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到你心中 马哈希的灵性课堂印拉玛那马哈希著 陈建志译一、我是谁一切众生皆愿长久喜乐,远离诸苦;一切众生皆能得见自性的至爱。由于唯有喜乐才是至爱的因由,为了获得这人心本有的喜乐,这在深睡无念之中所觉受的喜乐,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自性。领人知道自性的首要法门即是智慧之路,即是以“我是谁?”为形式的参问。提问(以下简称问):我是谁?回答(以下简称答):由七种元素(dhtus)合成的粗质肉身,非我;分司色声香味触的眼耳鼻舌身,非我;分司语言、动作、抓攫、排泄与享乐生殖的五种意欲感官,非我;分司五种吐纳作用的生命之气(prna),非我;甚至起动心念的心智,亦非我;而只带有残存心念的茫昧无觉,其中既无对象,
2、亦无作用,亦非我。问:若此种种皆非我,我是谁?答:在否定了上述所有非此非彼之后,所留下的觉性,即我。问:觉性的本质为何?答:觉性的本质是存在意识喜悦。问:何时才能了悟自性?答:当所观的世界消失,就会有自性亦即是观者的了悟。问:当世界仍然存在(被视为真实),会有自性的了悟吗?答:不会。问:为什么?答:观者和所观,有如草绳与毒蛇。毒蛇的幻象不除,草绳的真相不现。同理,除非将视世界为真的信念去除,否则无由了悟底层的自性。问:何时这世界,亦即所观的对象,能被去除?答:当造成所有认知与行动的心智(mind)静默了,世界将会消失。问:心智的本质是什么?答:所谓心智,乃是一种居于自性中的奇妙力量,它导致所有
3、心念的产生。一离心念,别无心智。因此心念即是心智的本质。一离心念,无有世界。而在醒时与梦境,既有心念,亦有世界。正如蜘蛛吐放丝网,而又收回于自身,心智也从自身投射出世界,而又将它还原于自身。当心智从自性中开展,世界便彰显而出。是故世界显现,自性不现;自性显同,世界不现。如若有人坚持探寻心智的本质,心智终将消亡。独留自性。被称为自性的就是大自在(Atman)。心智永远只能依附某种粗质身而存在,而无法独自存活。被称为精微身(subtlebody)或是灵魂(jva)的便是这个心智。问:何为了解心智本质的参问之道?答:在肉身中作为“我”而生起的,就是心智。如若有人探问肉身中“我”的念头最初从何而生,他
4、将发现它生自于心(heart)。此即心智之所从来。所有从心智生起的念头之中,“我”的念头最先出现。在第一人称代名词出现之后,才有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出现;没有第一人称代名词,将不会有第二与第三。问:心智如何才能平静?答:以“我是谁?”来参问。“我是谁?”之一念将会消灭其他诸念,而且有如拨撩火中薪柴的木枝,它在最终亦将烧灭。在这之后便会有自性的了悟。问:执持“我是谁?”之一念的方法为何?答:当其他念头生起,不必追赶,此时应当参问:“念头对谁而生?”念头生起多少,皆不打紧。念头生起之时,应当勤问:“这念头对谁而生?”浮现出来的答案将会是“对我!”所以只要参问“我是谁?”心智将会回到它的源头,而杂念将
5、会沉淀。以此法反复修习,心智会发展出停留在自身源头的技巧。当精微的心智经由大脑与感官放散,粗质的形式与名称便显现;当心智停留于心之中,形式与名称便消失。无使心智放逸而存之于心,便称为“内收”(antar-mukha)。任心智放逸而出离于心,便是所谓的“外驰”(bahir-mukha)。因此,当心智留于自心(the Heart),众念之源的“我”便会消亡,而本来自在的自性便会照耀。无论所为何事,皆不应以“我”的心态来做。如果这么做,一切将显现出神(Shva)的本质。问:想使心智平静,还有其他方法吗?答:除了参问,别无他法。若用他法,即是去控制心智。心智会在表面上受控制,然后又再逃逸。控制呼吸亦复
6、如是,心智会受控制,而当呼吸复原,心智将再度起动,为残余的妄念驱动而游荡。心智与呼吸二者,共有一源。思想实是心智的本质。“我”的念头是心智的第一个伪装:那就是自我。从自我所源生之处,也源生出呼吸。因此心智平静,呼吸便能调匀;呼吸调匀,心智便能平静。然而于深睡之中,心智虽静,呼吸并未停止。这是因为神的意志,因此肉身能被保存,而他人也不会认为它死了。在醒时与三昧中,当心智平静,呼吸也就调匀了。呼吸是心智的粗质形式。在死亡到来之前,心智在肉身中持续着呼吸;肉身一死,心智便挟呼吸而去。所以控制呼吸的修行只是使心智平静的一种助力;它并不能摧毁心智。就像控制呼吸的修行,观想神的形象、重复念咒、斋戒等等,都
7、只是使心智平静的助力而已。经由观想神的形象以及重复念咒,心智变得定于一点。心智将会不断游荡。正如大象以长鼻抓卷链条而无暇他顾,当心智被名号或形象所占据,它也会紧握不放。当心智在无数念头中伸展开来,每一念头都变得微弱;然而每一念头溶解之后 ,心智变得定于一点而强化;这样的心智参问自性会比较容易。在所有限制性的条律中,适量纯净的食物是最好的;经由遵行此条律,心智的纯净品质会增加,而这对参问自性有所帮助。问:客体的妄念无休无止地浮现,有如海洋的波浪一般。何时才能全部去除这些妄念?答:当对自性的禅定愈来愈深入,妄念将会止息。问:从无始以来的客体的妄念,可不可能完全清除,而人可不可能只存在为纯粹的自性?
