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1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注重安全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情感价值观的体悟、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 2理清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掌握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 3 .采用 研究性学习 的方式。 4 注重体悟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历史场景,真情体验、感悟。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 1)了解 “亚洲觉醒 ”的时代背景,理解 “亚洲觉醒 ”时期的革命性质及其必然性。 ( 2)理清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几个重要阶段的主要史实及其特点,从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的大背景中感知这场革命斗争的历史地位。 2过
2、程与方法目标。 ( 1)掌握小组学习的基本运作方式,提高分工、合作、协调的能力。 ( 2)掌握 “宏观把握 ”(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微观突破 ”(难点剖析、观点论证) “ 意义建构 ”(思维习惯、公民意识、道德意识等的养成)的历史学习方式。二、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1)教师的角色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虚心的探究者、有效的协调者、热情的帮助者,以身示范,感染学生。 ( 2)站在历史的角度,体会历史人物的坎坷悲歌和心路历程;站在今天的视角,辩证地审视历史人物的功过。 ( 3)以史为鉴,提升历史素养,继承革命先辈锲而不舍、与时俱进的斗争精神,树立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教
3、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孙中山革命斗争大事年表;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中华民国的建立。 2难点: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必然性、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四、教学评价 1过程性。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相对淡化研究的结果。因为结果并不一定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永恒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研究精神。 2及时性。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予以反馈、协调,以适时地指导学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 3肯定性。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以更多的评价尺度,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激励学生的研究热情。五、教学过程 1确定研究小组。 根据本节内容,初步拟定为 “背
4、景组 ”、 “孙中山成长组 ”、 “早期斗争组( 18941911 ) ”、 “中华民国组 ”、 “革命余波组 ”、 “国共合作组 ”、 “大事年表组 ”7组。要求每一个研究小组进一步分工,推举组长,明确每一个成员的主要任务(查阅资料、分析论证、总结陈词等)。五、教学过程 2确定每一个研究小组的主要课题。 ( 1) “背景组 ”: “觉醒 ”的含义是什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亚洲觉醒 ”有何必然性? “觉醒 ”: 不再是本能的反抗(民族独立),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方向 发展资本主义! 革命的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必然性: 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五、教学过程 2确定每一个研究小组的主要课题。 ( 2) “孙中山成长组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为何会超越同时代的很多仁人志士?孙中山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你能说出一两个与孙中山有同样心路历程的人吗?为何会有这种种相似经历? 超越: 与其成长环境有关。接受传统教育少,西方思想影响深厚。 历程: 接受西方教育 学医 从医 弃医从政 改良 革命。 “同志者 ”: 鲁迅等。 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