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第 9 课 辛亥革命 日期: 年 9 月 16 日 主备人:李武鹏 学科组长签字: 课型:新课 课标内容:孙中山创建兴中会,中国同盟会 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民的历史意义。 三维目标: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教法:导入法、讲解分析法、讨论法、影像教学法。 学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法。 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维新变法时期,
2、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 (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 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 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 知识的农 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 ) 2、造成什么后果?(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 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 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 ,一些从维新派转化 而成的革命派继续 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 治中国的工 具清政府,最终 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 2000 多年的封 建帝制。 组织
3、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青少年时期的主张是什么?(学习洪秀全,当反清英雄;决心 寻求救国道路) 2、中国同盟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可按下列要点启发学生回答时 间:1905 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选孙中山为总理;革命纲领: 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 和国, ;机关刊物:民报 ) 3、 “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 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 些变化?(可参考下表进行启发分析) 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主义 同盟会纲领 推翻清朝统治 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个性备课 民 报 发 刊 词 推翻清朝统治 , 解除民族压
4、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 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 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通过改革土地制度, 解脱劳动者的贫困, 做到“家给人足” 小结、过渡: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 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 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 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 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爆发情况怎样?(可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11 年 10 月 10 日;重要人物:金兆龙等革命党人;重要地点:楚望台军械库武昌 汉口汉阳全
5、国十几个省) 2、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具备哪些历史条件?(提示从政治、思想、组 织三个方面分析: A.政治基础武昌起义胜利,全国 10 多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已经崩溃。 B.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给了革命党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的巨 大精神力量。 C.组织基础独立各省的代表聚会南京,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最后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 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 3、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A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直接结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
6、却让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因此,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巩固练习: 1、 中国同盟会何时何地谁建立的? 2、 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今年是民国多少年? 3、 辛亥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的准备(两个团体)爆发(武昌起义)结果(民国成立 评价(成功和失败) 板书设计: 第 9 课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创建前的孙中山 1. 孙中山创 建兴中会 (2)兴中会的创建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 年,东京 个性备课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三民主义 民权:建立民国 民生:平均地权 二、武昌起 义 1. 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 2. 中华民国成立和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