的“和” ,5是多样性的统一,包含着不同或差异。孔子从伦理道德的高度将“和”与“同”看成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分标准, “君子”之“和” ,讲求对话、兼容,从善如流;“小人”之“同” ,囿于一团和气。由单纯地区分“和”与“同” ,深入到治世与伦常的主体人的层次。在此,“和”不仅仅是与“同”在本质上相反的概念,更是人们处世待物的基本原则,开始具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从以上三次著名的“和同之辩”中可以看出, “和而不同”是和谐的本质意蕴,也是事物发展的
10、根本要求。尊重和允许不同要素、各种差异存在的“和”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法则。 “和而不同”的本质决定着事物 的发展,它是强调事物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同”是抹杀矛盾双方的差别性,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去异取同,而“和”并不是没有斗争,而是使斗争的各方实现和谐相处,是矛盾双方有差别的统一,是相反相成、互补互济的共生共处,从而能够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三、和谐意义释:身心、人伦、社会、天人 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是人对自身、他人、社会、自然这四者关系的协调和平衡程度的一种确认。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和是天下万物所应遵循的普遍准则,和谐文化对于身心、人伦、社会秩序以及天人关
11、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身心方面,中国传统和谐文化重视通过修身养性实现人的自我身心和谐。自我身心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欲与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6中国古代的儒家首先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论语?尧日),反对放纵欲念,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和物质利益时,不能将它们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目标,而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见利思义,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将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有机结合
12、以实现身心和谐的思想体现。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可见,修身养性是实现自我身心和谐的关键,这需要做到“修德” 、 “讲学” 、“向善” 、 “改过” ,这是实现自我身心和谐的路径。 在人伦方面,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主张“仁者爱人” ,提倡宽和处世,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解字),所以,“仁”本身就是一种关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只有实现了“仁” ,才有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既然“仁”是和谐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仁” ,进而达到人际“和谐”之境呢?推己及人的
13、忠恕之道是儒家实现人与人和谐的一以贯之的方法。在儒家看来,推己及人的致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恕” ,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另一种是“忠”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和谐思想,其适用范围可以不断扩大,逐渐延伸至社会、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实现民族和睦、社会稳定7以及国家之间的和谐都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方面,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在对社会和谐的描述之中,即“大同社会” 。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14、、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如果将人与社会的关系放大,其和谐理想也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表述为“万国咸宁” 。 “万国咸宁”最早出自周易 ,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乾?彖辞),周易中社会和谐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家” 、 “邦” 、 “国”的安宁与和谐上,而是通过“正邦化邦”使“万国咸宁” ,从而使“天下化成” 。这种“天下大同” 、 “万国咸宁”的理想,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人与社会共同发展、国家与国家和谐共处境界的向往,为人
15、类展现了一幅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国际和平的美好画卷。 在天人关系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向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主张“天人合一” ,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为最高准则。庄子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庄子?秋水)他反对把贵贱的观念运用于自然界,反对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问题。孟8子还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篇),即人能凭借智慧、聪明认识客观自然规律,而认识客观规律又能使人聪明,因而“诚”“明”相待相成,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意识对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给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价值指向,有利于促进整个世界的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