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473.50KB ,
资源ID:3942381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9423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叔鼎的定名与西周历史上的国.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叔鼎的定名与西周历史上的国.DOC

1、1叔 鼎的定名与西周历史上的 国陈 絜 马金霞(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自 20 世纪以来,中国古史研究中的诸多疑难问题之解决,多仰仗于考古新发现所提供的新证据。尤其是殷商与西周时期,甲骨刻辞与周代金文逐渐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主要史料,不经意间所发现的某些新材料,往往会成为解决相关疑难问题的钥匙。显然,山西晋侯墓地 M114 出土的叔 鼎,大概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本文试就该器的定名及与“ ”字的释读有关的诸如“ 王” 的族源、来历等问题做出论述。不当之处,祈请专家、同好斧正。当然,与“ ”字有关的问题还有一些,例如西周历史上诸虞(吴)的关系问题,但这个话题过于复杂,而相关的材料尚有缺环,故还是留待条件成

2、熟后再作讨论不迟。一、关于叔 鼎定名的补充性意见在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中,曾于 M114 中出方鼎一件。 1从该鼎形制、纹饰及铭文布局各方面看,为典型的西周早期器物。在方鼎内壁,共铸铭文 8 行 48 字(图一):隹(惟)十又四月,王 、大 、 ,在成周。咸 ,王乎(呼)殷厥士, 叔 以裳、车马、贝卅朋。敢对王休,用作宝彝,其万年扬王光厥士。图一:叔虞鼎铭文拓本及释文1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 , 文物2001年第 8 期。2该器铭文,已有众多学者加以考释 1,笔者以为,除“ ”字之外,铭文大意或已基本搞清,故隶定与句读主要上是取众家之

3、长而成,其中“ ”字从黄锡全先生说, “裳”字取吴振武先生说,其他多从李伯谦、李学勤两先生之意见。其大意或可串讲为:某年十四月,王在成周行 、大 、 等祭祖礼。 礼完毕之后,王召集参与祭祀的众士,并赏赐给叔 裳、车马以及货贝三十朋。于是叔 称颂周王的休美,作宝 彝以示纪念,并永远称扬周王赏赐众士的恩德。该器铭文的意义是多方面,如“惟十又四月”之辞,在周初历法研究上很有价值,联系新近发现的覐公簋铭文“遘于王令昜(唐)伯侯于晋,惟王廿又八祀”之记录, 2说明我们对西周历法、王年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个世纪末“断代工程”所作的周初王年的拟合工作目前看来似有缺陷。可以肯定,成王与康王二者中,起码

4、有一王其在位年数有二十八年,设若覐公簋铭文中的“王”确系康王,那么其在位年数很可能有二十九年甚至更高。 3这一结果与“断代工程”所公布的周初王年的初步意见 4之间有较大出入,而其中的症结之一或在于我们原先过高地估计了周初历法的严密度,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许多现代手段反而显得不太适用。再如,通过对“叔 ”的考辩,有助于对西周晋国历史与晋侯墓地的认识,尤其祭祀礼器的埋藏问题需要我们做综合性的全面细致的梳理。当然,考辨“ ”字,对清理聚讼已久的宜、虞、吴诸国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有所助益,尤其是对金文“ ”国的认定,帮助极大。现在,我们回到正题,来说说“ ”字的声读、本义与方鼎的定名等问题。铭文中所涉及的两位

5、人物,一为周王,一为叔 。李伯谦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曾指出,“我颇怀疑铭文中的叔夨就是晋国之始封君唐叔虞,主持祭祀的王就是成王” 。 5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考虑到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以及该鼎的形制,我们同样认为,这样的推测很有道理。但不同的意见还是很多,主要的疑问便在于“ ”、 “ (吴) ”、 “ () ”、 “ (虞) ”几个字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所以,我们愿意联系金文、竹简文字等材料,从字形的角度进一步论证李伯谦先生的意见。在讨论上述四字的关系时,我们似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就是形声字的来历,或称之为形声字的造字途径;其二,则是古文字中的增繁问题如添加“口”部的现象。第一、在汉字的古文

