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常用计算公式 目 录 一、突水系数公式: . 1 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 (斯列沙辽夫公式 ): . 2 三 、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 2 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 3 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 4 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 4 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 4 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 5 排水扬程的计算: . 5 排水管径计算: . 5 排水时间计算: . 6 水仓容量: . 6 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 6 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 7 容积法: . 7 淹没法: . 7 浮标法: . 7 堰测法: . 7 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
2、8 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 9 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 9 水泥浆配制公式: . 9 水玻璃浓度 . 10 粘土浆主要参数: . 10 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 10 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 11 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 11 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 12 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 12 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 14 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常用计算公式 1 一、突水系数公式: 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公式: Ts P/(M-Cp-Dg) 式中: Ts 突水系数( MPa/m); P 隔水层承
3、受的水压( MPa); M 底板隔水层厚度( m) ; Cp 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 m) ; Dg 隔水层中危险导高( m)。 公式主要用途: 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 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 Ts大于 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 0.1MPa/m 为受水威胁。 参数取值依据: Ts 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 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M
4、 根据井下 或地面钻孔取最小值。 Cp 肥城矿区七层煤按 11m,正常块段八层煤暂按 12m,九层暂按 10m,十层暂按 8m。构造复杂或含水层富水性较强的块段,可适当考虑 2 4倍的校正系数。 Dg 钻孔不到含水层就有涌水,稳定涌水量 10m3/h 以上,水压同该处下伏含水层的水压相近为危险导高。 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常用计算公式 2 二、 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 (斯列沙辽夫公式 ): 公式: t=L( 22r L 8KpH rL)/4Kp 或 H=2Kpt2/L2+rt 式中 t 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 (m); L 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 (m); r 隔水层岩石的容重 (t/m3); Kp
5、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 (t/m2); H 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 (t/m2)。 公式主要用途: 可用来计算安全隔水层 t,临界水头压力 H,掘进迎头或条采安全宽度及工作面最大安全控顶距。 公式存在的问题: 1.底板受力变形不完全符合梁受力变化理论; 2.理论以静力平衡为基础,未充分考虑矿山压力、动水压力等应力的作用。 公式参数取值依据: r 隔水层岩石的容重,取 2.5 3.0t/m3。 H 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此处为计算至含 水层顶面的水头高度。 Kp 肥城矿区一般取 4.26 10 t/m2。 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公式: L 0.5 3 / Kp 式中: L 煤柱留设宽度 (
6、m); K 安全系数 (一般取 2 5); M 煤层厚度或采高 (m); P 水头压力 (t/m2); 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常用计算公式 3 Kp 煤的抗张强度 (t/m2)。 公式主要用途: 1.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柱的留设。 2.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同一煤层中开采煤柱留设。 3.以断层为界的井田防隔水煤柱的留设。 4.探放水超前距的计算。 主要参数取值依据: Kp 取 值依据:肥城矿区在设计太原群系煤柱留设时 Kp取 1.0 t/m2。 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公式: Q 积 = Q 采 + Q 巷 Q 采 =KMF/cosa=KMBh/sina Q 巷 =WLK 式中: Q 积
