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 2014-2015 年高一下期 5 月阶段测试 语文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33 分) 一、(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饿 莩 (pio) 庠 序 (xing) 孝 悌 (d) 饥 馑 (jn) B.数 罟 (g) 洿 池 (w) 狗 彘 (zh) 槁 暴 (p) C.骐 骥 (j) 驽 马 (n) 舟 楫 (j) 鞭 笞 (t) D.黔 首 (qin) 崤 函 (yo) 肥 饶 (ro) 崛 起 (ju)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污告 园舞曲 卷帙浩繁 化干戈为玉帛 B.掣肘 洽谈会 茹毛饮血 事实胜于雄辩 C.肄
2、业 白内瘴 飒爽英姿 口慧而实不至 D.荣膺 舶来品 阴谋鬼计 水至清则无鱼 3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 沧海一粟 ”,据不久前的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 85%的家庭买不起房。 B.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 翻云覆雨 的 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C.春节期间访日的中国游客能让日本百货业零售额比平时增加 10%以上。中国游客的到来引得商家纷纷 别出机杼 ,“商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D.在慈善事业向前发展的大环境下,会有更多的或好或坏的事情出现, 泥沙俱下 ,政府应维护公信力底线,维护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3、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与其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B.荀子共二十卷,该 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表明该书以论述学习的方法为主。 C.贾谊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人称 “贾生 “、贾长沙、贾太傅。其著作有陈政事疏 (又名治安策 )以及吊屈原赋新书等。 D.“说 “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 “说 “一类文体。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红楼梦众多的女儿形象中,探春的确是
4、一朵又红又香、只是刺戳手的玫瑰花。这位人称 “玫瑰花 “的三小姐 出场便是不凡, “修眉俊眼,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她组织过诗社, “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 _。 王夫人受冤时,是她站出来代为洗雪。她兴利除弊, “精细处不让凤姐 “。王善保家的肆虐行恶时,又是她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迎、探、惜三姐妹中的佼佼者当推探春。 A. B. C. D. 二、(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早对屈原给予高度评价的,是西汉时代的淮南王刘安和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本传中引用刘安离骚传的话,盛赞屈原的高 洁之志和廉贞之行:“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
5、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也许是由于距离屈原时代较近,对屈原精神的感受较为真切些吧,刘安、司马迁的这一评价,显然还不算偏颇:它既看到了屈原对君王、宗国的忠贞之志,又看到了他不与黑暗世道和“浊秽”同流的抗争精神和高洁之行。在“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热烈颂扬中,表达了对屈原双重精神的崇仰钦敬之情!不过,司马迁还有一段评述,表明他对屈原精神有着深一层的认识:“屈平 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一评述,在肯定屈原“竭忠尽智”的同时,更强调了
6、他的“怨”君色彩。这就使屈原身上那富于“怨怼”抗争精神的一面,鲜明地凸现了出来。 这一点也为东汉史家班固强烈地感受到了。所不同的是,为司马迁所深心理解的这种“怨怼”精神,却遭到了班固的猛烈抨击:“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 (离骚序 ) 班固的评判抓住了屈 原精神的重要侧面,即对于黑暗势力的不屈抗争精神。就这一点说,班固并没有看错。只是班固过于敏感,以为屈原的这种精神,对封建统治阶级颇有妨害,而采取了激烈排斥的立场。这一立场在今天看来似乎很难理解,但在封建时代却曾得到过不少回响。如北朝儒者颜之推,亦曾指斥
7、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而将他置于“自古文人,多陷轻薄”的长长名单之首。唐代苦吟诗人孟郊,也不满意屈原的“怨怼”,作诗批评说:“三绌有愠色,即非贤哲模。”宋人葛立方,对屈原不从渔父之劝、忿怼沉江的激烈之行,更表示了极不赞同的意见:“使屈原能听其说,安时处顺 ,置得丧于度外,安知不在圣贤之域!而仕不得志,狷急褊躁,甘葬江鱼之腹。知命者肯如是乎?”这些都足以证明,屈原最早所影响于历史的,不是所谓“忠君爱国”精神,而是那不与浊世同污的忿怼、抗争精神。 东汉王逸,是首先以屈原的“忠贞”来对抗班固批评的著名大将。他在离骚后叙中激烈反驳班固说:“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
8、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这是将屈原的双重精神,引向“忠君”方向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它巧妙地化解了人们对屈原“忿怼”抗争之行所抱的疑惧心理 ,因此得到了唐、宋之际许多著名人士的热烈回应。如魏征称赞屈原这样的“离谗放逐之臣”,是“愤激委约之中,飞文魏阙之下,奋迅泥滓,自致青云,振沈溺于一朝,流风声于千载”,给了屈原以高度的评价。就是唐太宗,也以孔子“臣苟顺者不得为忠”之义,肯定了屈原“孤直自毁”的“忠”节。政治改革家柳宗元,还针对班固以为屈原不可与日月争光的说法,引征春秋之例反驳。宋人洪兴祖则盛推屈原“虽身被放逐,犹徘徊而不忍去。生不得力争而强谏,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使