8、答:一个人应当坚持对自性的禅定,而非屈从在“可不可能”的怀疑之下。即使是大罪人,也无须忧虑哭泣道:“哦!我是个罪人,我如何能得救?”一个人应当全然弃绝“我是罪人”的想法,并深锐地集中在对自性的禅定之上;那么此人必能成就。并非有一好一坏的两个心智;心智只有一个,倒是残存的妄念有两种,一种是幸运的,而另一种是不幸的。当心智受到幸运的妄念影响,它便被称为好;当它受到不幸的妄念的影响,它便被视为坏。心智不应任其游荡放逸到俗世的对象,以及有关他人的事物之上。无论他人有多可恶,亦不应怀恨。贪欲与嗔恨,皆须戒除。所有你施予别人的,你也施予了自己。如果了解这个道理,谁不会施予他人?当一个人的自身生起,一切生起
9、;当一个人的自身平静,一切平静。我们的行为多谦逊一分,善果便多一分。如果心智平静,一个人便能四处为家。问:参问应该练习多久?答:只要心智中还有客体的妄念,“我是谁?”的参问就仍是必要的。当念头一浮现,应当在起源处以参问立即将其消灭。如果一个人不间歇地将自己留在对自性的禅定中,这样也可以。只要围城之内仍有敌人,他们便会继续突击;如果他们一出现就被歼灭,围城自会落入吾人之手。问:自性的本质是什么?答:存在于真理之中的就是自性本身。世界、个人的灵魂以及神都是它展现的面貌,如同珍珠母的银光;此三者同时出现,也同时消失。自性就在“我”的念头消失之处。此即名“沉默”。自性自身就是世界;自性自身就是“我”;
10、自性自身就是神;一切皆是神,自性。问:世间一切不都是神的作为吗?答:太阳了无欲望、意志或努力,也自上升;而在它自身的临在之中,日岩生火,莲花开放,露水蒸发;人们行使种种作为,而后休歇。正如在磁石的临在之中铁针指北,由于神的临在,灵魂依照各别的业力受三重宇宙功能,五重神圣活动管辖,行使它们的作为,而后休歇。神无心志,没有业力能附着于他。这正如世俗的作为影响不了太阳,四大元素的功过得失影响不了渗透一切的大气。问:芸芸奉献者之中,谁是最伟大的?答:将自己给了等同神的自性的人,是最殊胜的奉献者。将自己给了神,意味着持续停留在自性之中,而除自性之一念,不留余地给他念。无论什么负担都被丢给了神,由他来背负
11、。既然神的无上力量使一切事物移动,我们又何苦不臣服于它,而忧虑着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或如何不做什么?吾人皆知火车载负所有物事,所以在上车之后为何还要把行李扛在头上,而不将它放到火车上,乐得轻松?问:何谓无住?答:念头一生,即将其消灭,于起源处不留丝毫,此谓之无住。正如采珠人于腰间系上石块,潜入海底探取珍珠,吾人也应被赋予无住,潜入内在以获取自性之珠。问:难道神或上师不能解脱一个灵魂吗?答:神和上师只能指出解脱之道,而不会将灵魂带至解脱之境。事实上,神与上师无二无别。正如虎口中的猎物无得逃脱,那些进入上师慈悲视线之内的人永不会迷失;然而每个人都应以自己的努力去追随神或上师指出的道路并求得解
12、脱。一个人只能以自己的智慧之眼了解自己,而无法依靠别人。名唤拉玛的人,需要靠照镜子来知道他就是拉玛吗?问:欲求解脱之人需要参究一下五大基本元素的本质吗?答:正如一个想要丢弃垃圾的人无需分析它的内容,一个想要了悟自性的人也无需细数基本元素的数目,或是探知它们的特色;他所要做的只是拒斥所有遮蔽自性的元素。应观世界如一场梦幻。问:醒与梦之间有差别吗?答:醒时为长,梦时为短;此外无有差别。清醒之时,醒时种种犹如真实,做梦之时,亦复如是。在梦境之中心智采取另一种身体。在清醒与做梦状态,思想、名称与形式都是同时发生的。问:读经对欲求解脱之人有用吗?答:一切经云,欲求解脱,当先定心;所以总结性的教导唯是定心
13、。能知此义,便无需皓首穷经。欲求定心,只须在自心之内参问自己的自性为何。这样的寻求如何能在书中做得?一个人应以自己的智慧之眼了知自性。自性在五个身鞘之中,经藏则在五个身鞘之外。经藏中寻自性,无异缘木求鱼。终有一天,求道者将必需要忘却以往学得的一切。问:什么是喜乐?答:喜乐就是自性的本质;喜乐与自性无二无别。在尘世的任何外物上了无喜乐。吾人以无明想像自己能从外物上得到喜乐。心智外放,即遍历痛苦。事实上,当心智的欲望得到满足,它回到自己的居所并享受自性的喜乐。同样的,在睡眠状态、三昧与晕厥之中,以及在得取所欲或去除所恶之时,心智变得定于内在而享受自性之乐。因此心智无有休歇地移动,若非出离自性,便是
