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0000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危机时代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专业国际经济贸易题目后危机时代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我国企业积极进行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截止2009年底,中国12000家境内企业设立境外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一批跨国经营人才。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盛于90年代中而兴于本世纪初。近年来,国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宁波由此成了浙江境外投资最活跃的城市之一。2009年,全市新批境外企业(机构)40家不包括增资2家,投资总额20247万美元。但是企业在此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宁波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是关键。本文通过相关理论的整理及对相关数据的收集,阐述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宁波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内涵界定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机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对外投资可分为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两大类。这两类投资的实质性区别就在于投资者对国外被投资企业是否拥有实际的经营管理权或控制权。换言之,直接投资的投资者不仅对国外所投资企业拥有所有权,

3、而且对其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支配权。按照日本一桥大学著名学者小岛清教授的定义,“所谓直接投资,它不单纯是资产的经营,而是伴有经营权即企业经营上的控制权的资本流动。”二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1垄断优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海默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不完全竞争的产物,纯粹竞争性的市场部门不会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如下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全面而灵通的信息、规模经济优势、全球性的销售网络。正是这些优势实现了外商直接投资利益条件。从事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少数大公司,并且集中在某些特定的行业,由小公司构成的行业不会发生外商直接投资。2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外商直

4、接投资应该从边际产业进行,即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换言之,这些边际产业是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而这些边际产业开始投资,可以使投资国丰富的资本、技术、经营技能与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发挥出该产业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从该理论还可得出四个重要的推论。第一是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可见在同一理论基础上;第二是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系是互补的;第三是外商直接投资应该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第四是投资国与东道国在同一产业的技术差异越小越容易移植。3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的创立者是英国的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拉格曼。而科斯得出了其科斯定理,即内

5、部化理论。该理论的假设是市场不完全,同时其认为,市场对于某些交易类型来说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的。当市场失效时,通过市场进行的交易就必然导致企业交易成本的增加。如果贸易在公司内部组织和展开的成本比较低,而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比较大,则贸易最好在公司内部进行。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邓宁认为,一个企业如果同时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就具备了可以外商直接投资的条件。而且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部门机构和国际生产类型。所有权优势即厂商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获得的,其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资产使用的内部化意味着跨国公司利用其所拥有

6、的资产发展外商直接投资。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一种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不一样,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这些差异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恶化。6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刘易斯威尔斯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低成本,且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表现在拥有为小市场提供服务的规模生产技术和低价营销的战略,

7、且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和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7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提出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认为,导致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优势的因素如下第一是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中进行技术知识当地化,且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第二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的需求,这种创新活动必然形成竞争优势。第三是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第四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往往能开发出与品牌

8、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当东道国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8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是生产因素、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和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两大变数,即政府和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9价值链理论波特的价值链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价值创造是

9、通过一系列活动创造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10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英国学者CANTWELL和TOLENTINO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且可预测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特征。11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同(类似)产业或互补产业在一个特定的、邻近地理区位上的集中所形成的产业群

10、或相互依赖的区域经济网络。聚集经济学学者从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增长理论、新马歇尔理论、创新经济学和地区竞争优势理论进行的研究明显。该学派的学者认为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提高或降低其经济效益。12中心外围论克鲁格曼提出中心外围理论。他认为行业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种效应驱动。第一是市场准入,第二是生活成本效应,第三是市场挤出效应。前两种效应的合力形成聚集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地理上的集中,并相互促进,后一种效应则形成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的扩散。1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和富裕驱动。而前三个阶

11、段是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力量。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处于要素驱动阶段,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则处于投资或创新驱动阶段。三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1小规模技术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斯LOUISTWELLS在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中,运用产品周期理论结合“技术差距说”来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小规模技术理论。他指出发展中国家特殊的技术优势是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所在,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市场环境产生了这种技术优势。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为小市场服务的生产技术,能够满足低收入国家市场的需求,即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小规模生产在竞

12、争中获取优势,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在这种市场上却无法获得规模效益。该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无法解释现在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益增长的,也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2技术地方化理论沿着威尔斯的思路,拉奥LALL,1983深入研究了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并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但可以通过引进技术的地方化或当地化,形成一些独特优势,借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发展层次相近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通过技术当地化,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开发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要素的生产条件,

13、而通过产品的当地化,则可以开发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产品。拉奥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主动的创新是对外国技术的改进、消化和吸收。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凭借这种竞争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3过度资本积累论刘易斯最初提出了“二元结构论”,但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没有考察国际经济关系,是一个“封闭型”模型。阿勃利兹诺伊利把二元结构论运用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中,由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差别,以及两个部门中成员经济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的联系很弱。部门间的分割进一步扩大了发展差距现代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快速增加,工人收入增

14、加,而传统部门的生产率和收入却保持停滞或增长缓慢,最终导致国内市场出现了结构性供给过剩和局部的过度资本积累,开拓国际市场就成了必然选择。其实,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专业化理论以及技术累计理论的核心内容都是在寻求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其理论实质上是对垄断优势论的改进,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些理论注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效应,而忽视了竞争效应、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4投资发展周期或路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HDUNNING在80年代初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邓宁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分为四个阶段第