9、百世之下闻其风者,虽流放废斥,犹如爱其君,眷眷不忘臣子之义。”严斥班固、颜 之推之说“无异妾妇儿童之见”。这些都是鲜明地站在“臣子之义”立场上,标榜屈原“忠正”、“爱君”精神的代表性评价。至于屈原身上那强烈的抗争精神,除了生性不羁的自由狂放之士李白,曾发出过“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屈宋长逝,无堪与言”的感慨,表示过相当的共鸣外,很少有人再提及了。 (选自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有删改 ) 6 下列关于屈原抗争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最早影响历史的是不与浊世同污的忿怼、抗争精神。 B.西汉司马迁鲜明地凸现了屈原富于“怨怼”的抗争精神。 C.东汉班固对屈原“怨怼”的 抗争精神,进行了
10、猛烈抨击。 D.经过王逸等人的努力,化解了屈原“忿怼”的抗争精神。 7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宋许多著名人士是站在“臣子之义”的立场,标榜屈原的“忠正”、“爱君”精神。 B.班固认为屈原的“怨怼”精神,虽“兼诗风雅”,但妨害封建统治,因而猛烈抨击。 C.刘安比较中肯地评价屈原,也许是因为距离屈原时代近,对屈原精神的感受较真切。 D.宋人葛立方认为屈原应知命,安时处顺,极不赞同屈原沉江这种“狷急褊躁”之行。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王逸第 一次将屈原的双重精神引向“忠君”方向,这次尝试取得了成功。 B.人们曾对屈原“忿怼”的抗争之行抱有疑惧心理,因
11、而采取了排斥的立场。 C.屈原身上的抗争精神,引发了李白的自由狂放,因而李白之后不再有人提及。 D.刘安在司马迁之前就认识到屈原的高洁之志和廉贞之行,并给予高度赞扬。 三、 (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 箕踞见陆生。陆生 因 说佗曰:“足下中国人, 亲戚 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
12、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 诛 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 反覆 手耳。”于 是尉佗 乃 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
13、,人众车 舆 ,万物殷富,政 由 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 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 所 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14、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 【注】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踦 :同“崎岖”。 9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 不正 确 的一项是 A.鞭笞天下, 劫 诸侯 劫:胁迫、逼迫 B.如 反覆 手耳 反覆:翻转 C.人众车 舆 舆:众多 D.政 由 一家 由:如同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陆生 因 说佗曰 我欲 因 之梦吴越 B.将相欲移兵 而 诛王 不敢言 而 敢怒 C.尉佗 乃 蹶然起坐 乃 有二十八骑 D.佗因稍以法诛秦 所 置长史 手之 所 触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陆贾
15、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带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 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第 II 卷(非选择题, 117) 12 ( 10 分 ) 把 上 文
16、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四、( 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 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 1169 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 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3 请分析 “ 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 在结构上的作用。 (5 分 ) _ _ 14 “ 虚实结合 ” 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
17、。 (6 分 ) _ _ 五、 ( 6 分) 15 古诗文默写 (1)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 (2)杜甫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登高中“ _, ”便是这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_, _。 (白居易琵琶行 ) (4)孟子多次在文中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其中的一条即为“ _ ,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 , ”,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六、 ( 31 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潇洒钱钟书 仲利民 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躲避摄 影记者的镜
18、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了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起来。 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当时的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打了个电话被其婉拒,就让林来一次突然袭击。当他们出其不意地来到钱钟书房门口时,钱先生幽默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让人感受到钱钟书并非不近人情,他拒绝媒体的采访,仅是自己坚 持的一种生活方式。 吴泰昌在人民文学杂志做编辑时,想约钱钟书先生写点文章,想不到钱钟书先生突然起身摆着手
