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0KB ,
资源ID:54092      下载积分:6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540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淀粉酶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doc)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淀粉酶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doc

1、 1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生物工程 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1. 淀粉酶简介 淀粉酶是催化淀粉、糖原转化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其它低聚糖的一类酶的总称,广泛应用于淀粉工业、食品工业、医药、纺织、洗涤剂、青贮饲料、微生态制剂以及酿酒等行业 1。淀粉酶是最早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酶,迄今为止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 2。 不同种类的淀粉酶水解淀粉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常见的淀粉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淀粉酶( EC3.2.l.1),也叫液化酶; -淀粉酶( EC3.2.1.2);葡萄糖淀粉酶( EC3, 2.1.3), 也叫 -淀粉酶,简称糖化酶(缩写 GA 或 G):异淀粉酶( EC3.2.1.68)

2、等 3。 -淀粉酶能随机地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端,生成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所得产物的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单位碳原子为 构型,同时该酶能使淀粉浆的粘度下降; -淀粉酶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切下一分子的麦芽糖,其产物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单位碳原子为 构型;葡萄糖淀粉酶是从底物非还原末端依次水解 -l, 4 糖苷键和分支的 -1, 6-糖苷键,生成葡萄糖。异淀粉酶是只水解糖原或支链淀粉分支点的 -1, 6 糖苷键,切下侧枝链 5。 对淀粉酶 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多,可按来源、产物的旋光度、作用机制等进行分类。但近年随着酶学性质的研究的发展,对酶的作用机制、方式等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分类学问题出现

3、许多难点。我国在食品方面研究和应用的微生物酶估计有 30 多种 6,其中淀粉酶有 -淀粉酶、 -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异淀粉酶、普鲁兰酶、环糊精生成酶等。 2. 淀粉酶的生产 2.1 淀粉酶的来源 淀粉酶的来源很广泛,可以来自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大部分的淀粉酶存在于微生物中,微生物中主要的两种淀粉酶为 -淀粉酶及葡糖淀粉酶,此外,主要存在于 植物中的 -淀粉酶也存在于少量微生物中。 -淀粉酶可以从几种细菌、真菌和酵母中分离获得。但是,由于细菌淀粉酶具有几个比较优良的特性,因此,细菌淀粉酶用的比较多,特别是淀粉液化芽孢杆菌已用于工业化生产 5。 不像其他的淀粉酶,微生物仅产生少量的 -淀粉酶

4、,有杆菌(假单孢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 2 葡糖淀粉酶具有多种来源,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但是,商业上所用的葡糖淀粉酶也是来源于微生物,在所有微生物中,真菌是葡糖淀粉酶的主要来源。 2.2 淀粉酶的生产 淀粉酶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液态 发酵和固态发酵。由于固态发酵具有经济上和工程上的优点,因此人们常常采用这种方法生产淀粉酶。 2.2.1 -淀粉酶的生产 杆菌是 -淀粉酶的最重要的来源而且可以用于酶的生产。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可以生产耐热的 -淀粉酶,同时也可以进行生产酶及淀粉的水解 5。 在乳清、玉米浆以及大豆粉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些简单而又便宜的培养基用于 -淀粉酶的生产,这种培养

5、基也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为工业生产 -淀粉酶用的培养基。一些研究表明,不同的碳源会影响 -淀粉酶的产量,乳糖、葡聚糖及可溶性淀粉有利于酶的产量的 提高,当使用葡萄糖时,酶的产量非常高。溶氧率也是 -淀粉酶发酵生产时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高的溶氧率可以产生大量的酶。 丝状真菌是胞外酶的最大的生产者,因此,用这些菌来生产 -淀粉酶也引起人们的兴趣,嗜热真菌是 -淀粉酶最好的生产菌,调节其生长条件和培养基成分,可以使酶的产量增加。 固定化细胞培养技术也用于 -淀粉酶的生产,用这种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酶的产量,如将地衣芽孢杆菌固定在膜上,生产的 -淀粉酶比游离细胞产量多 176%。 2.2.2 -淀粉酶的生产

