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12MB ,
资源ID:365753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657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

1、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 樊荣 本课分析 中国的思想 文化源远流长。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世界文明史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课历史概念较多,要求精确解释。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历史纵横” 、“资料回放” 和“学思之窗”等栏目,紧扣 “ 百家争鸣 ”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这一主要线索来进行教学,本课分为三个子目: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二、孔子和早期儒学;三、道家和法家。 整体 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 主要 思想 流派 及其代表 。 2.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

2、与方法 1.通过 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 ; 学生进行 科学的解读 分析, 形成 探究问题的答案 。 2.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 和归纳法 等方法 , 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教 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 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 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等方面的分析, 使学生 理解“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 2.通过 对 中国 传统思想 文化 的 学习,增强师生 热爱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弘扬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 重难点

3、1. 教学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2. 教学 难点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课时安排: 1 课时 2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字材料 、学案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史料教学法、历史比较法、合作 探究法、多媒体课件 辅助法 教学 设计 教学 过程设计 【导 入新 课 】 (出示 ppt:2008 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图和 2016 年 杭州 G20 峰会图 ) 在北京奥运会 开幕式 图片 和杭州 G20 峰会图片中,你能感受到哪些文化元素? 第一幅图片中,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 孔子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和英语“ We

4、lcome my friends” 欢迎全球来宾 ; 第二幅图片中, G20 峰会彰显“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人文 和谐 ;第三幅图片中, G20 峰会彰显 杭州西湖 山水的自然和谐 。 现代文化 和城市 发展 是 人类 文明的重要标志 。那么, 友善 、和谐 和 创新 的文化元素 源自何处 呢 ? ( 设计意图: 用 北京 奥运会 开幕式 和 杭州 G20 峰会这些现代元素激发学生兴趣, 由教师领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生 集体诵 读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 现实的紧密联系 , 以 引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一、 探寻 “ 百家争鸣 ” 之源 教师 启发 :

5、“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是怎样的辩证关系?” 师 生互动 :出示 ppt, 强调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 辩证关系: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 ( 设计意图: 历史学 习需要史学理论 支撑,教师启发,推进历史学习3 进程,提高学生史学理论水平,增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教师 启发 : 走进春秋战国时代 ,让我们共同探寻 “ 百家争鸣 ” 之源 。【 学生探究 】 同学们 阅读教材第 4 页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并结合已有 必修 1 和 必修 2 的 相关历史知识经验 , 认真思考, 尝试回答。 学生活动 : 学生 探究 分析 “ 百家争鸣 ” 局面

6、出现 的原因。 教师:出示 ppt,检测学生探究活动效果。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重大变革, 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经济基础: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 学术文化的繁荣 提供物质条件;(根本原因) 3.政治基础: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4.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5.文化基础: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 ( 设计意图: 学生探究活动,巩固已学历史知识,训练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刻思考问题的习惯。 ) 教师:请同学们 思考,何谓百家?何谓争鸣?何谓百家争鸣? 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出示 ppt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

7、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各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对宇宙对社会对万物做出解释。 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诘难而形成的局面。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 设计意图: 学生阅读 教材 , 培养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养成获取历史概念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 ) 二、感受 “ 百家争鸣 ” 之光 【 创设环境 】 教师出示 ppt, 温馨 提示法家的创始人是 商鞅 ; 主要流派 :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 道家 : 老子、庄子 ; 法家 : 商鞅、韩非子、李斯 ; 墨家 : 墨子 【 合

8、作 探究 】 学生 讨论 ,合作探究 ,研习 儒家、 道家 、 法家 、 墨家 的思想, 邀请 学生 陈述 自己探究的结论 。 学 生活动 : 学生 陈述 自己探究的 孔子思想观点。 4 教师: 出示 ppt, 检测学生探究活动效果。 至圣孔 子 儒家 ,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 之一。 1.仁的思想:( Benevolence)(思想核心) 仁者爱人,融洽相处; 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民本思想 进步性: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 论语为政 局限性:希望恢复周礼,维护等级制度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

9、、父父、 子子。”公曰:“善哉!” 论语颜渊 3.伦理观:子曰:“性相近,习相远。” 论语颜渊 教师 : 及时评价学生 ,特别突出,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体现新兴奴隶主阶级要求 。 师 生互动 : 出示 ppt, 至圣孔 子 儒家 至圣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伟大的教育家 之一 。 1.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教育实践 首创私学,满足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整理 六经,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师生互动 : 儒家孟子思想观点。 出示 ppt: 亚圣

10、孟子 儒家 1.政治思想:“仁政” “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3.伦理观:性本善 5 师生互动 : 儒家荀子思想观点。 出 示 ppt: 荀子 儒家 1.政治上:仁义”和“王道” 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3.伦理观:“性本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4.朴素的唯物思想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篇 教师启发 : 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学,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 ( 设计意

11、图: 通过 学生探究 和师生互动 , 巩固已学历史知识和语文知识,训练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思考问题的习惯。 ) 【 互动 巩固 】 完成 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异 同点 的比较表格 孔 子 孟 子 荀 子 同 仁的 思想 爱 人 仁 政 仁 义 民本 思想 以德治民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教师启发 : 战国后期 , 儒家学说 发展成为 诸子百家 中的 蔚然大宗 。 【 互动巩固 】 出示 ppt:学思之窗 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 ,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