6、字阶段,形声字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在初文之上添加声符,二则是在已有的文字上添加义符。至于直接拼合声符与义符而形成新的形声字的方法,不要说在古文字阶段罕见运用,即便在整个汉字发展史中也很少被使用。这个问题,裘锡圭先生有非常细致的论述, 6这里似无须饶舌了。而与本文直接相关的则是第一种造字途径。1 主要研究文章有:李伯谦:叔夨方鼎铭文考释 , 文物2001 年第 8 期;李学勤:谈叔夨方鼎及其他 , 文物2001 年第 10 期;饶宗颐、黄盛璋、朱凤瀚、刘雨、吴振武、张懋镕、王占奎、田建文、孙庆伟:曲沃北赵晋侯墓地 M114 出土叔夨方鼎及相关问题研究笔谈 , 文物2002 年 5 期;黄盛璋

7、:晋侯墓地 M114 与叔夨方鼎主人、年代和墓葬世次年代排列新论证 ,载上海博物馆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 年版;黄锡全:晋侯墓地诸位晋侯的排列及叔虞方鼎补证 ,同上;李学勤:叔虞方鼎试证 ,同上;沈长云:新出叔夭方鼎中夭字的释读问题 ,同上;冯时:叔夨考 ,同上;刘雨:叔虞方鼎铭的闰月与祭礼 ,同上;曹玮:叔夨方鼎铭文中的祭祀礼,同上。2 朱凤瀚:覐公簋与唐伯侯于晋 , 考古2007 年 3 期。3 今本竹书纪年云康王“九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王使人让之” ,而古本竹书纪年则曰:“作宫而美,康王使人让之。 ”将二者做对照,今本之说似有所本。所以,我们

8、可以推断,今本或夺“廿又”二字,也就是说,康王二十八年燮父被改封于晋,在其后的一年中,燮父在晋地大建宫室,至二十九年才正式迁都于晋。4 周初王年数据参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2000 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 ,第88 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年版。5 李伯谦:叔夨方鼎铭文考释 。6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第 151-156 页,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3如“饮”字,最早是从“酉”从“欠” (或省作“人”形)会意,作“ ”(甲文, 合集10406 反)或“ ”,后来为标识该字的读音,所以添上一声符“今”而成“ ”之形。又如“扬”字,初文“ ”为从“玉”从“丮”

9、会意,而我们熟知的即如本铭中的属于形声字系统的“ ”构,显然是在“ ”字的基础上添加声符 “昜”而成的。所以,商周金文中文义近似的词句中会使用不同形构的“扬” ,例如:1、省 (扬)君赏(小子省卣, 集成5394,商晚期)2、 (扬)王光厥士。 (本器,西周早期)当然,还会有些通假现象,如:3、貉子对昜(通“扬” )王休。 (貉子卣铭, 集成5409,西周早期)4、 仲休。 ( 尊, 集成 5988,西周中期)由貉子卣铭文中的假借字“昜”字之用为推断依据,再加上“ ”、 “ ”二字在时代上的早晚关系,可以肯定, “ ”乃是一个双声字,而其中所从之“昜” ,必属后添的声符。至于西周金文中习见的“

10、 ”、 “ ”、 “ ”、 “ ”、 “ ”诸形,其实都是“ ”字的变体。其中“ ”构是由于古文字阶段文字构件位置不定造成的;“ ”形则是在“ ”的基础上添加饰笔;“ ”属于省声;而“ ”又是在“ ”构的基础之上增饰笔画; 1“ ”属省形,但往往被今人误解为从“丮” 、 “昜”声的形声字。最后一字经过同义换旁后,即将“丮”字换成“手” ,于是演变成小篆中的所谓的从“手” 、 “昜”声的“扬”字。这样的例子在甲骨、金文中比比皆是,由此途径而形成的形声字,其读音既同于声符,又同于义符,也就是所谓的双声字。 2即是说,初文的音读与后来新造的形声字是一致的。倘若从这一角度出发,上述“ ”、 “吴” 、

11、 “ ”、 “虞”相互关系中的某些环节便可以得到比较清楚的解释。先说“吴”与“虞” 。现代汉语中的吴、虞二字,读音不同,结构迥异,当然词义上的区别也显而易见。但在先秦时代,情况并非如此。二字在音读上是相同的,均为疑纽、鱼部。词义上二者亦同,如虞 (佐)盘铭文(中国历史文物033)中有“兼 3司四方吴、林”语,其中的“吴”就是左传昭公二十年、 周礼等所讲的“虞候” 、 “虞人”以及尚书尧典中的“汝作朕虞”之“虞” ;再如“郭店楚简”中有唐虞之道一篇,其中的“虞”字都写作“吴” 。所以, “吴”与“虞”在古文字阶段事实上是一组异体字。而从早晚关系看, “吴”字的出现,显然要早过“虞” ,前者起码在

