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莆教201217 号中共莆田市委教育工委 莆田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2012 年莆田市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区委教育工委、各县区(管委会)教育局(事务办、文教局),省属、市直各学校,直属各单位,本委、局各科室办:经市委教育工委委员会议研究通过,现将2012 年莆田市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莆田市委教育工委 莆田市教育局二一二年四月一日22012 年莆田市教育工作要点2012 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十二五” 专项规划,以立
2、德 树人为根本,以提高 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加大教育投入为保障,着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综合改革,着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难题,扎实推动莆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富裕莆田、和谐莆田、文化莆田、生态莆田、幸福莆田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一、着力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1、提高教育系统党建科学化水平。把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辉煌成就” 主题教育活 动。进一步加强 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增
3、强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道德品行和党性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组织开展“ 两访” 、“两创”活动,即:学校管理干部要访谈教职员工,教师要访谈所有学生;要创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推动干部、教师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愿景传达到每个教师、每个学生、每个家庭,集思广3益,群策群力,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开展创先争优专项表彰,推荐参评省委教育工委、市委“2010-2012 年创先争优活动” 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优秀共产党员,组织市委教育工委专项评选表彰,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开展“基层组
4、织建设年” 活动,深化创先争优成果。举办基层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召开全市基层学校党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举办全市教育系统统战对象读书班。2、确保教育系统和谐稳定。落实安全稳定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推进校园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避险能力。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健全各类安全预警制度和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防范机制,稳妥组织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演练。深化“平安先行学校 ”创建和学校安全 标准化建 设,70%以上学校达到“平安先行学校” 创建标准和安全 标准化建设标 准。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完成省下达的 150 辆非专用校车更换为国标校车的任务,加
5、快安装校车 GPS 监 控系统。不断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着力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强化部门协作,开展专项行动,优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重视做好学生心理疏导。3、不断推进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为教育重点,开展以“廉洁从教、和谐校园”为 主题的反腐倡廉宣 传教育活动。开展治理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推荐使用教辅材料专项活动,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办法,明确处理规定。凡学校多次出现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推荐使用教辅材料或者情况严重的,追究校长责任。加强招生监察工作
6、。开展治4理教育乱收费、规范办学行为活动,重点查处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公办学校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和收费等行为。强化廉政意识,切实把廉政建设贯穿于校安工程建设攻坚战的全过程,真正把校安工程建成“阳光工程 ”、“廉洁工程”。加大治庸治 懒力度,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度,切实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二、着力推进教育发展攻坚1、打好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攻坚战。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打好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攻坚战,确保今年校安工程竣工 66.04 万平方米,年底前全面完成校安工程重建规划。强化校安工程协调、推进、督查等机制,围绕攻坚要求,采取月通报、季汇报、不定期现场会的做法,督促工程落实。加强工程监督管理
7、,切实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2、落实民生工程战役任务。抓好教育资源提升改善工程、校安工程、加快幼儿园发展、特殊教育提升工程、继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等五个教育类项目,完成 6.16 亿元的年度投资计划。认真落实战役项目建设各个工作环节,着力打造阳光工程、安全工程、优质工程。结合战役实施,统筹推进列入市重点项目的教育工程进度。指导做好莆田学院二期扩建工程。争取仙游师范新校区(一期)年内投入使用。开工建设电大迁建工程及莆田职业技术学校迁建工程。3、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定我市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总体方案,调整城乡中小学、幼儿
8、园布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按照学前教育以“公 办全覆盖” 为重点, 义务教育以“标准化学校建设”5为重点,普通高中以“办学集团化” 为重点,中 职教育以“学校特色化”为重点,高等教育以“内涵多元化” 为重点的思路, 协同规划部门抓紧编制教育发展布局专项规划,为深入推进改革探索经验、奠定基础。4、探索普通高中名校集团办学模式改革。在莆田第一中学、莆田第二中学试点组建名校集团,发挥名校的教育教学优势和品牌效应,兼并薄弱学校,输出管理模式,共享先进设备,加速教师流动,开展教学互助。探索创新名校集团管理机制,促进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5、探索农村义务教育薄弱校委托管理模式
9、改革。全面推广“小片区” 管理模式,实行 “师资互派、资源共享、 统一教学、捆绑考核”,推进小片区教育基本均衡。在全市广泛开展“ 百校扶百校” 行动计划,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模式改革,选择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若干优质中小学,按照“责任承包、目标管理、限期见效” 的方式,与区域内的 农村学校 对接,进行委托管理,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6、扎实完成义务教育改制学校清理规范任务。开展义务教育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督促落实“一校一方案” ,确保如期完成清理规范任务。完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办学许可证公布和年检制度,建立民办学校管理台账
