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概论学生姓名 李进松学生学号 16610907150227专 业 土木工程班 级 1602提交日期 二一六年十二月人居环境学院题 目 浅谈我国传统的土木0浅谈我国传统的土木1、前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中国古代土木工程跨越了漫长的历史,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建筑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往往伟大的文明都伴随着伟大的建筑。入我们所熟悉的雄伟古老的中国长城、方正高耸的埃及金字塔、典雅静穆的希腊帕特农神庙、清丽纯美的印度泰姬陵等。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将木材这一重要结构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到淋漓尽致,在许多
2、方面可以与现代建筑将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充分运用相媲美。从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 5000 年起)绵延至 17 世纪中叶。考古发掘的建筑遗址,记载了在人类初期土木工程的起源。我国黄河流域的仰韵文化遗址(约公元前 5000公元前 3000 年,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村遗址(约公元前 4800公元前 3600 年)都发现了房屋的痕迹,其平面呈圆形或者方形,有木柱的浅穴和地面建筑围护墙的残痕,据分析应该是早期的茅屋。古代建筑尽管材料原始、没有理论,但是古代土木工程仍然创造了辉煌。2中华传统建筑之特色2.1 古老的木构架以木为材,决定了中国建筑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在结构上,由于以土木为材,墙只成为
3、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段,一般不用于承重,而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创造了与木构架相应的平面与建筑外观。从而出现中国建筑所独特的群体组合和独有的技术文化即斗拱。斗拱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的名片,知名度极其高,是中国建筑文化一项突出的技术与艺术成就。1054 年建成的山西应县木塔(又名佛宫寺释迦塔),塔高 67.3m,共九层,横截面呈八角形,底层直径达 30.27m。该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历时近千年仍然完整耸立,足以证明我国古代木结构的高超技术。北京故宫、天坛,天津蓟县的独特寺观音阁等也是具有漫长历史的优秀建筑。2.2 传统的砖石结构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对石材和砖的利用,也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谱写了精彩的篇章。早
4、在商周时期,中国便已经在建筑中开始了对石材的应用。早期主要是应用于建筑的柱基、垫石和台阶等部位。而到了汉代出现了石材建构的房屋。例如:山东孝堂山武梁祠石房屋,四川高颐石阙,河南午阳石墓等。南北朝时期石土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大规模的石窟开凿和雕刻艺术都反映了当时对石材的充分利用。唐宋时期石材被大量用于建塔,如山西交城万卦山石塔,泉州开元寺石塔等。到了明清时期对石材的1利用达到一个高潮,凡建筑中重要的部位,如台阶、台基、墙基、柱础和石柱、挑檐石、门窗劵口等皆应用石材。砖是我国劳动人民的重大创造,产生于战国时期,一开始被用于砌筑墙面和地面,而其种类除了装饰性条砖,还有方砖和空心砖等。随后砖的烧制
5、工艺不断发展,著名的秦砖汉瓦就在其表面烧制出许多精美花纹,使砖本身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砖结构在汉朝多用于地下墓室,到北魏时期已大规模运用到地面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标志着砖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唐宋时期的砖块烧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产量也增加,不少城市用砖砌城墙和道路。元明时期制砖技术更前进一大步,它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也都达到历史的高峰。明代由于砖山墙开始普及,还导致了一种新的屋顶形式-硬山顶的兴起和推广。2.3 传统的水利工程对于人类来说,水像空气和食物一样重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无不首先在大河冲积平原发展起来,无不借助于河流的慷慨赠予,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
6、是,天然降水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分布并不总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离不开有益生存的水利建设,也离不开治理水害的斗争。在中国,大规模开展除害兴利的治水活动已有四千年之久。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大禹治水的传说。约公元前 22 世纪,历史已经进入了原始公社末期,农业进入了锄耕阶段,人们逐渐甫近山丘陵地区,移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黄河等大江大河的下游帄原生活和生产;这时首先遇到的是如何防止洪水的危害。相传当时黄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洪水灾害,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广大帄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人畜死亡,房屋被吞没。这时禹继其父鲧治水,他一改鲧堙堵治水的方法,疏导分流洪
7、水,将黄河下游入海通道“分播为九”,经过 10 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获得治水的巨大成功。大禹治水主要采用疏导的方法,那是适应当时人口不多、居民点稀少的社会实际的。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了,不能再任黄河在广袤的帄原上往返大幅度摆动了,筑堤防洪应运而生。堤防自然是防洪的有效手段。此外,当年在黄河上还有护岸和挑水坝等河工建筑物,也曾在游2荡性河段上进行裁弯取直的尝试。然而大量的泥沙堆积在下游河床里,又不断抬高河床,恶化防洪条件。自汉武帝开始,黄河下游频繁决溢。筑堤和堵口是当时经常性的治河工作。这期间,元封二年(前 109)甫汉武帝主持的瓠子(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堵口,采用的是帄堵法,建始四年
8、(前 29)甫王延世主持的堵口采用的是立堵法,都是成功的堵口工程的范例。但甫于河床高耸,防洪条件恶化,单纯依靠筑堤堵口已经无济于事,必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至西汉末年,甫朝廷倡导开展了关于治河理论的辩论,治河方略林林总总,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疏导、筑堤、改道、水力刷沙、滞洪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贾让提出的后代屡有争议的治河三策。他认为完全靠堤防约束洪水的做法是下策,将防洪与灌溉、航运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是中策,治河上策是留足洪水需要的空间,有计划地避开洪水泛滥。还有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等水利工程。在今天看来,这些水利设施的设计也是非常合理、十分巧妙的。3中国传统建筑之特点3.1 大气体现
9、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3.2 生气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 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3.3 富丽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其较高的成
10、本,象征着财富和地位。3.4 重山林风水中国历代的职业风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称得上是选址专家。 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3虾戏跃,鹅鸭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得宜于人类生存得最佳选址。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自然的山林风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风水,让人工的与自然的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 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
11、的欲望相吻合。可见,重山林风水的传统思想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扬、发展,以创造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4.学习体会通过本学期对土木工程概论的学习,了解到土木工程专业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知道了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总称,并且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当今世界,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雄伟的建筑已成为各国经济腾飞的象征,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为土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尤其在这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需要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宽敞的生活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土木工程的发展,这使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建
12、筑师的重要性。作为土木工程这个学科的重要性。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仅存于史料中的“空中花园“到现今仍闻名世界的长城,从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到宏伟壮观的故宫,土工工程这门学科用一部部“鲜活”的历史读本向我们介绍它的魅力。的确,自从我们的祖先建造第一栋房屋的时候,这门学科就注定是古老而美丽的。现在我知道,土木工程是顺应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不断地发展着,现在土木工程比古代的,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了缓解生存空间的过于密集,建筑不断向高处和深处发展,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立交桥应运而生总之,我们的责任就是,尽一切努力,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基础。5参考文献及资料【1】贾正甫,李章政.土木工程概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2】雄峰.土木工程概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4【3】盖尔.交往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朱保良.室内环境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8.【5】郭涛.中国传统水利的特点及其停滞.中国水利.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