12、西周早期中段已经使用,如班簋铭文(集成4341)中便有“王令吴伯”云云之辞,倘若联系卜辞中“ ”字之形构 4,那么“吴”字出现的年代还可能要大大地提前,只是在殷商及早周时期不常使用罢了。而“虞”字之用,从目前材料来看,最早不会超过西周中期,如 1974 年扶风强家窖藏所出的恒簋铭(集成4199)中就有该字 5,而这件器物的年代大概属西周中期偏晚。上古音中, “虎”为晓纽、鱼部,它与“吴” “虞”二字韵部相同,而疑、晓同属牙音,也即旁纽关系。由此看来, “虞”字肯定是从“吴” 、 “虎”声,属于后造的用来标识“吴”字音读的形声字。那么, “ ”与“ ”的关系是否如同“吴”与“虞”呢?起码从文字发

13、展的角度看,1 也有学者认为“ ”与“ ”属于同义换旁,似不确。2 双声字的概念及其他例字可参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第 108 页中的相关论述。3 按:“兼”字原篆作“ ”,此从陈剑先生读,参氏著甲骨文旧释“眢”和“ ”的两个字及金文“”字新释 ,载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丛刊 第 1 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4 参合集27543、35673 诸辞。5 其文曰:“其万年世子子孙孙虞宝用。 ”研究者以为“虞”通“永” ,或可备为一说,但不能排除用作“娱”字的可能,依照我们的推断,也就是该字的本义。具体详后。4恐怕我们不能轻易否定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唐兰先生早就指出, “ ”字从“ ”得义从“

14、虍”得声。 1窃以为,这个意见显然是可从的。但反对此说的学者则认为, “一般汉字构造,上从虍(俗称虎头)皆为形旁,下从皆为声旁” 。 2这个反对理由在我们看来其实并不充分,例如商周古文字中的“虖”与“虚” ,其中的“虍”均为声符,倘若再仔细疏爬,恐怕还能找出一些其他的例证来。第二、在汉字的古文字阶段,与“口”字相关的文字现象也同样值得重视。对此,我们也曾作过初步归纳,认为从“口”之字大致可以分作三种情况,即:一、就是形声与会意,即所从之“口”起标识词义或标识声读的作用;二、表示文字间孳乳分化关系,本字与衍生字之间在词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三、某字添“口”后,并不改变该字的词义与音读,是简构(或称“

15、初文” )与繁构的关系。 3各种例子在说“敢” 一文中已粗粗举过一些,读者可以翻阅。而第三种情形,也有助于缕清“ ”、 “吴” 、 “ ”、 “虞”之间的某些环节,所以不妨再列举几条。如甲骨、金文中常见的有“ ”与“商” 、 “ ”与“周” 、 “ (司)”与“ ”、 “受”与“ ”, “追” 与“ ”、 “逆”与“ ”、 “遣”与“ ”等等, 4甚至于有添加四个“口”的个别现象出现,如“ ”(五年琱生簋,集成4292 )与“ ”(琱生尊),之所以加四个“口”,完全是为了文字形体结构的匀称,并无其他深意。 5而竹简文字则有“矜”与“ ”(郭店楚简老子甲 7) 、 “ (智)” (郭店楚简老子甲

16、34)与“ ”(郭店楚简老子甲6) 、 “青”与“ ”(郭店楚简 老子甲32) 、 “清”与“ ”(郭店楚简老子甲10) 、 “精”与“ ”(郭店楚简 老子甲34) 、 “静”与“ ”(郭店楚简老子甲5) 、 “退”与“ ”(郭店楚简 老子甲39) 、 “安”与“ ”(郭店楚简老子甲25) 、 “ (圣) ”与“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25)等等。其中所添加的“口”形,并无具体的含义,仅仅是出于文字结构美观的目的而添设的。就本器铭文来说,其中的“ (敢) ”字与大家熟知的所谓从“口”之“ ”,在词义和音读显然是一致的,这同样是一组很好的例证(当然,此构也可以作为旧文说“敢” 的一个重要补证) 。

