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高巧珍 一、说教材2 和 5 的倍数特征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以学生感兴趣的报数游戏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倡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探索空间。在交流汇报中,掌握知识。3、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更为庞大的认知结构
2、,充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正迁移。利用学生已有的找倍数的方法和对 2、5 倍数的特征的初步认识来概括出 2、5 的倍数的特征。4、重点环节,把“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的数的特征的教学放到了练习的环节,使得练习不在单纯的是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也能不断的学习新知,避免了将一节课很程式化地分成几大板块,呈现出练中学,学中练的的融合模式。 三、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 2 和 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和 5 的倍数。2、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3、、比较、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4、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重点: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 2、5 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说教法和学法】由于 2、5 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1、 游戏引入,引导探究以学生感兴趣的报数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上课的时候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 2 的倍数的特征。在教学 5 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已有了研究特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
4、自主探究 5 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的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2、加强练习,强化反馈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后,呈现了一系列的先关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2、 5 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景引入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揭示课题:2 和 5 倍数的特征。二、问题探究,解决问题1、探究 5 的倍数因为学生已有如何找一个数倍数的经验,先在课本中的百数表中找出 5 的倍数。第一步,观察、思考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时。组织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对学生的语言不要作统一的规定,学生只要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教师都
5、应给予鼓励。第二步,扩大研究范围:教师提问刚才总结的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自然数。学生的回答会各不相同。接着教师做引导:适不适用只是我们的猜测,要证明猜测对不对,我们要进行验证。要如何验证呢?就是找那些末位是 0 或 5 的数,如果我们验证的这些数都满足这个规律,就证明我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所有自然数。然后,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小组自由讨论,并作小组汇报,在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验证规律。并利用这一特征对一些数进行判断。做到巩固知识的作用。2、探究 2 的倍数类比探究 5 的倍数特征来学习 2 的倍数特征。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验证规律。并利用这一特征对一些数进行判断。做到巩固知识
6、的作用。3、教学偶数与奇数的含义在发现 2 的倍数的特征时,有同学发现了 2 的倍数是双数,顺水推舟,在这里我让学生自学课本,引出偶数与奇数的含义。紧接着让学生判断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数是奇数。4、即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特征5、总结回顾 2 和 5 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的定义。三、应用拓展,巩固练习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规律,我设计了相关的练习题,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运用特征对一些数进行排序,组合,按要求把满足条件的数能够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完,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在练习中突破本
7、课的难点灵活运用 2、5 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四、全课总结该环节的任务是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以学生回顾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的方式进行。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把知识、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本节课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从数学研究方法这个方面着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一堂课的知识目标是很容易达成的,但是如果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会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很多困难。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结论”三个流程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正确的数学结果,
8、并进行应用。1、渗透“范围”意识。当我们说要研究 2、5 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想当然地会认为只要一个数一个数地研究就可以了。如果让他们实际操作,他们很可能会写了几个数后,就下结论,当然这时候他们下的结论也很可能是正确的。大部分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肯定学生的结论,然后进行练习巩固。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仅仅几个数就能得出结论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项结论的得出不是这样草率的。如果教师如此这般教学,一次两次不要紧,长久以来,学生也会形成草率的态度,以偏概全,缺乏一种科学的严谨,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看到,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了“小范围”的意识,在数据比较多的时候,我
9、们可以先确定一个范围,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这个范围中的数的特征,得到在 1-100 这个范围内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 5 或 0。这时候教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 1-100 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 0 的自然数中都使用呢?还需要研究。所以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 的自然数中所有 5 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 5 或 0。只有进行了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最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应用。2、感受“猜想”与“结论”的不同。在教学 2、5 的倍数的特征之前,教师找了几个学生访谈,想了解学生学习的前在状态,
10、当然所找的学生是各种层次都有的。对于 2、5 的倍数的特征,应该说比较简单,所以中等学生和优等生都已经知道了它们的特征2 的倍数肯定是双数,5 的倍数末尾是 5 或 0,只有个别学困生一无所知。同时有个奇怪的现象,所有知道这个结论的同学都认为这个结论非常正确,以后就能用这个结论来进行判断,不需要进行验证,当然他们的结论获得也仅仅是“知道”的过程,没有经历“探究”过程。如果长此以往,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探究者,以后将只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会主动发现。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找到 1-100 内 2 和 5 的倍数特征时,教师追问学生, “是不是比 100 大的自然数中,也有这个特征
11、呢?”学生异口同声地都认为是。这里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我们看到,教师告诉学生是不是有这个特征,我们没有研究过,所以只是我们的猜想。当教师一点拨后,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的。确实,没有经过研究,怎么能知道是呢?有了这样的猜想,最后通过举例的方法验证后,学生没有找到反例,这时教师才告诉学生,一开始的猜想现在变成了结论。虽然同样是一句话,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界定,没有经过验证前,只是猜想;只有研究后,猜想才可能变成结论。相信学生不断经历这种过程后,他们才会具备科学的态度,才会学会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才不会贸然下结论,当然我们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用适当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要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目标,只有从小培养,从小渗透,那么我们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才会更深刻,也才会在数学上有更大的造诣。我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