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 骼 肌 松 弛 药( Skeletal muscular relaxants)麻醉药理学教研室麻醉药理学教研室 概念与分类1、 骨骼肌松弛药 ,简称为 “ 肌松药 ” ,是选择性作用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与 N2( NM) 受体相结合,暂时阻断了神经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从而产生肌肉松弛作用。2、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u去极化肌松药 (depolarizing muscular relaxants),如琥珀胆碱u 非去极化型 (nondepolarizing muscular relaxants),如 泮库溴铵、维库溴铵、阿屈库铵等r按时效分为 :短效;中效;长效r按化学结构 :甾类;苄异喹啉类
2、第一节 概 述一、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二、作用机制三、药效动力学四、药代动力学五、理想条件一、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1.突触前膜(接头前膜)2.突触后膜(接头后膜)3.突触间隙(接头间隙)二、作用机制r竞争性阻滞r非竞争性阻滞r作用于突触外和突触前乙酰胆碱受体1、竞争性阻滞( 1)非去极化阻滞:uN2受体 阻断 药。u受体构型 不 变,离子通道不开放( 2)去极化阻滞:uN2受体 激动 药。 u受体构型 改变 ,离子通道开放u结合后产生 持续性 去极化,肌肉由兴奋转入抑制,且妨碍递质( Ach) 的作用。2.非竞争性阻滞( 1)离子通道阻滞:u关闭型阻滞:阻塞通道外口u开放型阻滞:阻塞通道内口(
3、 2)脱敏感阻滞:u受体敏感性下降或 D-R复合物解离减慢;u受体构型不变,离子通道不开放;u产生原因:去极化肌松药用量过大,给药时间过长,伍用药物等。3.作用于突触外和突触前乙酰胆碱受体r突触外受体u正常人少见u在失去神经支配等病理情况下大量合成r突触前受体u正反馈调节使肌纤维适应高频刺激( TOF)三、肌松药的药效动力学v受体被阻断达 75%以上时,肌颤搐才 开始 减弱;v受体被阻断达 95%左右时,肌颤搐才 完全 抑制;(一)基本概念:( 1)起效时间:给药 最大效应( 2)临床时效:给药 恢复 25%( 3)总 时 效:给药 恢复 95%( 4)恢复指数: 恢复时间( 25% 75% )( 5) ED95( 肌松药等效强度指标):指在 N2O、 巴比妥类和阿片类药物平衡麻醉时,肌松药抑制单刺激肌颤搐 95%的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