17、 6倘若从这一角度出发,说“ ”同于“吴” 、 “ ”同于“虞” ,自然可行。 “ ”与“吴”的关系,容庚先生尝言:“夨,国名。疑吴字省口,犹周之省口作 也。 ”7此说颇有见地。只是我们认为,二字的关系恰好是颠倒过来的,似理解作“ ” 乃“吴”字的初文或更为妥当。所以,直至春秋晚期,吴系文字中还保留着“吴”字的初文形式,如吴王戈铭文中, “吴”字便被写成“ ”之形。此外,我们在卜辞中也能找到相关旁证,如:1 唐兰:宜侯夨簋考释 , 考古学报1956 年第 2 期。2 黄盛璋:晋侯墓地 M114 与叔夨方鼎主人、年代和墓葬世次年代排列新论证 。3 陈絜:说“敢” ,载史海侦迹 ,香港新世纪出版社

18、 2006 年版。4 按:以上例证多出于容庚金文编与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等字书,故不再一一出注。5 至于小篆中的“乱”字,说文云:“乱,不治也,从乙、 。乙,治之也。”我们似可理解为是在会意字“ ”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义符“乙”,而原本具有表义功能的会意字反而成了声符。很显然,许慎的说法颇不得要领,其“乙,治之也”之说似乎缺乏文献依据。所以,小篆“乱”字中的“乙”很可能仅为饰笔,并无表音或表义之类的任何作用。6 按:说“敢” 一文中由于漏检本器铭文中的“ ”形,故“敢”字的演变过程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今予补正。其演化途径大致可分作二:其一是在殷商“ ”的基础上加“口”而繁化成“”;其

19、二则是“ ”字省略捕猎器具而成 “ ”,添加“口”字而由“ ”至“ ”, “ ”添加饰笔或形近替代而成所谓从“甘”之“ ”, “ ”形讹变而成战国文字中的“ ”及说文所录籀文“ ”,进一步讹变便有了小篆之“ ”形。7 容庚:金文编卷 10, “夨”字条“夨王尊”目。51、甲子卜,彭贞:王艺福,其 ( )于祖(合集 27543,何祖)2、翌日辛,帝降,其入于 ,大 ( )在庭。 (合集30386,何组)上引卜辞一说 于祖某,一说由于帝降临于 而“大 在庭 ”,依照甲骨文文例推断,“ ”与 “ ”极有可能是一组繁简不同的异体字,其词义似乎都与一种在庭院建筑中娱乐神灵的祭祀行为有关。 1二字一从“吴

20、”一从“ ”,恰好表明“ ”“吴”为同字异构。在“ ”“虞”二字的关系问题上,多数学者都认为是一组繁简不同的异体字,只是字形分析上有所区别。如唐兰先生以为“ ”字从“夨” 、 “虍”声,所以将宜侯 簋铭文中的“ 公”径读为“虞公” ,而黄盛璋先生虽同意“ 公”即“虞公”的意见,但认为“ ”字不可能从“ ”得声,而是从“虍” 、 “吴”省声。这两种颇具代表性的意见究竟孰是孰非,其实还得从“ ”“虞”二字的早晚关系上着眼分析。依照黄先生的说法推断, “虞”早“ ”晚。但就现有材料看, “ ”字早在西周初期便已出现,即宜侯 簋铭文所示,而“虞”字之用最早不过是西周中期晚段,即前述恒簋铭文所示。所以,

21、根据我们前面所讲的添加“口”字繁化现象判断,“虞”恰恰是“ ”字添“口”后的繁构。这样看来,黄先生的字形分析肯定有问题,起码缺乏文字字形上的早晚传承依据。而唐先生的分析,明显要合理一些。倘若再联系前文所述的初文加声符的形声字的产生途径,我们便有理由相信,“ ”字其实就是一个双声字,是在初文“ ”字之上添加声符“虎”而成的,“ ”的读音,肯定和“ ”字相同。非要依据传统六书的分析术语来解释的话,就是从“ ”、“虎”省声。宾组卜辞中“ ”字频繁出现, 2可见,在这组异体字中, “ ”之时代是最早的。过去以为宾组卜辞中也有“ ”字,即合集18319 所示。但细审拓本,其形构其实是从虎从大,与“ ”无

