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生物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和节肢动物扁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达,有简 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重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难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 72、73 页,填空。 1、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动物
2、,身体呈,体壁仅 有、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无。多生活在,少数 生活在。 代表动物有、等 2、填图 图一 水螅纵切面图 图二 蚯蚓结构图 3、阅读分组实验:观察水螅,思考: (1)用什么仪器吸取水螅? (2)为什么要把水螅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3)并且要静止几分钟? (4)由图可知,水螅的体壁有层细胞构成,体壁围城的空腔叫, 身体呈状,一般有两个。 二、仔细阅读课本第 74、75 页,填空。 1、扁形动物是一类有无的多细胞动物,身体,生活 在、的陆地上,多营生活。代表动物 有、等。 2、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为或,有和。多生活 在或,也有些种类营生活。代表动物有、等。 3、环节动物生活在和的
3、陆地环境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 状构成,使它们的身体更灵活。蚯蚓的身体分 和,靠近有一环带。 4、填 2.2-7 图: 5、观察第 75 页图 2-.27,填空: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组成,身体靠近前段有一个, 前段较后端。 (2)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部,有的感觉,触摸其腹部则有的感觉。 蚯蚓的运动形式是爬行。 (三)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 1、蚯蚓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结构特点 功能 身体 体壁 2、常见的环节动物举例: 。 3、概括环节动物的定义: 。 4、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4、的主要类群(二)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和节肢动物扁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达,有简 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重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难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过程: 1、在生活中你认识哪些节肢动物呢?举例说明 节肢动物是 最多, 最广泛的一类动 物。 2、探究实验:观察蝗虫 (1)观察方法简介:在观察之前应先明确“观察什么” , “
5、需要通过观察得出什 么结论”等,这样便不会忽视观察对象的重要方面和特征。循序观察是指对生 物体的形态结构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可从内外、左右、上下 及局部和整体进行。 (2)结合蝗虫模型,根据 P.77 实验观察方法、步骤,分组进行观察(会识图) (3)结合观察结果完成下列讨论题: A: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B: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C: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D: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3、归纳总结: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相适应的功能。 结构 特点 功能 身体 躯体、足、触角 体表 。 填图 4、观察图 2。210 填空: (1)蝗虫体
6、表有,身体分、,头上有,身 体胸部长有足,翅。革质,狭长,薄膜状,柔软而 宽大,适于飞行。 (2)蝗虫足和触角均,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腹部长有, 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蝗虫的运行方式为和。 5、课后练习: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 海葵 B 珊瑚虫 C 水母 D 沙蚕 2 蚯蚓、沙蚕、水蛭都属于( ) A 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 C 节肢动物 D 线形动物 3 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类群是( ), A 环节动物 B 节肢动物 C 鱼类 D 鸟类 1、 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相同之处是( )A 体表有外骨骼, B 身体分部, C 足和触角分节 D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 ) A 肛门的位置 B 体节的多少 C 口的位置 D 环带的位置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水螅形态结构特点的是( ) A 身体呈圆筒状 B 肛门位于身体的下端 C 体壁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D 有口无肛门 【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快乐闯关: 1.A 2.B 3.C 4.B 5.A 6.D 7.C 8.C 9.D 10.B 11. 都有应激性 12.新陈代谢 13.适应环境 影响环境 14. 生长和繁殖 知识拓展: (1)生长 (2)繁殖 (3)遗传 (4)变异 (5)应激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