6、如前所述, -淀粉酶主要来源于植物,因此用微生物生产 -淀粉酶的工作不多。可以产生 -淀粉酶的微生物有多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 人们用来自于木薯、玉米、土豆、小麦和小麦麸等的废弃淀粉作为底物来生产 -淀粉酶,发现以木萝和小麦麸为底物的 -淀粉酶产量最高;还有人用固定化细胞的方法来生产 -淀粉酶,在所有的方法中,离子化的凝胶作用于 -淀粉酶的生产最有效。 2.2.3 葡糖淀粉酶的生产 用黑曲霉以固状培养的方式生产葡糖淀粉酶已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些研究包括农副业与工业的废弃物如小麦麸、米糠等对黑曲霉生长和活性的影响,此外,这些物质及 湿度还明显地影响酶的生产。一些细菌和

7、酵母也可以生产葡糖淀粉酶。 发酵罐的设计和结构也影响酶的生产,如栽培木箱 36 小时所产生的酶的量相当于摇瓶培养 96小时所产生的酶的量。此外,培养方法不同酶的产量也不一样,如分批培养比一次投料的效果更好。 2.3 淀粉酶的纯化和性质 运用于医药和治疗的淀粉酶需要更高的纯度,因此,开发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对酶进行纯化3 从而获得具有活性的化学纯的酶是非常重要的。传统上,对发酵罐中的淀粉酶的纯化分为几个步骤:培养物的离心、用超滤法获得选择一定浓度的上清液、用硫酸铵或有机溶剂如冷乙醇 获得沉淀中的酶、粗制的酶用色谱法和胶过滤纯化。 细菌的 -淀粉酶可以从杆菌中获得,人们已经研究了喜温菌株和耐热菌株

8、的纯化和特性。一些研究者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色谱和胶过滤法纯化获得了同质的 -淀粉酶,焦碳酸二乙酯可以抑制此酶的活性。由地衣芽孢杆菌生产的细胞外耐热型 -淀粉酶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纯化:在乙二醇葡聚糖系统中做两层分离,然后用胶过滤和离子交换色谱进行纯化 7,8,9。 细胞外淀粉酶的基本性质反映了细菌所生长环境的酸碱度和温度,如某些碱性杆菌生长于 50 ,pH 为 10.5,其产生的 -淀粉酶的最适温 度和 pH 分别为 60 和 pH 值 11.0 12.0;另一类杆菌生长的最适 pH 为 8.5,所产的 -淀粉酶最适 pH 为 9.0。 在工业化的生产中,人们常常用自动聚焦的纯化技术获得化学纯

9、的淀粉酶,这种方法可以纯化一些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 -淀粉酶。此法可以采用大量的起始反应物,可以大量生产 -淀粉酶。 在真菌中,获得纯化的 -淀粉酶仅有很少的一些菌株,因此它们的性质研究也不多。不同的菌株所产的 -淀粉酶性质不一样 10。 酵母的 -淀粉酶获得纯化的酵母 -淀粉酶也不多,从隐球酵母生产的可以消化生淀粉的耐热 -淀粉酶的纯 化仅用一步方法便可以解决,这种酶与黑曲霉和米曲霉产生的 -淀粉酶性质相似 11。 从微生物中获得的 -淀粉酶比从植物中获得的 -淀粉酶具有更高的耐热性, -淀粉酶与 -淀粉酶相比,其最适的 pH 更高,而且不需要 Ca2 作为酶的稳定剂和提高酶的活性,用硫酸分级