19、大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不过,事隔一年多,当吴身体有恙,钱钟书先生却特意去信,“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贴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您注意劳逸结合,虽然是句空话,心情是郑重的。杨绛同候。”这句“空话”里又包含钱钟书先生对友人多少关心的真情实感啊! 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可是媒体却总是想请出这位不愿露面的人物,他们 知道杨绛先生好说话,就想从杨绛先生这里打开缺口,在电话里对杨绛先生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 钱。”想不到钱先生幽默地从旁边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20、钱先生和太太的感情十分融洽,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他们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携手。即使在钱钟书先 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之后,夫妻感情依然如故。情绪从未低沉、沮丧过。文革中,造反派动手打他,他就还击。有一次与造反派大打出手后,扬名千里,连“ 造反派”都敬重他“三分”。可见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界线分 明,拿得起,放得下。 最有趣的要算钱钟书先生进入清华大学时的数学成绩了。一直有传闻说他当时的数学成绩是 0 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不过,我最近查阅了资料,发现钱钟书先生对此事有自己的说法:数学成绩并非 0分,而是稍高的 15 分。就这样,也未及格,但是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
21、代学术名人,反而增添了些名人轶事的趣味。 杨绛先生在干校六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述,有一次她指着菜园里玉米秸搭盖的窝棚问钱钟书:“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住行吗?”钱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读到这句话,我忽然明白钱钟书先生为什么逃避记者的 缘由了,钱先生一辈子并不在乎名利,他连窝棚住着都不在乎,只要有书就成了。没有书,不让他研究学问才是最大的痛苦,生活上及别的方面都可以忍受。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的拒绝,一个“怕”字形象地表现了钱钟书对别人无情的态度。 B. 当时的校长罗家伦录取钱钟书,作者推测他的数学成绩不是
22、0 分,而是 15 分,但是这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 C.钱钟书先生和太太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拉手,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表现 了钱先生珍视感情的一面。 D.文中写“连造反派都敬重他三分”,是从侧面突出了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是非分明,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 E.文章首尾都写到有关钱钟书先生的趣事,通过这些趣事写出了钱钟书一辈子不在乎名利,对于生活及其他方面都可以忍受。 (2)在这篇纪念钱钟书先生的文章中,却用大量篇幅写了吴泰昌,请说说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3)请阅读全文,概括出钱钟书先生的“潇洒”体现在哪些方面? (4)钱钟书先生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
23、钱吗?”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17 某 班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请你结合诗歌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 40 字。 第一个节目杜甫的秋兴八首 (其一 )朗诵结束 串联词 (1) : _。 下面请欣赏诗朗诵 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 )。 串联词 (2) : _。 下面请欣赏诗朗诵 杜甫的登高。 七、 ( 60 分) 18 阅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安提斯泰尼: “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 “他回答说: “同自己谈话的能力。 “正是这种能力的获得,人的思想和情感才有了往高尚和纯粹境界提升的可能
24、。 请以 “同自己谈话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5 BBDBD 6-10 DBCDD 11.B 12 (1)而现在您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用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小南越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那你的大祸也就要临头了。 (2)我不能在中原发迹起家,所以才在此称王。假使我占据中国,我又哪里比不上汉王呢? 13. 承上启下 (过渡 ),承上文 “ 伤 ” ,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又引出了下阕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 14. 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
25、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 15. (1)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 (1)CD (2)采用侧面烘托的 手法 ,借吴泰昌打电话被婉拒、吴泰昌出其不意上门拜访,烘托出钱钟书坚持自己生活方式的性格特点,塑造出他通人情世故,语言幽默的形象;通过不答应吴泰昌的约稿和一年后主动写信问候的对比,烘托出钱钟书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3)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又不是不近人情;对友人充满关心;淡泊名利,自甘寂寞;珍视与太太的感情;柔中有刚,做人是非分明,站的起放得下;一心投在书籍中,进行学问的研究。 (4)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启示: 人生更重要的是要坚守自己的追求,不受物欲的诱惑。 17. (1)孤舟故园心,漂泊的杜甫在寒冷的秋天思念着家园,也在古迹的探访中思考着自己的命运。 (2)琵琶有恨,昭君怨美貌未曾赏识;落叶无情,杜甫悲生命滚滚而逝。 18.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