14、回归自性。树荫下凉爽怡人,树外火热荼毒。骄阳下的行人一入荫中,顿觉清凉。不断由荫中走入日下,而又回到荫中者,乃是痴人。智者恒坐荫中。同样的,了悟真理的心智永不离梵。相反的,无明的心智在尘世中轮转,遍历痛苦,只在须臾之间回到大梵体验喜乐。事实上,世界只是心念。当世界消失,亦即在无有心念之时,心智觉受喜乐;而当世界浮现,心智经历痛苦。问:何谓真知洞见?答:保持静定即是所谓的真知洞见。保持静定即是将心智融入往左性之中。心电感应,达知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天眼的神勇并不能构成真知洞见。问:无欲和智慧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无欲即是智慧。二者无有分别;它们实是一个。无欲即是无使心智驱驰于外物。智慧意指无有外物的
15、出现。换言之,不去追求自性以外的事物即是无执无欲;不离自性即是智慧。问:参问和冥想之间有何不同?答:参问意在将心智定于自性。冥想意在思想自身即是梵,即是存在意识喜悦。问:何谓解脱?答:参问身受束缚的自己的本质,了悟真实本性即名“解脱”。二、灵性指导()指导问:一个真正的导师有什么特征?答:稳定居于自性之中,以平等眼神看待一切,于一切时、一切地及一切境界中无可动摇的勇气等等。问:一个热诚的弟子又有什么特征?答:对去除哀伤并获得喜悦的强烈渴望,以及对一切世俗享乐的强烈反感。问:指导的特征是什么?答:本身就是存在、意识与喜悦的化身的上师,使弟子避免因为接受了感官的色相,脱离了自性而遭受到众乐与诸苦的
16、磨难,并且毫无分别地帮助他们植根于自己的真实本性。他使弟子明白了梵并非如他以为的遥远,而且离异于他;而是极近,且与他无二无别。问:如果上师真是一个人本身的自性,为什么有教理说无论一个弟子如何博学,或拥有如何的神通,若无上师的恩宠,他便无法获得自性的了悟?答:虽然在绝对真理中,上师的境界即是一个人自身的境界,对因无明而变成个人的灵魂的自性来说,无有上师的恩宠而想了悟其真实状态或本性,是极为困难的。所有心理的观念,只由真师的临在便能控制。若有人傲慢宣称已见学海之涯,或有人傲慢宣称能显神奇之迹,只要上师对此等人说:“是的,你学到了所有该学的,但是你学到了你自己了吗?而你,你能够显现神奇的行迹,但是你
17、看见过你自己了吗?”他们将在羞愧中黯然俯首。因此很明显的,唯有借着上师的恩宠,而非其他的成就,才能了悟自性。问:上师的恩宠有什么征象?答:它超越了语言与思想。问:果若如此,为什么有人说弟子是借由上师的恩宠才了悟了自己的真实状态?答:正如象于梦中,见狮惊醒,无疑地弟子亦会因上师慈悲恩宠的眼光,而由无明之眠醒悟到真知之境。问:有人说真正上师的本质即是至尊的上主,这样说意义何在?答:个人的灵魂欲求达到真知之境或者神性之境,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地锻炼虔敬之心,当个人的虔敬之心臻于成熟时,等同于个人灵魂,而又是它的观照者的上主,将以人的形体现身,借着它的存在意识喜悦这些自然的特质祝福弟子,将他吸收到它之中。
18、根据此种教理,上师能真正地被称为上主。问:那么,有些伟大的人是如何不经由上师而获得真知的?答:对有些成熟的人,上主以真知之光照耀,并传给他们对真相的觉知。问:虔敬的终极,以及真理的道路何在?答:在于去学得这个真理,即一个人借着身、口、意这三项净化了的工具之助,以上主的仆人的能力,以无私的虔敬行使的所有行为,都变成了上主的行为,并且学习远离“我”和“我的”两种感受。这即是真理的修行人所谓的无上虔诚或是活在为神的服务中。问:智慧之路或是吠檀多(出自印度奥义书的一派哲学)的终点何在?答:在于了悟“我”与上主实无分别,并且从自己是行为者的感受中解脱出来。问:那为何说这两种道路是殊途而同归?答:无论手段
19、为何,目的都在于消灭“我”和“我的”两种感受,而且两种手段是互相依存的,此之消灭,必亦导致彼之覆亡;因此,为了要达到不可思议的静寂之境,不管是将“我”之感受去除的智慧之路,或是将“我的”之感受去除的虔敬之路都适用。所以无疑地,虔敬之路与智慧之路终点乃是一个。(注:只要“我”存在,接受上主的观念就仍是必要的。若有人想要容易地得到他现已遗忘的这种无上的认同,接受这个结论实是适当的。)问:自我的特征是什么?答:具有“我”之形式的个人的灵魂就是“自我”。具有知性本质的自性没有“我”的感受。无觉知的身体也不拥有“我”的感受。在知性的存在与无觉知的存在之间,虚幻的自我神秘地出现了,这即是所有烦恼的根源。若