10、分离,离子交换色谱和胶过滤的方法纯化。 Hg2 、 Zn2 和 Cu2 可以抑制酶的活性, Na 可以激活酶。加入支链淀粉酶可以极大地提高酶对生淀粉的降解。此外,麦芽糖是 -淀粉酶运用于生谷物淀粉的水解产物。 许多菌株产生的葡糖淀粉酶已获得纯化,性质也获得了确定 。总的来说,葡糖淀粉酶的最适 pH为 4.5 5.0,最适温度为 40 60 ,但也有一些例外,有些酶的最适 pH 值可达 11.0。 商业上从黑曲霉中获得的葡糖淀粉酶制备物中包含有六种类型,其分子大小明显不同,最适的pH 值在 3.5 5.0 之间。通过纯化根霉产生的葡糖淀粉酶,可以获得两种葡糖淀粉酶,一种酶具有强的脱支链的活性,另

11、一种酶脱支链的能力较强。此外,还有对生淀粉的吸收和消化能力都特别强。 3. 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淀粉酶中,尤以 -淀粉酶最为常用,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大,工业生产对 -淀粉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4 3.1 -淀粉酶的催化机理 目前公认的 -淀粉酶的催化机理 12,13,催化中心位于 /桶状结构的底部, 261 位谷氨酸和 231位天冬氨酸是起催化作用的两个重要残基。整个催化过程可分三步:第一步,淀粉链中的糖苷氧被质子供体 261 谷氨酸质子化;第二步,亲核基团 231 位天冬氨酸亲核攻击葡萄糖残基的 C1,糖苷键断裂,葡萄糖残基与 231 位天冬氨酸形成酯键,同时去质子化状态的 261 位谷氨酸夺取

12、一个水分子H+,产生一个 OH-;第三步, OH- 攻击葡萄糖残基的 C1,使酯键断裂, 261 位谷氨酸和 231 位天冬氨酸重新恢复初 始状态。在已知结构的 -淀粉酶中,在 /桶状结构的底部,均含有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两个残基,它们的相对位置相似,并且所有 -淀粉酶的整体三维结构都很相似,因此,它们的催化反应机理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 13。以对 -淀粉酶分子结构和催化机理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各种手段改善酶的催化反应特异性,使其更适合于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是近年来新兴的发展趋势。 3.2 -淀粉酶的突变研究 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基因水平上的突变主要有两种,即随机突变和定点突变,有时也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随

13、机突变首先需构建突变文库,然后根据研究 酶的特点设计高通量的筛选方法。它的优点是不必明确知道酶的三维结构、催化机理等。定点突变需要对酶的结构机理有较明确的认识,它更适用于研究单个或多个位点对酶分子的影响。将这些方法应用于 -淀粉酶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目前有关突变的研究大多针对于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如 Takase 研究发现天冬酰胺 326 赖氨酸 /天冬氨酸能够显著改变地衣芽胞杆菌活菌的 pH 特性 14。 Nielsen J E 等对地衣芽胞杆菌活菌进行定点突变,发现谷氨酰胺 264 丝氨酸和天冬酰胺 190 苯丙氨酸能提高地衣芽胞杆菌活菌的热稳定性。 Shaw A 等 15通过随机突变,得到

14、 Met15Thr, 能增强地衣芽胞杆菌活菌的稳定性,在此突变的基础上进行随机突变,发现 Met15Thr 和天冬酰胺 188 丝氨酸使地衣芽胞杆菌活菌热稳定性提高 2 倍 16。但目前就氨基酸突变如何导致酶宏观性质的改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3.3基因克隆及氨基酸序列 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对 -淀粉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阶段,在 -淀粉酶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基因编码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克隆和基因性状表达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进展,基因工程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了淀粉酶生产菌株的克隆上,并且在不同微生物的 -淀粉酶基因克隆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在大肠杆菌等。 Suganum a 等 研究了 -淀粉酶的