22、关。 3所以,我们上述 “ ”、 “ ”间的关系推断,应该可以成立。分析至此,关于“ ”、 “吴” 、 “ ”、 “虞”四字间的传承发展之关系,似可归纳为以下两条途径:其一、 (初文) (初文基础上添加声符“虎” )虞( 字基础上添加“口”而繁化) ;其二、 (初文)吴(初文基础上添加“口”而繁化)虞(吴字基础上添加声符“虎”) 。这两条途径,可谓殊途同归。总而言之,商周古文字材料中所出现的这四个字的总体关系是同字异构。只是其中的“ ”使用频率较低,到西周中晚期之后彻底被其繁构“虞”所取代,而初文“ ”在很长时期内与“吴” 、 “虞”并行使用,但最终还是退出汉字舞台。这样的结论是否准确,我们还

23、可以从“左” 、 “圣”等字的发展变化轨迹中找到佐证。如,在商周古文字材料中,“左右”之“左”其初文为“ ”(甲文,合集5825),后来则有添加“口”部的“ ”形(班簋,集成4341。亦见于郭店楚简老子丙6)以及添加了声符的“ ”形 4(同簋,集成4271。又“ ( )”字1 倘若我们的推测不误,似乎表明卜辞中的上帝也是受祭的。再联系商晚期 其卣铭文中的相关记载,就更能证成上帝也属商民族的祭祀对象这一观点。这个问题我们将另撰文字。2 如合集1051 正、1825、14128 正、14708、14709、21110 诸辞所示。3 按:此为刘源兄所发明,谨致谢忱。又该辞已残,具体词义不明。4 中山

24、王 诸器铭文中的 “ ”字,一作“ ”(中山王 壶, 集成9735),一作“ ”(中山王鼎, 集成 )2840 ),这也证明上部所从之“木”(即“ ”之省变)为声符。由此也说明虞 盘铭文中的“ ”字其音当与“左”同,读为“佐”相对其他诸说稳妥。6所从 1,见郭店楚简缁衣19),而最繁的字形结构则为既标音又添“口”的“ ”(酓 鼎 ,集成 2794,又 郭店楚简老子甲6、郭店楚简穷达以时4),这一繁构,既可能是从“ ”添加声符而得,也可以是从“ ”添“口”繁化而成。这一演变轨迹,与前述“ ”字诸形间关系完全一致。同样,“圣”亦有“ ”、 “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25) 、 “聖”、“ ”(郭店楚

25、简唐虞之道1)诸形。其中“ ”为初文,添“口”后则作“ ”形,而“聖”则为初文基础上添加声符“壬”后的双声字,表示“ ”当读作“壬”也即“挺”之音, 2而其最繁的形体则为“ ”,也就是在 “聖”字基础之上添 “口”繁化。显然,上述“左”与“圣”字,其演变过程是可以作为“ ”、 “吴” 、 “ ”、 “虞”同字异构之旁证的。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周代金文中“ ”、 “ ”无别,如陇县南坡出土的 仲诸器中,该字便有头部左倾与右倾的异构 3。同样, “吴”字亦有“ ”、 “ ”等体,也能证明相同的问题。因此之故, 说文中的依据头部的倾斜方向而强分“夨(仄、昃) ”与“夭”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即便东

26、周以后有这样的区别,也跟商周文字中的“ ”字没有多少牵联,至少从音读上讲,三字之间的声韵过于悬隔,很难相通。我们颇怀疑, “”或为 “娱乐”之“娱”的初文,它描述的是人在娱乐时的一种形态或体态。 诗经周颂丝衣有“不吴不敖”之辞,毛传曰:“吴,哗也。 ”正义本“吴”或作“娱” ,故曰:“人自娱乐必讙哗为声,故以娱为哗也。定本娱作吴。 ”可见,这里的“吴,哗也”所用的就是该词的引申义。又前引卜辞中“其 于祖 ”、 “大 在庭”等占卜之辞,似亦可作为“ ”为“娱”字初文之旁证。至于用作国名、族名、地名的时候,它仅仅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现象,并无太多深意可言,或该词已是一词多义。所以,像散氏

