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钟和小钟 教学目标: 能清晰、明快的演唱大钟与小钟 ,并能较和谐的唱出高低声部。 教学重点: 能用明快的声音演唱此歌。 教学难点: 能用清晰的声音均衡的演唱两声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师:上节课我们唱了一首有关时间的歌,你们还记得吗? 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学生演唱,可边唱边跳。 2、师:你们唱得真棒,你们知道我们要通过什们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吗? 师:你们能用声音模仿时钟走时的声音吗? 师:对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钟走时的声音好吗? 师:一起来:“当” 师:谁能模仿小钟走时的声音? 师:一起来:“嘀嗒嘀嗒” 师:现在让我们做一个游戏。
2、方法:进行两声部训练,先念,再唱。 3、聆听歌曲大钟和小钟二至三遍。 4、分别学唱大钟与小钟的歌。 5、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现在轮到我来跟大家做游戏了,我来唱上面的部分,你们下 面的部分,好吗?(一起练唱) 6、训练几遍后,就让学生大胆与同学合作学习完成大钟小钟的练唱。 三、教学反思。 1、要摒弃,更要继承。 在新课改推行之初,将老的教学思想、音乐教学模式连同老教材全都丢进了学校的图书室, 音乐课上没有了发声练耳,各种各样花哨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指导学生自信地演唱、大 胆地演唱,于是孩子们喊唱地现象比比皆是,这样地音乐虽然让学生们“自信”了,却也 失去了其本身地特质“美” ,失去了美感的音
3、乐又有何审美教育而言,所以如何让学生 既大胆自信地演唱又能唱得好听、唱得美成为现今音乐课需要解决得问题之一。其实解决 这一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课前的发声训练,但这个发声训练不同与以往的“mi ma”,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自编一些充满童趣的发生训练曲或发声的互动小 游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音乐的美感,同时还保护了孩子们稚嫩的声带, 可谓一举三得。可见,传统的并非都是不好的,我们在摒弃一些东西的同时,更要寻找可 继承发扬的闪光点,要善于学习新知,更要善于将知识翻新,犹如这堂大钟和小钟 ,这 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对声音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声音的和谐度上,同时,歌曲的两 大
4、音乐形象的主要节奏 X|X|与 XXXX|XXXX|更是在上一堂课以及一年级时已接触、学习 了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花些时间巩固回忆,进行发声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不要把问题复杂化。 刚拿到这首歌时,总觉得二年级的孩子学二声部合唱很难,所以为教好八个小节的合唱, 先分开教唱大钟和小钟的歌,花大力气让学生唱好第一、二乐句,再来让学生合唱,这样 教下来,自己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可是孩子们学唱的热情似乎不太高,教学效果也没有预 期那么好。其实,问题不在于歌曲,而在于教师。合唱部分的两个声部具有鲜明的音乐形 象特点,教师无需将一、二乐句单独拎出来教唱,只需要指导学生给予一些简单的声势动 作,并听辨合唱乐句中的两个声音,便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合唱这种演唱形式。 整堂课在内容上稍显单薄,而学生的热情也因为课的结构逐步走下坡路,在改变课的结构 上,只需将突破难点合唱教学向前挪一挪,让学生通过听唱法学唱齐唱部分,空余时间则 可加大课的容量,引进新鲜的教学内容充实其中,时刻给予学生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