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59.50KB ,
资源ID:4161072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1610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1《戊戌变法》word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1《戊戌变法》word教案.doc

1、教师寄语: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超然一部历史选修复习学案(009) 戊戌变法 编写:彭逸雪 审核:李志武 2011、2、28 【课标要求】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 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 道路的曲折性。 【宏观把握】 民族危机加深 维新 甲午战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变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自主梳理】 知识链接:必修一 15 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必修二 11 课近代工业的艰 难起步 必修三 20 课西学东渐 【课标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国

2、际背景:发展资本主义,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国际潮流(工业文明的冲击) 2、国内局势 (1)社会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 排众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结合梁启超这段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 分) (2)经济基础: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4)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近代思想的继续传入 【课标 2】简述康

3、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1、早期维新思想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伴随着 和 ,产生了以 、 等人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想, 结合课本 104 页第一二段概括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及评价(5 分) 2、康梁维新思想(依据课本第二个子目结合必修三 20 课西学东渐完成下面的问题) 代表 著作 维新思想的核心 特点 康有为 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 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 民权思想;用进化论产生君主立宪取代君主 专制的必要性;变科举 谭嗣同 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宗法等级制、 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冲破纲常礼教的勇 士,发出那个时代 的最强音。 严复 自由为

4、体,民主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变法才能救亡 近代系统介绍西方 文化第一人 依据上表概括康梁维新派的主张有哪些?(3 分) 政治: 经济: 文教: 【课标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过程 (一)兴起公车上书(时间 ) (1)原因: 草案传回北京,各省举人联名拒签合约。 (2)内容:A、下诏、迁都、练兵权宜之计; B、变法从 、 、 、 方面入手,引进西方的 制度。 (3)结果:由于 从中阻挠,致使“公车上书”未能递交到光绪帝手中。 (4)影响:表达了 揭开了 此后 , (二)传播强学会与时务报 (1) “公车上书”后,为了 康有为等人在北京、上海等地

5、创办报 刊 名称 地点 创办人 强学会 强学会 中外纪闻 上海 梁启超 (2)影响: (三)高潮百日维新 1、诱因: 2、具体准备:(1)1898 年康有为上书 ,成为维新派的 (2)1894、4,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 ,宗旨: 、 、 ,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实施:1898、6、11 光绪帝颁布 诏书,宣布变法,历时 103 天,称“百日维 新” , (四)失败戊戌政变 1、史实:1898、9、21,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 ” ,大肆搜捕维新 派,杀害了 ,史称“戊戌六 君子” 。 2、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充分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具

6、体原因: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 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 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 新政无法落实; 3、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 又曲折。 【课标4】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三、内容 内容 积极作用 局限 政 治 废旧: 立新: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打击封建官僚体制, 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 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 经 济 废旧: 立新: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 军 事 废旧 立新 增强国防力量

7、文 教 废旧: 立新: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 播 基本上反 映了维新 派愿望和 主张,得 到了 、 支持,初 步动摇封 建统治秩 序,具有 一定的进 步意义 没有涉 及设议 院、开 国会、 制定宪 法等政 治主张 思考:依据上表分析,维新变法的内容有怎样的特点?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继承传统与传播西学相结合,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气象。 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基础。 只局限在社会上层,只得到少数官员的支持,没有深入广大民众 没有涉及开国会、定宪法、建立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一方面表明光绪帝的变法初衷不 是为了实践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也

8、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四、评价 性质: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 有利条件。 思想上: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猛烈的冲击,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具有启蒙 性。 局限性:由

9、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 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封建反动势力和 列强寄予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 【重点问题设计】 材料一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 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 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 年 11 月 25 日) 材料二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 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

10、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 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 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 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 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 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

11、么?(2 分)戊戌变法 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 分) (2)据材料二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 , 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8 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 及其局限性。 (7 分) 戊戌变法 (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 。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封建顽 固势力强大。 (2)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 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

12、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 新派的施政纲领。 (3)实质 :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 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比较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 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小农经济战主导,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 充分;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 力量 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和天 皇的支持。 武装力量强大,武装倒幕。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弱小。 具体 措施 强制推行,大刀阔斧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 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 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列强忙于侵略亚洲其它国家。 帝国主义时期;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思想 文化 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 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以 接受新事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