27、盘铭文中“虞” 、 “ ”并存是可以理解的。职是之故,我们基本可以断定,把“ ”视为“吴”、“ ”及“虞”之初文是可以成立的,故而将叔 鼎定名为叔虞鼎亦属必然,该器的主人就是晋国的始封君唐叔虞,而铭文中的王自然便是成王了。可作补充的是,尽管叔虞方鼎的器主为唐叔虞,但 M114 之墓主人肯定与叔虞本人无关,而从新近刊布的与昭王南征虎方事件有关的 甗铭文看, 4M114 主人的下葬时间最早也不会超过昭王末年,而最大可能是在穆王时期,所以该墓主人只能在燮父和武侯宁族之间选择。倘若说“ ”确实与某代晋侯的名号相关的话,那么,属于宁族的可能性或许更大。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清理的晋侯墓地中,并无唐叔虞及叔虞

28、之子燮父的墓葬。二、 国的族源及其来历既然“ ”字同“吴” 、 “ ”、 “虞” ,我们不妨借此机会谈谈 王的族源与来历的问题。1 按:郭店简缁衣引诗作“执我 (佐佐)” ,而今本 礼记缁衣作“执我仇仇” ,故“佐”读为“仇” 。就“佐”字本音言,与“仇”相隔较远。但二者词义相近,所以,读“佐”为“仇”应属所谓的“同义换读”例。2 说文以为“圣”字从耳呈声,似不确。3 卢连成、尹盛平:古夨国遗址、墓地调查记 , 文物1982 年第 2 期。4 孙庆伟:从新出 甗看昭王南征与晋侯燮父 , 文物2007 年第 1 期。7在西周青铜器中,有不少 王之器,如 王觯(集成6452) 、 王鼎(集成214

29、6) 、 王簋盖(集成 3871)等等。其他像同卣铭文(集成5398)中也曾提及“ 王 ”。这无疑说明,在西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以 为称的诸侯国。关于 国的族系,学界通常依据以下二条材料来定:1、 王作奠姜尊簋,子子孙孙其万年永保用。 ( 王簋盖)2、散伯作 姬宝簋,其万年永用。 (散伯簋, 集成3779)研究者依照自己的对铭文同理解,或主姜姓 1,或主姬姓 2。个中分歧,至今犹存。其实,上引材料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们都不是标准媵器(至少是很难判别的) 。有鉴于此,我们在探讨该问题时,就不得不将话题扯得远一些,不妨先师酉诸器说起。现录相关文字如下:惟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王各于大室,使师

30、俗召师酉。王亲袤 师酉,赐豹裘。曰:“ 夙夜,辟事我一人。”酉敢拜稽首,对扬皇天子不显休,用作朕文考乙伯、 姬宝尊彝。酉其用追孝,用祈眉寿、福禄、纯鲁。酉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享孝于宗。(师酉鼎,中国历史文物041,共王四年 3)惟王元年正月,王在吴大庙,公族鴻釐入右(佑)师酉,立中廷,王乎(呼)史墙册命师酉:“司乃祖嫡官邑人、虎臣、西门夷、 夷、秦夷、京夷、 人夷。新赐汝赤巿勿废朕命。 ”师酉拜稽首,对扬天子不显休命。用作文考乙伯、姬尊簋。酉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 (师酉簋, 集成4288,孝王元年)据师酉簋铭,吴有太庙、有公族。所谓“公族” ,也就是左传等文献中屡屡提及的的“公族” ,所以

31、吴的地位,大致与当时的诸侯国相似,或可能就是典籍及西周金文所见的“友邦冢君” 4、 “邦伯” 5与“邦君” 6一类的比较特殊的邦国。 7而册命师酉的仪式是在吴太庙举行的,依照西周册命礼的一般程式,师酉当为吴国族成员。师酉称其母为“ 姬” ,由此可知,吴绝非姬姓之国。 8上述两器,一为国家博物馆于新近征集所得,另一件则为传世器,皆不足以直接说明这一非姬姓吴国的地望之所在。但师酉家族世代所守的职事是管理“邑人、虎臣、西门夷、夷、秦夷、京夷、 人夷” ,这些夷族似乎就是居住在雍州一带的戎族。因此,我们推测,当时关中地区,定当有一个与姬周异姓的吴国存在。至于具体地望,师询诸器大概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32、其中师询簋铭文曰:王若曰:“师询!不显文武,膺受天命亦则,于汝乃圣祖考,克左右先王,作厥肱股,用夹召厥辟,奠大命,盩和于政。肆皇帝无睪,临保我有周与四方,民无不康静。 ”王曰:“师询!哀哉!今日天疾威降丧,首德不克尽,作夒(忧)于先王。郷汝考屯恤周邦,妥立余小子,恤厥事,隹王身厚。今余惟 乃命,命汝惟拥我邦大小猶邦,佑潢辟,敬明乃心,率以乃友,捍御王身。欲汝弗以乃辟陷于艰。赐汝秬鬯一卣、圭瓒、夷狁三百人。 ”询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1 张政烺:夨王簋盖跋 , 古文字研究第 13 辑,中华书局,1986 年。2 沈长云:谈铜器铭文中的“夭王”及相关历史问题 , 考古与文物1989 年 6 期