15、一阶段没有任何内向和外向投资。第二阶段来自国外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不断增加,基本没有外向投资。第三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低于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净外向投资开始转为正增长。第四阶段外向投资和内向投资实现动态平衡,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等于或大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存量,并且前者的增长率仍然大于后者。投资发展周期作为一种动态的要素引人到了国际生产理论中,使其国际生产理论更具动态性和普遍性。在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中,邓宁将经济发展周期与企业竞争优势因素结合起来,以说明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是怎样随着其竞争优势的消长而相应变化的,故很好地解释第三世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并指导其发展。5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坎特威

16、尔和托兰惕诺于1990年发表论文技术积累与第三世界跨国公司,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是其国内产业结构和国内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的技术积累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势和增长速度。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都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技术创新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表现出的特征并不一致。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为研究与开发的大量投入,使掌握尖端

17、的高科技,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建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发展中国家企业虽然不具备国际竞争的绝对优势,但依然可以通过技术的积累和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竞争。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和动机分析综述(一)区位选择我国学者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也有很多研究。徐滇庆和耿健2000指出我国的资本输出应遵循“快半拍”准则,林毅夫和汤敏2002提出了中国对外投资应遵循“早半拍”的原则,同时他们分别进一步指出,符合其原则的有东欧、中亚等地区。赵春明和何艳2002从国际经验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首先应该考虑东盟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其次是前苏联的一些国家和

18、地区。杨大楷等2003通过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回顾和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重心应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江心英2004认为国际投资区位选择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正和博弈,FDI区位选择是在双方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基础,取决于东道国引资目标与投资主体投资目标相吻合的程度。程惠芳、阮翔2004应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具有“引力巨大型”、“引力型”、“引力一般型”和“引力不足型”的国家和地区。而李伟杰(2008)在结合了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创新升级理论CAN

19、TWELLTOLENTINO,1990,提出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战略应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轨迹,充分利用我国与睦邻国家经贸往来密切、心理距离短、华人华侨分布广泛、汉文化影响深远等独特优势,实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针对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唐春宇、姚利民(2007)认为它的区位选择策略应是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为主,对发达国家投资为辅,兼顾非洲等落后地区。这种选择的指导思想是全方位地对国际市场实施投资进入,同时又突出明确的战略主攻方向和区别不同地区的战略层次与地位。(二)动因分析学术界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也有很多研究。傅劲锋,张运鹏(2008

20、)提出中跨国公司的动机主要有为了获取自然资源的投资、寻求先进技术的投资、寻求进入市场的投资和寻求产业多元化的投资、有战略意图的投资等。刘阳春(2008)提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多种动因,中国企业具有明显的向外寻求发展和寻求生存动机,主要体现为公司实施扩展的动因、寻求市场动因、寻求创造性资产动因、利用专属优势动因、寻求自然资源动因和克服贸易壁垒动因事实上。也就是说实施公司扩展战略与寻求市场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最重要的两个动因,这两个动因具有一致性。另外,母国商业网络对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具有带动和促进作用。而寻求效率动因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中国政府及制度的推动作用不像一般文献所强调

21、的那样重要。陶涛,麻志明(2009)通过运用引力模型的分析和对出口效应的检验,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的政策意见如下放松海外投资管制,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扩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广度和深度;积极运用双边协定和多边协定,发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功能,为对外直接投资创造好的环境;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产业、区位和进人方式。五总体评价与结论目前国外在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方面,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国内学者也提作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不同,目前来说没有具有针对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国国内对于

22、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位选择问题。对于浙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然而还没有针对性的对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宁波企业是全省境外投资最活跃的城市之一,研究宁波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形成问题的原因对于宁波企业日后对外直接投资有现实意义,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对于宁波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十分重要。参考文献1JORDANSHANAVARAPPROACHTOTHEECONOMICSOFFDIINCHINAJAPPLIEDECONOMICS34,20022美钱纳里、斯特劳特外援与经济发展M美国经济评论,1966年8月版3LAU

23、RAALFAROANDAREEDAMCHANDAFDIANDECONOMICGROWTHTHEROLEOFLOCALFINANCIALMARKETS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44BLOMSTROM,MANDPERSSON,H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SPILLOVEREFFICIENCYINANUNDERDEVELOPEDECONOMYEVIDENCEFROMTHEMEXICANMANUFACTURINGHADUSTRYJWORLDDEVELOPMENT11,19835萧政,沈艳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影响J经济理论与

24、经济管理,2002,016马岩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J统计研究,2006,037巍巍贤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因果关系分析J预测,1997年第5期8谢冰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及其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9美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内生增长理论M陶然、倪彬华汪柏林,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10ROMERPMENDOGENOUSTECHNOLOGICALCHANG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ICS,198811姜鹏,熊涓外商直接投资与黑龙江省就业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12索洛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贡献1956年13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14刘普照外国直接投资对山东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5LUCASRE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16CAVESRINTERNATIONALCORPORATIONSTHEINDUSTRIALECONOMICSOFFOREIGNINVESTMENTECONOMIC,19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