20、是以任一手段将它消灭了,真实的存在将能如实被见到。此即名解脱。(二)修行问:修行的方法为何?答:由于求道者的自性与他自己无二无别,也由于无有异于他或优于他的事物可得,所以了悟自性只是去了解自己的本性。借由分辨真常与无常,解脱的求道者无疑无惑地了悟自己的真实本性,永不退转。这即是智慧的修行。这即是导向自性了悟的参问。问:所有的修行者都能跟随这条智慧之路吗?答:这只适用于成熟的灵魂。其余的人应该依照他们的心智状况追随不同的法门。问:其他的法门有哪些?答:有唱颂、持咒、禅那、瑜伽、智慧等等。1、唱颂:就是以虔敬之心唱咏出对上主的赞美。2、持咒:则是在心或口里念出神祇名号或譬如Om等类的咒语。在修习唱
21、颂以及持咒的法门之时,心智时而集中(亦即关闭),时而扩散(亦即开放)。修习此二法门之人,对心智的反复不定并不甚了然。3、禅那:意指以虔敬之情感重复念诵名号。在此法门中,心智的状况能够很容易地被了解。因为心智不能同时集中而又扩散。当人处于禅那,他不会接触到与感官相应的色相;若与色相相触,即离禅那。因此处于此境之人可以随时观照心智的迁流变化,并借由止心静虑,将心智锁定在禅那之中。圆满的禅那即是居于自性(亦即是居于“彼”的形式之内)。当禅定在心智的源头中以极端微妙的方式起作用,便不难觉知到它的生灭起落了。4、瑜伽:呼吸之源亦即心智之源;所以此之消亡必毫不费力地导致彼之倾覆。透过控制呼吸以静止心智的修
22、行就叫做“瑜伽”。瑜伽行者能将心智固定在某些心灵中心,如头顶的千瓣莲花等等,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无有对肉身的知觉。只要这种状况持续,他们便能沉浸在某种喜悦之中。然而,当平静的心智再度浮现(再度活跃),它又会回复俗世的杂念。所以当心智向外驱驰,必需要借重禅那之属的修行来锻炼它。如此才能达到心念不生不灭之境。5、智慧:则是借由不断练习禅那与参问来断灭心智,以成就自性的了悟。心智的熄灭即是一切努力皆止息的境界。立足此境之人,永不退转。寂静和无为等名词即意指此境界。(注:所有的修行都归结于一个使心智集中的对象之上。因为所有的心理活动如记忆、遗忘、欲求、怨恨、吸引、废弃等等皆是心智的变换更替,这些并非人的
23、真性。简单不变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实相。因此,了知自己存在的实相并且成为这实相,即是打破缠结,从束缚中解脱。在达成心智的宁静之前,修行者仍须将繁芜杂念从心智之土拔出,并修习立足于自性之内而不退转。虽然增强定力的修法有多门,众门殊途同归。因为我们能够见到,任何将心智集中在一个对象上的人,在诸念熄灭之后,最终会与那对象合一。此即名成就禅定。跟随参问之路的人会发现,停留在参问的终极之处的心智,便是梵;而修习禅定的人则会发现停留在参问的终极处的心智,便是他们禅定所观的对象。因为在任一例中结果都相同,求道者的责任便是要不断修习其中一个法门,直到达成目标。)问:静止的境界是否牵涉到努力或不努力的状态?答:那并
24、不是一种怠情不努力的状态。所有被称为努力的日常活动,都须借由心智一部分的助力行使而出,而且时有中断。然而与自性的合一或是内心的静止,都是由整个的心智行使出来的强烈的活动,而且无间无断。问:幻相(maya)的本质是什么?答:幻相使我们误认为自性不存在,然而自性的实相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圆明自照。幻相使我们误以为个人的灵魂、世界以及神存在,然而它们最终却被证悟为子虚乌有。问:既然自性之光圆明遍照,为何众生不能像看见世界其他物体一般地看见它?答:特定的物体无论在哪里为人感知,都是自性以这些物体的形式来感知它自己。因为所谓的知识或觉知都只是自性的效能。自性是唯一有知觉之物。一离自性,别无他物。如果有,