15、 N-端氨基酸序列。 Kim 等 描述了编码一种新 -淀粉酶的基因,该基因被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17。 5 Steyn 和 Pretorius 编码 -淀粉酶基因 (AMY)编码 GA 的基因 (STA 2)转入一个酵母菌的整合载体(Yip5),形成重组质粒 pSP1 和 pSP2, AMY 和 STA 2 被一同连接到载体 Yip5 中,产生质粒 pSP3。随后,编码抗 Geneticin 418 显性标记的 A PH 1 被克隆到 pSP3 中得到 pSP4。为了增强 Geneticin 418的表达, pSP4 再连接启动子 GAL10 和终止子 URA3,这样就得到质粒 pSP5。

16、 pSP5 通过增加 ARS1H和 CEN4 序列被修改成环形微染色体 pSP6。转入了 pSP1-pSP6 的实验室郎酒酵母菌株能稳定产多种-淀粉酶和 GA 18。 4. 结论 淀粉酶是工业中最重要的酶 ,淀粉酶具有很多来源,但是微生物来源的淀粉酶,特别是 -淀粉酶和葡糖淀粉酶,在商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淀粉是可以由淀粉酶水解的天然物质,分离有效的微生物菌株生产对生淀 粉有效性高的淀粉酶是非常理想的。应用新的耐热性葡糖淀粉酶可以促进淀粉的水解过程,而使用 -淀粉酶可以使整个过程一步便可以完成,具有经济效益。现在,必须开发具有双重功效的,如液化作用和糖化作用的微生物菌株如淀粉分解酵母。也应

17、该开发具有有效 -淀粉酶活性的菌株, -淀粉酶可以用来生产麦芽糖浆。可以用农业和工业上的废物作为淀粉酶生产的底物,从而降低开支,也解决了废物的处理和污染问题。另外,将淀粉酶的应用范围拓宽如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晓菲 ,李爱江 .-淀粉酶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6):13-14. 2 张双民 .土壤中淀粉酶高产菌株的分离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J.土壤肥料 , 2006(2):59-60. 3 喻凤香 ,林亲录 .甜酒酒曲根霉淀粉酶研究进展 .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4):26-28. 4 颜守保 .产耐酸性 -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18、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 .D.安徽农业大学 ,2007,06 5 朱何东 .高温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D.四川大学 ,2006.06 6 崔福绵 .我国微生物酶在食品方面的 应用 .J.中国食品工业 ,1995,10:16. 7 罗志刚 ,杨景峰 ,罗发兴 .-淀粉酶的性质及应用 .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Vol28:163-165 8 王慧超 ,陈今朝 ,韩宗先 . -淀粉酶的研究与应用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10,8(4)27:368-369 9 贺胜英 ,唐湘华 ,洪涛 ,黄遵锡 .耐酸性 -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

19、0):10509-10511 10 林海娟 ,冼亮 ,段承杰 ,刘君梁 ,冯家勋 .降解生淀粉真菌的筛选 ,鉴定及其 产生淀粉酶的性质研究 .J.广西农业科学 2010,41(7):637-641 11 朱文优 ,王新惠 .产生淀粉酶真菌的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 .J.酿酒科技 ,2009(2):21-23 6 12 Sivaramakrisshan S,Gangadharan D,Nampoothiri K M,et al.-Amylase from microbial sources-an overview on recent development. Food Technol .Biotec

20、hnol J.2006, 44(2),173-184 14 Nielsen J E,Borchert T V. Protein engineering of bacterial alpha-amylases J.Biochim Biophys Acta, 2000,1543(2):253-274 15 K.Takase. Effect ofmutation of an amino acid residue near the catalytic site on the activity ofB acillus stearotherm ophilus - amylase,Eur. J. Biochem, 1993, 211: 899 - 902 16 Shaw A, Bott R, Day AG. Protein engineering of alpha2amylase for low pH performance, CurrOp in Biotechnol, 1999 Aug; 10 (4) : 349- 52. Review 17 王楠 ,马荣山 .耐高温 -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J.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7(3) 18 胡欣洁 ,邓斌 ,胡承 .微生物 -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J.中国防伪 ,2005,09:59-6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