33、。3 师酉、师询诸器的年代依朱凤瀚先生说。详氏著师酉鼎与师酉簋 , 中国历史文物2004 年第 1 期。4 尚书牧誓 。5 尚书酒诰 。6“邦君”金文习见,如义盉盖(集成9453) 、静簋(集成4273) 、豆闭簋(集成 )等等,而班簋铭文(集成4341)则又有“邦冢君” ,盖与“邦君”同。7 按:对于金文中的“邦君”问题,笔者将另作专文探讨,此不赘言。8 按:集成2600 所著录的西周晚期器吴王姬鼎铭文曰:“吴王姬作南宫史叔飤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吴王姬”之称,颇能说明吴非姬姓之国。该器现藏于陕西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我们推测,其出土地亦当在西安附近地带。8朕剌祖乙伯、同益(谥)姬

34、宝簋。惟元年二月既望庚寅,王各于大室,荣入佑询。 (集成4342,夷王元年)而询簋铭文则云:王若曰:“询!不显文武受命,则乃祖奠周邦。今余命汝啻官邑人、先虎臣、后庸、西门夷、秦夷、京夷、 夷、师笭侧薪、华夷、 人夷、 人、成周走亚、戍秦人、降人、服夷。赐汝玄衣用事。 ”询稽首,对扬天子休命。用作文祖乙伯、同姬尊簋。询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惟王十又七祀,王在射日宫。旦,王各(格) 。益公入佑询。 (集成4321,厉王十七年)其中询簋铭文中提到“用作文祖乙伯、同姬尊簋” ,师询簋铭中则提到, “用作朕烈祖乙伯、妣谥姬宝簋” 。比照前述师酉诸器中的亲称,可以推断,师询当为师酉之子。 1从二人的职守上

35、也能看出这一点来。而询簋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即今陕西省蓝田县城南寺坡村。2 所以,我们至少可以推测,西周晚期,这个与姬周异姓的吴,大概也在蓝田一带。如前文所述, “ ”为“吴”之初文,故“ 王”也就是“吴王” 。此中便引出了一个新问题,即师酉、师询所在的吴国与“ 王”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根据考古调查, 国的地望在汧陇河谷台地,相当于陕西省千阳、陇县、宝鸡县一带,而宝鸡县贾村塬则可能是该国的国都所在地。 3属于大周原及其邻近区域。从考古材料看,西周时期,汧陇河谷台地及其邻近地区盘踞着大量的强宗大族,如周、召(晚期以后可能迁徙至成周一带) 、虢(西虢) 、邢、奠、散等等,皆散布于此,它们大

36、概是作为太王故邑及宗周在西边的屏障而存在。宝鸡县在属于宗周地区的蓝田之西。两地相距大概在 500 华里左右。粗略看来, 国与吴国似乎毫不搭界。但参照周、邢的情形 4, 即为吴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也就是说,千阳、陇县、宝鸡县一带是该国的封邑,封邑内的具体事务或由 仲等负责,而吴侯(也即 王及师酉、师询等人)本人则在王朝任职,辅佐周王。 5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与西周中晚期的局势有关,当时的 国很有可能是受戎狄的逼迫而东迁到了蓝田一带了。因为就目前所能见到的 国铜器而言,其中自称“ 王”者,多为西周早期器物。惟 王簋盖的年代相对晚一些,但从纹饰等情形判断,大概也是西周中期晚段的器物。 6其他涉及 王

