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创新工作思路 服务项目建设天津市档案局5 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档案局的指导支持下,我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形成了对市重点建设项目、市重大工业项目、政府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的全方位监管服务。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构建机制一是建立工作机制。2007 年成立了由分管城市建设的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的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为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协调职能部门。与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建交委、市交通和港口局、市中小企业局等有关项目主管部门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协调沟通渠道。参与重大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
2、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在履行各自职能的同时对项目档案工作提出要求,提供服务。三是强化法规体系。主动与市有关项目主管部门配合,联合下发文件,共同组织各种会议、培训和相关的活动。2012 年为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市政府办公厅再次转发了我局重新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2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意见,2013 年市档案局按照津政发20138 号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全部进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实行联合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津档发201313 号印发天津市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流程,重申了项目档案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确立了市档案局的验收主体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各方职责。四是建
3、立联动机制。我局于在 2004 年组建了企业档案管理处,负责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监管、服务工作。区县重大建设项目有区县档案部门负责,明确人员分工,细化工作职责,强化目标管理,逐步形成了市、区县联动的工作格局,并两次组织有各区县档案部门参加的区县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协调会,要求每年对区县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登记、指导、验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上报市档案局。五是建立工业项目档案协作组。按照投资性质或行业类型成立工业项目档案协作组,组织搭建全市重大工业项目档案工作管理网络,加强项目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互相学习借鉴,互相促进。以此强化项目档案向企业档案转化的意识,做到项目建设指导和企业管理档案同步建一齐抓
4、,为工程竣工投产夯实档案管理基础。六是项目单位档案工作机制形成。在各项目法人单位上级主管单位的领导下,要求建立以项目建设单位为中心的工作网络,涵盖项目建设所有内部、外部的参建部门和单位,3使档案工作在项目建设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督指导渠道畅通,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落实。二、强化登记,超前把控、搞好验收一是切实抓好项目档案登记。为方便项目单位登记,每年对新增项目,进行分类,建立项目档案管理数据库,熟悉掌握项目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处内按责任分工,分口把关,在建项目按系统、坐落区域集中登记;针对有的项目的具体情况,还采取网上登记和上门指导服务的方式进行登记。二是切实抓好项目档案前端
5、控制。项目档案登记作为项目档案工作的敲门砖,对项目档案管理过程控制及验收影响深远。我们对完成登记的项目单位,分别组织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交底会和工业项目说明会,解读业务标准规范,提出工作要求。针对新增项目初期档案人员少、业务生疏,缺乏对项目档案工作整体认识的现状,我们把交底会和说明会举办地放到通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的典型单位召开,现场讲解工作要求,实地观摩项目档案实体,增强了广大档案人员的感性认识,确保项目档案工作走好第一步。 三是切实做好项目档案验收组织工作。每年年初为了将项目档案工作目标抓好并准确地传递给项目单位,落实好验收工作计划。我们分别召开协作组会,解读目标任务和要求,专题讲解档案专项验收
6、程序、内容,验收申请表的填写及如4何拟写申请报告等相关准备的工作。要求项目单位填写档案验收计划表,确定验收时间,说明项目档案归档移交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上报市档案局。三、创新服务,普及培训,总结宣传一是召开工作会。从 2007 年开始,天津市档案局每五年组织召开一次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会。近 800 个单位,千余人和有关新闻媒体参加会议,两次会议组织印刷两册 20篇经验交流材料。会上,国家档案局李晓明司长、王燕民副司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建交委的领导分别提出了工作要求。二是举办咨询服务活动。市档案局每年组织“企业、项目档案服务月” ,连续 5 年在滨海新区、海河教育园区举办
7、大型项目档案咨询服务活动,区县设立分会场,市区县两级联动,同时进行。为市和区县两级的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及参建单位的档案人员答疑解难,提供业务规范、建档指导。市档案局和建设项目主管部门领导亲临现场并免费发放服务手册、培训光盘。会场分别设置 11 个咨询服务台,现场讲解项目档案业务管理流程、项目档案验收细则,发放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咨询服务活动意见反馈表等,收集了解项目单位的工作需求,延伸指导服务。三是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市档案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上水平” 服务 活动的要求,成立了局 领导 、处室两级 54 个解难5题调研服务组,荣华局长亲自审定调研服务方案,建立 89 个局领导联系点。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建设
8、,深入海河教育园、文化中心、空客 A320、北疆电厂等 240 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单位,解决项目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帮助项目单位制定“项目档案管理整合方案”。局领导亲自督办,引起了项目单位领导的重视,提高了项目单位的群体档案意识,档案工作得到了企业认可。四是全方位开展指导服务。为方便项目单位,提高工作效率。推出了网上指导,利用天津档案网电子信息平台,设置重大建设项目档案服务窗口,发布规章标准和档案培训课件等。开展网上答疑,通过网络邮箱帮助项目单位审核修订规章制度,审查案卷级、文件级目。与此同时,为解决日常指导服务和网上答疑中经常出现的共性问题,定期组织集中服务日。我们从文件材料归档到文件材料组
9、卷、案卷题名拟写、整理装订、案卷分类排序逐一演示讲解,问题解决一步到位,多个单位共同受益。五是举办培训班。五年来举办了 19 期项目档案培训班。我们把档案业务标准规范讲解与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律有机地结合,根据业务指导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项目建设管理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不断补充课件内容,并及时通过网络发布。六是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我们不定期地在典型单位召开6观摩会,请单位领导和档案员现身说法,请相关项目单位领导和档案员实地参观学习,定期组织项目档案典型单位举办研讨会,撰写文章,总结交流经验,共同研究项目档案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开展工作。这一做法极大地触动了一些工作相对滞后的单
10、位。七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卓有成效的项目档案工作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五年来,天津日报、今晚报、中国档案报、天津电视台、滨海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北方网、新浪网等各主要新闻媒体对我市项目档案工作进行了大量报道。特别是 2009 年,市委每日要闻在第一时间报道了项目档案咨询服务活动。四、规范流程,尽心履职,做好监管回首五年工作,项目档案工作在社会上取得重大影响,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09 年国家档案局检查天津建设项目,市政府副秘书长出席预备会。2012 年国家档案局印发我市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汇报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段春华同志在我局上报市委专报上
11、作出重要批示“建精品工程,创一流档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市各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下,2012 年市行政许可审批中心多次与我局协调沟通政府投资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事宜,并在今年 3 月津政发20138 号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全部进入行政许可服务7中心实行联合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将政府投资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列入行政审批验收确权阶段并办理的必办手续,明确了市档案局为主责单位。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下,我局于 5 月中旬按照市政府文件精神,以津档发201313 号文下发了天津市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流程,规范了审批程序,细化了验收流程。文件中规
12、定了一些流程和审批表单,如天津市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流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备案登记表,归档范围、整理规则和质量要求审核备案申请单,归档范围、整理规则和质量要求审核备案意见,建设项目档案阶段检查申请,建设项目档案阶段检查意见书,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申请单,建设项目档案验收情况表,建设项目档案验收自查报告撰写格式要求,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合格证等。我们于 2013 年 5 月 23 日至 6月 5 日连续组织三期项目档案培训班,宣贯天津市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流程,讲解验收审批要求。力求尽心履行部门职责,尽力做好监管,实实在在地为项目建设服务。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项目档案工作发展还不平衡,部分区县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力量薄弱,档案人员缺乏项目建设管理的相关知识。与国家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一个时期,面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期,项目档案工作的任务还很繁重,项目档案工作迫切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着力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以适8应形势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动项目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