7、相互连通的各积水区总积水量 (m3); Q采 有水力联系采空区积水量之和 (m3); Q巷 与采空区有联系的各种巷道积水量之和 (m3); K 充水系数:采空区一般用 0.25 0.5,煤巷充水系数一般取 0.5 0.8,岩巷取 0.8 1.0; M 采空区的平均采 高或煤厚 (m); F 采空积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 (m2); a 煤层倾角; W 积水巷道原有断面 (m2); L 不同断面巷道长度 (m); B 老空走向长度 (m); h 老空水头高度 (m)。 主要用途: 1.计算老空积水量。 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常用计算公式 4 2.计算涌水后淹井 (巷 )时间。 主要取参依据: 采空区充
8、水系数 K与采煤方法、回采率、煤层倾角、顶底板岩性及其碎胀程度,采后间隔时间诸因素有关;而巷道充水系数则根据煤 (岩 )巷和成巷时间不同及维修状况而定。因此,须逐块 逐条地选定充水系数,这是积水量预计的关键。以走向长壁采煤法为主,新老区平均, 10年前充水系数为 0.20, 10 年内充水系数 0.25 0.40。 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公式 Q= c 2 / 3 1 / 21/Ri n R i 式中 n 粗糙系数; 过水断面积 (m2); R 水力半径 (m); R= /X X 湿周 (米 ),过水断面水流和河床 (或水沟 )接触部分的周长; i 水力坡度 (均匀流时和底坡相等 )。
9、 公式主要用途: 1.计算洪水流量,水沟过流量。 2.计算 水渠、水沟设计尺寸。 主要取参依据: 粗糙系数 n 可参照人工河床糙率表取值。见矿井地质工作手册 P469 页。井下水沟水泥砂浆护面 n取 0.013;干砌块 n 取 0.02 0.025。 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矿井排水能力按照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第 21 条规定设计和计算。 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1.按正常涌水量计算: Q1=24Qc/20 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常用计算公式 5 式中 Qc 矿井正常涌水量 (m3/h)。 2.满足最大涌水量所需的排水能力: Q2=24Qmax/20 式中 Qmax 最大涌水量。 3.备用排水
10、能力计算: Q3 0.7Q1 4.检修排水能力公式: Q4 0.7Q1 5.矿井总排水能力计算: Q=Q1+Q3+Q4 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1.按水泵排水能力的利用率确定最小排水能力: Q5=KQ6/n 式中 K 排水时围岩裂隙中的静贮量流出系数,取 1.1 1.2; n 排水设备的利用率,立井取 0.65,斜井取 0.5; Q6 最大突水量。 2.按移动泵条件确定最小排水能力: Q5=Q7+Q8 式中 Q7 其它水泵的排水能力; Q7= KQ6/n1 n1 为运转水泵的利用率,立井取 0.80,斜井取 0.65。 Q8 为停止运转 的水泵排水能力。 排水扬程的计算: H=K1(HX+HP)
11、式中 HX 水泵的吸水高度,卧泵取 5.5m; HP 水泵的排水高度 (m); K1 管路损失扬程系数,垂直管路取 1.1 1.5,倾斜管路取 1.25 1.30。 排水管径计算: BQ / 90 0dp Vp 式中 QB 水泵的流量 (m3/h); Vp 排水管的经济流速,取 1.5 2.0(m/s)。 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常用计算公式 6 排水时间计算: 1.正常涌水量排水时间计算: T=QC /nQB 式中 QC 矿井正常涌水量; n 工作水泵台数; QB 水泵的流量 m3/h。 2.抢险恢复排水时间计算: T=Q 静 /(nQB Q 动 ) 式中 Q 静 各排水阶段的静水量 (m3/h
12、); Q 动 各排水阶段的动水量 (m3/h); QB 排水设备的能力 (m3/h); n 排水设备能力利用率,立井取 0.65,斜井取 0.50 水仓容量: 1.正常涌水量在 1000 m3/h 以下时,主要水仓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8小时的涌水量。 2.正常涌水量大于 1000m3/h的矿井,主要水仓容量按下式计算: V=2(Q+3000) 式中 V 水仓有效容量 (m3); Q 矿井正常涌水量 (m3/h)。 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有多种,矿井生产中常用比拟法和 Q S 曲线法。 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在矿井地质工作手册 P63 319 页介绍很细,在此不再叙述。 矿井水文地质
13、工程地质常用计算公式 7 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容积法: Q=V/t 式中 V 量器容积; t 充满容器所需时间; 通常要测三次,取其平均值。 淹没法: 即开泵将水养子排干,然后停泵,测量恢复水位上升高度和时间。 公式 Q=FH/t 式中 F 水养 (窝 )子断面积 m2; H 水位上升高度; t 水位上升时间。 浮标法: Q=L/t.F.K 式中 L 水流两断面间距; F 水流断面平均值; t 流经两断面时间; K 流速系数。 当水深 0.3 1.0m 时, K值取 0.55 0.77;断面很粗糙时取 0.45 0.65;很光滑,取 0.8 0.9;当水深大于 1.0m 时取 0
14、.78 0.85。 堰测法: 1.直角三角堰 Q=0.014h2 h 式中 Q 流量 (l/s); 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常用计算公式 8 h 堰口上流 2h处水头高度 (cm)。 2.梯形堰 Q =0.018Bh h 式中 B 堰口底宽 (cm); h 堰口上流 2h处水头高度 (cm)。 3.矩形堰有缩流 Q=0.01838(B-0.2h)h h ; 无缩流 Q=0.01838Bh h ; 式中 B 堰宽 (cm); h 水头高度 (cm)。 堰测法一般要求堰腿高大于二倍水头高度,水头高度可直接从堰口量得,计算时再加 15%系数。为了方便,一般编制换算表,查表得流量。 流速仪法,参照 矿井地质工作手册 P393 404 页。 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2V AH R n 式中 V 注浆孔浆液预算注入量 (m3); A 浆液消耗系数,一般 A=1.2 1.5; H 注浆段高 (m); R 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 (m),一般按 20m 计算。 n 岩石裂隙率 (%),一般根据取芯和抽压水试验来确定。在砂岩、砂质页岩含水层 n=1 3%;断层破碎带或岩溶发育的地层 n 最大 10%。 用途: 1.预计钻孔注浆量; 2.根据注入量计算扩散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