12、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说 ,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 ;从主观上说 ,是随6 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 自然属性 ,还有社会属性。 ( 设计意图: 通过列表比较法的运用,培养 学生的辨析能力,巩固已学的文史 知识;通过师生互动, 训练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发散性习惯。 ) 教师提问: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启发:这是本课的 难点内容,儒家思想的原因要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学生活动 : 学生探究分析儒家思想 形成的 原因。 出示 ppt: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客观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在吸收各家之长过程中

13、发展成长起来。 主观原因 :儒家思想核心是孔子提出 的“仁”,这其中包含民本思 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并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 轻”思想;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 水”的著名观点。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经过战国时期孟 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 (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启发,培养 学生理性 思维能力。 ) 学生活动 : 学生 陈述道家老子思想观点。 出示 ppt: 无为辩证的智者 道家 1.哲学思想 世界本原:“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德经 辩证法 认为世间万

14、物均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不断转化。辩证法思想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最有价值。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熟之其极?” 老子德经 2.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对于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有积极作用 (进步性) “小国寡民”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局限性) 特别关注 :老子思想的两面性。 (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启发,训练 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 师生互动 :出示 ppt: 为君独尊的帝王术 法家 1.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7 2.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君主利用权术驾御大臣,以权威震慑臣民。 3.以法治国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韩非子 法家思想适应了大一统专

15、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 设计意图 :学生联系已学 必修 1 政治制度知识,训练学生善于整合问题 ,养成横向思维 的 习惯。) 师生互动 :出示 ppt: 小生产者的愿望 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 互动巩固 】 共同完成 “百家争鸣”的表现 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儒家 孔子 仁、德、礼、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孟子 仁政、民本、性本善 荀子 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性本恶 道家 老子 道、无为而治、朴素辨证法 庄子 相对主义、消极避世 法家 韩非子 变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 设计意图 : 师生互动,及时学习及时巩固,增强 学生 学习兴

16、趣,巩固历史 知识 的掌握,调动 学生 学习 的 积极性 。) 三、追寻“百家争鸣”之果 【 学生探究 】 : 同学们阅读历史教材 P4 页, 并结合已有必修 1 和必修2 的相关历史知识经验,认真思考,尝试回答。 学 生活动 : 探究分析 “百家争鸣”的影响 教师活动: 出示 ppt: 追寻“百家争鸣”之果 1、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 设计意图 : 阅读是养成学生缜密思维和科学品质的重要手段 。 ) 8 课堂总结 师生互 动: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 感悟历史 。 师 生合作完成。 师生 活

17、动预期效果: 出示 ppt: 感悟历史 教师 诵读: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深刻体现出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 之 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当今,孔子民本的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永恒的价值。 学生 诵读: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同舟共济共建和谐是全人类的不懈追求;以德治民,依法治国,是世界人民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制度保障,而公民素养是国家富强的根本 ( 设计意图 : 通过 师生合作 诵读, 领略 中华传统文化的 魅力 ,增强时代赋予 我们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快乐中 , 体会 读史使人明智。 ) 布

18、置作业 学案 【 检测反馈 】 板书设计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探寻“百家争鸣”之源 1、“百家争鸣”的 原因 2“百家争鸣”的含义 二、感受“百家争鸣”之光 1.至圣孔子 儒家 2. 亚圣孟子 儒家 3.荀子 儒家 4.无为辩证的智者 道家 5.为君独尊的帝王术 法家 6.小生产者的愿望 墨家 三、追寻“百家争鸣”之果 9 学案 设计 【学习目标】 1 认识“百家争鸣”局面 出现 的原因 。 2理解“百家争鸣”的内涵。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条件。 4 结合实际分析儒家思想的影响 。 5 讨论“百家争鸣”对当时和后世的重要影响。 【 预习内容 】 一、 “百家争鸣”局

19、面的出现 1.原因 ( 1) 社会背景: ( 2) 经济基础: ( 3) 政治基础 ; ( 4) 文化基础 : ( 5) 阶级关系 : 二、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一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思想: ( 1) 思想核心 “ _”。 ( 2)主张 _(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 3)主张“ _”,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黎的要求。 ( 4)主张“ _”,首创 _,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2、孟子的思想: ( 1)主张实行“ _”; ( 2)提出“ _”的民本思想; ( 3)主张“ _”。 3、荀子的思想: ( 1)主张“ _”和“ _”, “以德服人”

20、。 ( 2)提出“ _”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 3)主张“ _” 10 (二 )、道家和法家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代表阶级 道家 老子 “道”是万物本源;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奴 隶主阶级 庄子 齐物论;主张精神自由 法家 韩非子 因时而动; 依法治国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 墨家 墨子 小生产者 三、 百家争鸣的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_,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是中国 _、 _发展史上 重要阶段。 3.奠定了中国 _发展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 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合作探究】 1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2“学思之窗” 中关于 体现 “人性” 问题 的几种 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 【课堂练习】 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下 列 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