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的圈层结构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
2、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的特殊性: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其原因是 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 15 度) 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主 要成分是 氢 和 氦 ,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4、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地表某些物
3、质运动等赖以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泉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5、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 11 年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 扰乱地球电离 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 2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 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对比自转公转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 一个太阳日 除两极点外, 都是 15 /小时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 1/2 公转 自西向东 逆时针 一个恒星年 一个
4、回归年 大约 1 /天 大约 30km/s 规律:近日点( 1 月初)较快,远日点( 7 月初)较慢 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 0 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 90 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加减) 地方时:经度每相差 1 度,时间相差 4min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 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 1
5、小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 5、黄赤交角为 23 26,地 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66 34,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 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递减 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
6、短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全球昼夜等长 出现极昼范围 北极圈出现极昼 南极圈出现极昼 全球昼夜等长 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 气候划分: 3、 4、 5 月为春季、 6、 7、 8 月为夏季、 9、 10、 11 月为秋季、 12、 1、 2 月为冬季 9、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 变化 趋势关系 时间 太阳直射点方 向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北半球 南半球 12月 22日至6 月 22 日 向北移动 昼渐长,夜渐短, 6 月 22 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昼渐短,夜渐长, 6 月 22 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
7、长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 月 21 日 赤 道 向北 B 夏至 6 月 22 日 北回归线 向南 A 秋分 9 月 23 日 赤 道 向南 D 冬至 12 月 22 日 南回归线 向北 C 3 6 月 22 日至12 月 22 日 向南移动 昼渐短,夜渐长, 12 月 22 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 昼渐长,夜渐短, 12 月 22 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3 月 21 日 9 月 23 日 全球昼夜平分 四、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外部圈层: 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地球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2、
8、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地表形态的变化 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大气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气压带与风带 结合实例,说明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天气系统 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水
9、循环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洋流 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如图所示 二、 地表形态的变化 1、引起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力量包括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和来 自太阳的外力,我们统称为地质作用。内力和外力是一对矛盾,内力形成高生低谷,而外力削低高山填平低谷,二者总是同时作用。 褶皱:形成的地貌是高山、谷地,绝大部分山脉是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 地堑:地貌常呈狭长的凹陷地带 如: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岩浆 岩浆岩 冷凝 重熔 沉积岩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重熔 变质岩 变质作用
10、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熔 重 用 变 质 作 4 地垒:地貌形成块状山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 2、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沟谷、戈壁、裸岩荒漠 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流水侵蚀: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水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喀斯特地貌 流水沉积: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 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3、总结 三、 大气受热过程 1、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 现象 成因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 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 夜
11、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人造烟雾的防冻效果 可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 晚秋或寒秋,霜冻出现在晴朗夜晚 及“十雾九晴” 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低,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 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 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3、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空大气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 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分布之间的水
12、分和热量得到交换,调整5 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 全球共有 7 个气压带, 6 个风带,其中有 3 个低气压带。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北半球,大致是夏季( 7 月)北移,冬季( 1 月)南移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切割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5、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冬季西北风,夏 季东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
13、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6、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热带雨 林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赤道附近 全年终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 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 30 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西风带控制 纬度 40 60之间的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湿润 四、天气系统 1、锋面 锋面 概念 图示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实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 暖气团进攻 温暖晴朗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天气 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6 暖锋 暖
14、气团主动向冷气团进攻 低温晴朗 连续性降雨,降水在锋前 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准静止峰 阴雨连绵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2、气压系统 中心气压 垂直方向 水平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 气旋 低气压 上升 北逆南顺 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 高气压 下降 北顺南逆 天气晴朗 五、水循环 1、水 循环的各个环节 2、示意图: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各圈层 ,进行水分的联系,同时进行物质迁徙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过程延续,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水循环还能塑造地表形态 六、洋流 7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
15、要素 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2、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大气圈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
16、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在任何地理地域五种自然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 某地域环境特征的形成中,地形、气候往往起主导作用 8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整个地理
17、环境状态的改变。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与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 结合实例,简述主要自然灾害(旱涝、台风、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一、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1、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 2、世界城市多分布在 水热条件好适宜的平原地区、热带的高原地区、山区的谷地 城市建设最好的地貌条件
18、是大片地形 平坦,地势稍高的区域;因为其利于建筑减少投资;周围平坦的地区农耕活动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 平原是建城的理想地形 热带地区:聚落往往分布在高原上(因为低地过热,不宜居住) 山区河谷:聚落发展空间常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形态往往成为狭长形地带 3、平坦地区利于铁路公路等交通线的建设;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的走向、密度、建设投资、技术难度 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气候变化的表现:冷暖干湿交替 2、近代(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变暖,(但幅度大小不同,有些的方可能降低) 全球气候变暖 的原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植被的破坏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农业:高纬度收益(升
19、温幅度加大,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中纬度受损(水分亏缺);病虫害爆发受害范围9 扩大;农作物分布范围扩大;粮食生产总体下降 工业:高纬度供暖耗能减少、低纬度制冷耗能加大,影响能源工业;产生温室气体的工业压力大,节水节能、耐寒耐热的培育技术市场广阔 人类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疾病发病率和传播范围加大 海平面和海岸带: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业;港口设备和建筑物受损影响航运;影响 水产养殖等 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受影响大,某些渔场消失或扩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概念: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
20、活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2、水资源: 人类较易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 河流水、 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分布: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根本原因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平衡 特征:时空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时间分布特点:降水量和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 际变化。 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与人类的关系:水资源的环境价值是调节和改善局部气候和环境 四、自然灾害 1、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山区)坡度大;地壳运动导致岩石破碎;气候(降水);植被状态。 人为原因:对植被
21、的破坏;工程建设 关注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减轻灾害的措施: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监测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工程措施);积极开展 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非工程措施)。 2、洪涝灾害的原因(从收支方面思考) 自然原因:降水 (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丰沛导致河流水量大 );地形地势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水系特点;区域内的地形状况等。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 ;抗灾
22、能力弱 3、干旱灾害的原因 地区: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自然原因:降水和蒸 发的时空变化、气候异常等导致河流水量少及变化大; 人为原因:人口、经济(农业、工业等)需水量大;污染;浪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西北气候干旱、异常,人口压力大,人类活动不合理,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干旱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思考。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发展节水农业 ,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海水淡化等 规范法律法规;提高水 价 4、 我国
23、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 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伏旱:副高) 5、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状况;地表植被;土质特点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10 (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植被破坏,土质疏松,呈直立性) 6、土壤次生盐碱化 分布: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 7、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产生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导致问题:地面沉陷,建筑物塌陷,沿 海地区海水倒灌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人口与城市 人口增长模式 知道世界人
24、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人口迁移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数量与环境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城市的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城市服务功能 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 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 结合实 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一、 人口增长模式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 60 亿人口日”( 1999/10/12);中国
25、 13 亿人口( 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 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 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 渐降低 4、 20 世纪以来特别过去 100 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过去 100 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类型 自 然增 长 率 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 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