25、这些物体也不会有知觉,既感知不到自己,也感知不到他物。就是因为自性不能以此方式了解它的真实本性,所以它才以个人灵魂的形式沉溺挣扎在生死轮回的大海之中。问:虽然上主渗透于万事万物之中,就像一段经文所说的:“借由它的恩宠来装饰它”,似乎只能借由它自己的恩宠我们才能知道它。那么,个人的灵魂能够在没有上主恩宠的情况下自力成就自性的了悟吗?答:由于上主象征自性,恩宠意谓上主的临在或示现,并没有任何上主未被感知的时刻。如果夜枭不见太阳之光,其过在夜枭,不在太阳。同样的,无明之人觉知不到本质即是觉知的自性,难道过不在己,而在自性?正因为恩宠真是上主的本质,它才被称为“深具祝福的恩宠。”因此,上主的本质即是恩
26、宠,他没有必要赐予恩宠,也没有特定的时刻来赐予恩宠。问:肉身的哪一个部分是自性的居处?答:通常是指在右胸的心。这是因为我们指称自己时通常都指着右胸。有人说头顶的千瓣莲花是自性之所在。但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在睡觉或晕厥之时头部就不会下垂。问:心的本质是什么?答:神圣的经文如此描述:两乳之间,胸之下与腹之上,有六种不同颜色的器官。其中形似荷花花苞且位于向右两指幅者,是为心。心呈逆转,内中一小管口,是充满欲望的浓密黑暗(即无明)之座位。所有的灵性神经都依存于它。它是生命、活力、心智和意识之光的居处。但是,虽然它如此被描述,心这个字的意思即是自性。正如它为存在、意识、喜悦、永恒、充实等名词所表示,其实它
27、并无内外上下的差别。所有心念终结的境界就称为自性的境界。当它如是被了知,就再无讨论它是在肉身内外的余地了。问:为什么即使在没有和外界色相接触的时候,心智中仍然会浮现出许多色相的杂念?答:一切如此的杂念都归因于潜伏的业力。它们只出现在迷失本性而外放的个人意识之内。只要感知到特殊的色相,便应参问:“见此种种的是谁?”,它们将会即刻消失。问:能知、所知与觉知这三种因素在深睡中、三昧中都不存在,它们是如何在自性之中(在醒时与梦时)彰显出来的?答:从自性之中会依序出现:(1)反射的意识,它自身是一种发光体。(2)个人的意识,或称观者,或称第一念。(3)现象,亦即世界。问:既然自性不受限于知觉与无明的观念
28、,如何能够说它渗透了有知觉的整个肉身,或是将知觉传达到身体感官去?答:智者言道,各种灵性神经的源头与自性之间有所连接。在心上有一结,此结下开,在有知觉与无知觉之间就仍有连接。正如微妙无形的电能流过线路并做出种种神奇之事,自性的力量流经灵性神经,渗透整个肉身,并传达知觉给感官。如果这个结借由智慧之助被打破,自性将会一径保持其本然,不杂不染。问:既然自性是清净不染的明觉,而三因素是相对而言的觉知,二者之间怎么会有关联?答:以一个方式来说,这就好像如图表所示的电影的作用一般。正如影片经过透镜投射出阴影而便银幕产生画面,只要有潜伏的心念存在,现象的世界便会持续向个人展现。正如透镜使细小斑点放大成巨形彩
29、影,无数画面于顷刻间显现,心智也将如芽的潜伏心念放大成树干般的思想,并于刹那间化现出无数世界。再者,正如影片一去,唯有电灯之明可见,当潜伏的心念在深睡、晕厥与三昧中消失,自性自然寂照。正如电灯照亮透镜而本身不受影响,自性也照亮自我,而本身清净不染。电影自性a 电灯b 电灯前的透镜。c 影片,亦即是一连串的独立照片。d 透镜,穿过它的光,以及电灯,三者形成了聚焦的光。e 灯光穿过透镜,落在银幕。f 在银幕的光线中显现的种种画面。a 自性b 靠近自性的纯粹心智。c由细微心念所组成的潜伏业力之流。d 心智,照亮它的光,以及自性,三者形成了观者,或称灵魂。e 从心智生出的自性之光穿过感官,落在世界之上
30、。f 在世界的光中被感知的种种形与名,种种对象。问:何谓禅那?答:禅那就是内定于自性,不出本心,亦不觉自己在修定。如同一个人在此中丝毫没有意识到醒与梦,(能被察觉到的)深睡亦能被视作禅那。问:禅那和三昧之间有何不同?答:禅那是经由刻意的内心努力达成;在三昧之中没有这种努力。问:在禅那之中有什么需要警觉之处?答:对一个内定于自性的人而言,重要的是不可自此种专注之中稍有转离。一由真性中转离,他可能会见到灿烂的光,听见不寻常的声音,或视神佛之相为真实。他不应被这些所蒙蔽而迷失自己。(注:a、如果把用于思念对象的时间都用在参问自性,了悟自性便为时不远了。b、如果心智尚未内定于自身,以深挚的情感与虔诚来