37、的同簋,其年代大致也在西周中期。晚期以后似乎不再有“ 王 ”之器了。此其一也。其二,从师询簋铭文看,在夷王元年之前(大概是孝王时期),周王朝曾有非常大的变故,所以,周夷王便说了一些“哀哉!今日天疾威降丧,首德不克尽,作夒(忧)于先王。郷汝考屯恤周邦,妥立余小子,恤厥事,隹王身厚”之类的话。因此我们推测,在孝王之世,周王朝与西方的戎狄可能发生过一些大的战事,作为周王朝西方屏障的 国,在与戎狄的战争中可能受到重大挫折,故而将宗庙社稷东迁到了宗周附近。不管怎么讲,说“ ”就是非姬姓的吴国之可能性还是极大的。也正因为是非姬姓之国,所以才会在自己的封国内自行称王。 71 郭沫若:弭叔簋及訇簋考释 , 文

38、物1960 年第 2 期;朱凤瀚:师酉鼎与师酉簋 , 中国历史文物2004 年第 1 期。2 郭沫若:弭叔簋及訇簋考释 , 文物1960 年第 2 期。3 卢连成、尹盛平:古夨国遗址、墓地调查记 , 文物1982 年第 2 期。4 参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391392 页。5 按:穆王时期的班簋铭文中曾提及“吴伯” ,在对东国 戎的战争中,穆王命他“以乃师左比毛父” ,同时命吕伯“以乃师右比毛父” 。而毛公所掌控的部族有“緐、蜀、巢” 。吕、緐、蜀、巢等国族,皆地处宗周及太王故邑的西边或西南,所以我们推断,吴之地望亦在附近。而“左比毛父”的这个吴伯,或许

39、就是国的某一代诸侯。6 王光永:宝鸡县贾村塬发现夨王簋盖等青铜器 , 文物1984 年第 6 期。7 异姓称王问题可参张政烺先生夨王簋盖跋一文。9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前引散伯簋铭文曰:“散伯作 姬宝簋,其万年永用。 ”此中所涉及的两位人物,也即散伯与 姬,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大概不外乎两种可能:一为夫妇,二为父女。倘若是夫妇,以西周妇女称名通例推断, 必定是姬姓。但是,在西周历史上,至少有两个姬姓的虞国,即地处晋南、与虢临近的“虞” (今山西平陆)以及地处今江苏苏州无锡一带的东吴。因此,不能保证 姬就是前面论述的 王之女。况且,我们还无法排除散伯与 姬为父女关系。不妨略举数例,以示说

40、明。己侯作姜萦簋,子子孙其永宝用。 (簋, 集成3772)己为姜姓之国,姜萦当为己侯之女。柞侯曰:“为季姬簋,其万年用。 ”(簋, 集成3752)柞为周公之胤 1,此簋亦系祚侯为其女所作。将这两件器铭与散伯簋铭文作比较,我们便很难坚持说, 姬必定是散伯的妻子。因此也没有充足的理由主张 一定是姬姓。如果是父女关系,则恰恰说明 非姬姓之族。西周时期的 国,究竟自何而来?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推测,它大概就是文王时期“虞芮质厥成”的“虞” 。依据文献记载,文王为了取代殷商,曾用武力和安抚的手段,使自己的大后方得以稳固。其中虞、芮二国便是怀柔的对象。即所谓“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其生” (诗经大雅緜

41、 ) 、 “一年质虞芮、二年伐于” (尚书大传 )等等。当时的虞国,一定是与岐周邻近。因此,从地望上判断,文王时期的虞与西周金文中所见的“ ”国可能是一非二。像虞、芮这样的旧国旧族,多属武王伐纣时的友国,也就是所谓的“友邦冢君”或“邦君” ,故入周后,地位比较特殊,是王朝的优抚对象,在各自的“封国”之内系“王”为称,似不足为怪,而且也不关乎天泽严否的问题。补记:本文初稿是马金霞同学据我“古文字学”授课大意、并收集相关材料撰写而成的。尽管当时所见资料有限,在具体的分析 论证上也显稚嫩,但还是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认可,金霞同学也由此获得了首届“王玉哲文博新秀奖”的鼓励。当时是 2004 年,王先生还健在。 转眼间,先生驾鹤西去已近两年。我们这些再传弟子,用这样一篇文字来寄托对先生的思念之情,或许还算合适。所以,我在征求金霞同学的意见之后,于初稿基础上,补充材料加以修订,而其中的文字补释部分,则另起炉灶,重新写作。今与金霞同学联名发表,谨以此追念先生在天之灵。陈 絜2007 年 2 月 28 日 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