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1章 社会交换理论第一节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11.1.1社会背景(一)、对帕森斯的批判。二战后,功能主义一度占据主导。50中后期,国内矛盾普遍激化,暴露不平衡,人们强调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霍曼斯认为,功能理论只是描述而非解释。如“内化”等命题,批判功能论抽象空洞,忽视对人的研究,把人简单看作是占据。(二)、由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导致新的理论的出现。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强调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霍曼斯和布劳倡导的强调个人行为的社会交换理论于50后期登上美国社会学舞台。11.1.2思想根源: 在社会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两条线索,即源于迪尔凯姆的集体主义线索和韦伯的个体主义线索。这两条线索的彼此冲突要远远大于其整合,霍曼斯的交换行为主义,从个体理性出发的社会学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对帕森斯的直接批评,交换行为主义是少数几种可以同时适用于宏微观过程的理论方法之一。(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功利主义取向交换是人类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呈”是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