31、冥想拟人化的神祇仍是必要的,否则心智便会昏沉。c、不需要把所有时间花在练习默念“我是神”,“我是梵”,或是冥想无所从属的梵,只要心力一集中,就应该立即参问。d、修法的殊胜在于不给心头杂念丝毫的空间。)问:求道者应该遵循什么行为准则?答:节制饮食、节制睡眠、节制语言。问:一个人要修行多久?答:直到心智毫不费力地成就无念的自然状态,亦即,在“我”与“我的”的观念去除之后。问:居于孤独的意义何在?答:由于自性圆满周遍,它并没有特别的地方留给孤独。超越心念的状态就称为居于孤独。问:智慧的征象是什么?答:它的美在于一旦了悟真相,便永离虚妄。只有那些仍以分别心来看无上的梵的人才有恐惧。只要仍有肉身为我的观
32、念,不管是谁,他绝不能成为实相的知音。问:如果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依照业报(一个人过去行为的结果),应该如何在习定中克服这些障碍?答:业报只关乎外在心智,与内在心智无涉。寻求真如自性之人不会惧怕任何障碍。问:禁欲、苦行是一个人想要内定于自性的必要条件?答:努力去掉对肉身的执着,真正能使人内转于自性。正念与参问本身就能除去对肉身的执着,而并非是求道者生命中如门徒等的各个阶级。因为执着在于心智,而阶级属于肉身。肉身的阶级如何能去除心中的执着?正念与参问在于心智,是以能借由参问同一心智而去除因轻忽而坐大的执着。然而,因为禁欲的纪律是达致不动情的手段,而不动情又是参问的手段,实行禁欲可以有助于参问。不必
33、在不合禁欲之前就将生命浪费在种种苦行,过着居士的生活反而较好。为了要将心智固定在自性之中,必需要将它自幻想与怀疑的株连中分离出来,亦即是,要弃绝心智中的生死株连。这才是真正的禁欲。问:经云若有丝毫“我即是做者”的观念,自性明觉便无法成就,然而一个身为居士的修行者,可不可能在没有此种观念的情况下履行他的生活义务?答;行为不一定要依赖于身为做者的观念,所以不必怀疑行为是否要有一个做者或一个在“做”的行动。在别人眼中看来,官库的守卫虽然认真负责地全天看守财宝,他却是无执无住地在履行他的任务,心中自念:“我与这些金钱了无牵连”。同样地,一个明智的居士亦会履行因业报而来的种种责任,而心中无着,一如他人手
34、中的工具。行为与真知,彼此不相妨碍。问:对肉身安适毫不挂心的居士于眷属何用?眷属于他何用?答:虽然他对肉身安适毫不挂心,由于他的业报,眷属须赖他存活,他可能被视为在服务别人。若问此智者于履行家务中是否获益,答案是既然已成就至善至益的圆满境界,他于家务之中自不能再有所得。问:居士之家务既是经常不断的活动,又怎么达到无为与平静?答:智者的作为只存在于他人眼中,虽然他可能完成了巨量的任务,其实他无所作为。因此,他的作为并未妨碍他的无为与平静。因为他了悟所有的作为都在他的临在中发生,而他并未做过一事。于是他会一直沉默观照所有作为的发生。问:既然真知者的宿业是他现今作为的因由,难道他现今作为种下的意念,
35、不会在未来粘附于他吗?答:唯有脱离了一切潜伏业力的人才是真知者。既是如此,业的倾向怎能影响无着于作为的他?问:宗教门徒的意义何在?答:唯有深入大梵的参问应当被称为宗教门徒的修行。问:宗教门徒遵循生活四次第的修行,能成为达致真知的方法吗?答:求真知的种种方法如收摄感官等,都属于门徒的修行,这种种法门都有助于门徒的进步。问:一个人能从门徒直接进到苦行者的阶段吗?答:能胜任的人不需要依照次第而进入门徒或其他阶段。了悟自性的人并不分别生活的各个次第。因此,也没有什么次第能助益他或妨碍他。问:一个求道者,如果不遵守种姓阶级与四个修行次第,他会有所损失吗?答:因为成就真知的修行是所有其他修行的最终,所以在
36、任一等级中寻求真知的人不一定要遵循俗世阶级的规则。如果他遵循种姓制度与四次第,他这么做是为了随顺世界。他在遵行规则中既无所得,亦无所失。(三)体验问:何谓意识之光?答:它是寂然自照的存在意识,显示给观者内在与外在的形与名的世界。此种存在意识的存在,可由被它照明的色相推论而得。它并不会变成意识的对象。问:何谓真知?答:它是求道者所体验到的存在意识的平和之境,如无波之海洋,不动之大气。问:何谓喜悦?答:它是在真知之境中体验到的喜乐或和平,了脱所有作为,类如深睡。此亦名为无念之境。问:何谓超越喜悦的状态?答:它是在绝对静寂之中心智体验到的无尽和平,类如有明觉的深睡。于此境中,虽有肉身与感官诸作为,却
