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读书心得(共3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10141282 上传时间:2022-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读书心得(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温病读书心得(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温病读书心得(共3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略论 “温病”学说对于伤寒论的发展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顾钧青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时代,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经,素问 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论中亦有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条文。在唐宋以前,温病基本隶属于伤寒的范畴,唐宋以后,随着江南地区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渐增多,外感热病和流行感染的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长期治疗热病的临床实践中,历代医家逐渐发展并突破了伤寒论的理论框架。时至明清,以明代汪石山、吴又可和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四大家为代表的一批医家不断在临床上探索总结,发展创新,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了温病学自己的理论体系。应当说,温病学确实源于伤寒论,但温病学又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伤寒论,绝不是伤寒论一书所能完全概括的。 首先,在辩证体系方面,伤寒论 首创的六经辨证体系综合概括了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而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辩证亦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阶段辩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