37、无外的知觉,有如沉浸睡眠中的孩童,对母亲的喂食了无知觉。一个定于此境的瑜伽行者看似无所不为,实则无为。此亦名为自然无念三昧。问:为什么有权威说动与不动的诸世界都来自自性?答:自性意味着具体化的存在。潜伏在深睡状态的能量随着“我”的念头浮现之后,色相才被经验到。自性身为感知者存在于所有的感知之中。如果“我”不在,诸般色相亦不在。由于这些理由,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万事万物出于自性,回归自性。问:肉身与起动肉身的自己在世上实有无数,何以说自性只是一个?答:如果接受了“我即肉身”的观念,就有多个自己。此观念一消失,即是自性的无相之境。是故自性被视为只是一个。问:为什么有权威说大梵能为心智所领悟?答:大梵不
38、能为不净心所领悟,但能为清净心所领悟。问:何为清净心,何为不净心?答:当梵无可名状的大能从自身分离出来,与意识的反射结合而幻作种种形相,即名不净心。当它辨别并了脱了意识的反射,即名清净心。为意识的反射所伴随的能量就是不净心,而它与大梵的分离,就是不悟大梵。问:在吾人有肉身之时,有没有可能克服据说会持续到肉身结束的业障?答:有可能。业障赖以依存的做者,亦即自我,在肉身与自性之间进入存在,如果它回到本源而脱去形相,业还有依存吗?既已无“我”,何来业障?问:既说自性就是存在与意识,为何又说它迵异于存在与不存在、有知觉与无知觉?答:虽然自性真实不虚,含摄万象,它却超乎真与不真的二分法,因此说它迵异于真
39、或不真。同样的,虽然它即是意识,因为没有相对的事物来知道它或为它所知,所以说它迵异于有知觉与无知觉。(四)成就问:成就真知的境界是什么?答:它是稳固而毫不费力地内定于自性,与自性合一的心智永不再现。这就是说,正如凡夫念及肉身,自然会想“我既非羊亦非牛,我是人”,当他成就真知,他也会了悟到“我并非始于肉身而终于天声的基本元素,我是存在意识喜悦的自性”,那内在的自我意识。问:真知者属于七层真知中的哪一层?答:他属于第四层。问:若是如此,为何还要区分出更高的三层?答:第四层到第七层是依据了悟者的体验而区分的。这些并非真知与解脱的等级。如果是说真知与解脱,在此四层中并没有区分。问:既然解脱人人可得,为
40、什么只有最殊胜者才受到极度赞叹?答:对于最殊胜者的觉受来说,他受到赞叹是因为他前几世所得的大利益,这些利益导致他体悟到喜悦。问:既然世间无人不愿体验无穷的喜悦,为什么真知者不去成就最殊胜者的境界?答:它不能以欲望或努力来成就。业力是它的导因。当自我随着它的导因在第四层真知消亡,又有何人在此层面之上欲求或努力?只要他们一努力,他们便非真知者。提及最殊胜者的经文,可曾说成就其他三种境界之人不是开悟者吗?问:经云无上境界中,感官与心智皆尽消亡。那么,此境如何能与肉身感官的经验共处?答:若是如此,无上之境与深睡状态即无差别。进一步说,如果它存于此时而不存于彼时,又怎能称作是自然之境?如前所述,这曾依随
41、业力发生在某些人身上,持续一阵或直到他们死亡。这不能称作是终极之境。如果这是,那么,那些写作吠陀经典的伟大灵魂与上主都不是开悟者了。如果无上之境不是感官与心智也能存在的境界,能称作是圆满之境吗?由于业力造成真知者的行动与不行动,伟大的灵魂声明只有自然无念三昧才是最终极的境界。问:平常的睡眠与清醒的睡眠之间有何不同?答:平常睡眠之中,既无念头也无知觉。在清醒的睡眠之中则唯有明觉。此即为何它被称为睡中的清醒,亦即有觉知的睡眠。问:为何自性同时被描述为第四层境界,而又超越了第四层境界?答:图利亚意味着第四层境界,在醒时、梦时和深睡三种境界之间游荡的经验者,并非自性。为了说明自性迥异于经验者而且觉察此
42、三种境界,是以称自性为第四境。当这被了悟,不但三个经验者会消失,自性是位于第四境之觉察者的念头亦会消失。是故自性被形容为超越了第四境。问:真知者能由经典中得到什么利益?答:本身即是经典所述真理的具体化的真知者,经典于他无用。问:获得神通与解脱之间可有关联?答:唯有开悟的参问导向解脱。神通是由无明的力量造出的虚妄假相。永恒的自性明觉才是真实的成就。时隐时现的成就乃是无明的作用,而非真实。神通异能的成就,常伴随着名声与享乐等等。它们随着业力不求自来,降临到某些人身上。须知与大自在合一才是所有成就的真正目标。这也是所谓合一的解脱之境。问:如果这是解脱的本质,为何某些经文将它与肉身连在一起,并且说个人
43、的灵魂唯有在不离人身之时才能获得解脱?答:如若束缚是真,解脱才因之而有。就自性而言,它在四种境界中了无束缚。束缚一词,不过是吠陀系统铿锵说法中的一种语言上的假设。因束缚而有的解脱的问题,在实无束缚之时如何能够出现?不解此义而欲探究束缚与解脱,实有如缘木求鱼。问:若是如此,经文上对于束缚与解脱的描述不就是不真实的吗?答:并非如此。相反地,由无始以来无明所织就的束缚只能以真知开解,为此之故解脱一词才经常为人所用。它的意义只限于此。对解脱的特征众说纷纭的事实,证明了那只是想像。问:若是这样,如听经与晨昏定省的种种努力不都没有用吗?答:并非如此。经由直接经验来觉悟既无束缚亦无解脱,乃是所有努力的终极目
44、标。由于这个目标必须借着前述的修行来达到,这些努力仍是有用的。问:是否有权威经文曾说过,既无束缚,亦无解脱?答:此端赖证悟之力,非由经文所能决定。问:如果它被体验到,那是怎样的情况?答:束缚与解脱不过是语言上的用词,它们本身并无实质,因此不能够自己起作用。这些用词只是在修饰某种基本事物,接受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如果有人参问:“束缚与解脱因谁而有?”回答将会是:“因我而有。”如果再问:“我是谁?”那么他会了解到并没有“我”这个东西。此时唯有真性留存,既然一如水落石出,远离言语争论并向内参问之人才能证悟实相,是以悟道者一律了知既无束缚,亦无解脱。问:如果真是既无束缚,亦无解脱,为什么我们实际上体验到
45、快乐与哀伤?答:迷失本性之时,苦乐悲欢仿若真实。其实它们并不存在。问: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彻悟自性吗?答:毫无疑问,这是可能的。问:怎么做呢?答:每一个人都会在深睡与晕眩等状态中经验到,当整个或动或静,始于地球而终于无相的宇宙消失时,他自己并未消失,因此,这人直接体验到的纯粹存在就是人的真实本性。结论是,悟境与迷境之中的一切色相经验,也许会被愈来愈新的字眼所描述,但它们都是与真实本性相抵触的。三、马哈希福音(一)工作与弃世问:灵性经验的最高目的是什么?答:了悟自性。问:一个已婚的人能了悟自性吗?答:当然能。不管已婚未婚,人都能了悟自性,因为自性就在此时此地。如果它不是如此,而需要在特定时间以努力来
46、获得,或是新奇而需要向外求取的话,它便不值得追求了,因为不自然的事物也不会是永恒的。然而我所说的是,自性即在当下,且是唯一。问:泥牛入海,无法为防水外套所保住。这个我们终日奔波辛劳的尘世就如海洋一样。答:是的,心智就是那防水外套。问:这么说,一个人是能从事于工作,而同时又能超脱欲望,保持自己的寂静了?但是生活的重担只允许我们有极少的时间来静坐或祈祷。答:是的,以执着所为的工作确是枷锁,然而以无执所为的工作却毫不影响那做者。即使在工作,他也仍处在寂静之中。认真工作即是真正的礼拜,居于神内即是真正的莲花座。问:我不应该离弃我的家吗?答:如果那是你的命运,你不会问这个问题。问:那么你为什么在年轻的时
47、候离开你的家?答:凡事莫不由天定。果报决定一个人今生的行为趋向。问:如果我将所有的时间都致力于寻找自性,这样好吗?如果不可能,我是否应该只是保持静默?答:如果你能保持静默,而不从事任何其他的追求,这是很好的。如果不能如此,保持静默对了悟自性又有什么帮助?一个人只要是活跃的,就让他不要放弃了悟自性的尝试。问:一个人的作为不会在来世影响到他吗?答:你现在被生出来了吗?你为什么想到来世?事实是既无出生,亦无死亡。让被生出来的人想到死亡以及死期的延缓吧!问:你能让我们看看死去的人吗?答:既不知你亲人之生前,还想知道他们之死后?问:一个居士如何在追求解脱的生涯中过活呢?难道他不应该成为一个托钵僧以求解脱吗?答:你为什么认为你是一个居士?即使你是一个弃世者,认为你是一个弃世者的想法也会纠缠你。不论你继续居住家中或是出家投入山林,你的心智都纠缠你。自我是思想之源。它创造出肉身和世界,并且使你视自己为居士。如果你弃世,这不过是把弃世者的想法代替了居士的想法,把山林的环境代替了家居的环境。然而心理的障碍会一直跟随你。它们在新环境中甚至会有增无减。改变环境并无助益。唯一的障碍来自心智;不论是在山林或是家居,它都必须被超越。如果你能在山林中做到,为什么不能在家中?所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