10、,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三、着力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幼儿园23 个,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 15 个,增设附属园 30 个班。开展对各县区(管委会)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督查。建立经常6性的检查监督机制,对旧城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规定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把好办园质量关,提高校舍安全、环境质量和师资水平。创建 3 所市示范幼儿园。逐步促进市示范幼儿园实现独立办园。贯彻幼儿园规范管理和保教质量评价标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提高幼儿保教质量和水平。健全 03 岁婴幼儿早教指导服务网络。2、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11、推动各县区(管委会)落实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的各项工作。在各县区(管委会)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的基础上,荔城区实现基本均衡。力争全市 6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使校舍、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基本达到国家配备标准。做好义务教育控辍工作,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3、拓展普通高中优质资源。继续抓好普通高中达标校建设,推进省一级达标校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莆田第三中学、妈祖中学争创省三级达标学校,督促指导仙游县有计划地升级一批普通高中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扶持一批多样化、特色化高中。4、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足国家规
12、定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力提高小学英语课、初中理化课开课率。加强小学英语教师口语能力考核。组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学习和培训。落实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培育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推广“高效 读写、快乐学习、幸福人生” 的课题研究成果。坚持开放日、开放周、课改成果展览、基地校检查、质量抽检、教学常规督7查等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增强“教研片区” 的实效性。完善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普通高中一级达标校定向生指标全部按考生比例分配给农村学校。对全市初中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进行督查评估和指导。5、大力加强教研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研究、引领、服务、评估的作用。
13、教研部门要牢固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一切为了教师发展,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观念,下移工作重心、致力服务课堂。建立健全教学研究网络。强化教研队伍建设,重视教研队伍的生活、工作条件。建立健全教研队伍的考核和流动机制。6、重视特殊教育和扫盲工作。启动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力争市特教学校通过标准化省级评估验收。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特教、仙游县特教和秀屿区特教学校计划改扩建 4324 平方米,添置设备 941 万元。提高涵江区、仙游县两个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试点服 务水平。承 办省特殊教育教研片区会议。全市特殊教育计划招生 200 人, “三残儿童 ”入学率 97%以上。继续开展
14、扫盲工作,全市计划扫除青壮年文盲 3350 人。7、提高中小学教育条件装备水平。开展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举办教育条件装备征文大赛、 “三优联评” 、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大赛。开展“智慧教育 ”试点。巩固和 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果,推进农远工程设备“堂堂用 ”,建设 67 所“班班通”学校。完善校园绿色网室建设,推进“绿色网室 ”正常有序开放。强化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指导和监管。组织参与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培训,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各项8评比活动。四、着力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1、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推进涵江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仙游
15、县农村职教改革试点以及 4 所职校 6 个专业改革的省级试点工作,争取一批专业点成为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改革创新重点专业。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招生统筹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工作机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在高中教育阶段招生的比例。进一步优化中职资源结构,指导仙游县、荔城区开展中职资源整合,秀屿区创办一所达标中职。莆田职校、莆田华侨职校争创“国家重点职业 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二所职校参评国家级重点校。一所职校申报省级重点校。启动中职达标校建设,力争全市多数中职达到国家设置标准。仙游县职教中心按标准校完善建设。2、深化中职内涵发展。加强产教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探索中职、高职、应用
16、型本科、专业学位教育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做好中职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入学高职工作。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领域创新,深化中职课程改革。举办全市中等职校技能大赛,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2年中职学校信息化大赛福建省选拔赛。加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加强中职学校“双师 型” 队伍建设。继续 推进职校专业建设,扶持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医药物流、工艺美术、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等专业,与学校周边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链、教学链、招生链和就业链。建立和完善我市中职教师专家库,成立市级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机械加工职教集团,推进职教集团实质性运作,依托职教集团成立行业9指导委员
17、会。五、着力深化高校内涵建设1、加强莆田学院内涵建设。抓好评估整改意见的落实。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办好有特色上水平的应用型本科大学。加强专业建设,积极申报本科专业。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组织申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争取成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深入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支持开展校地、校企技术研发和合作培训人才。加强妈祖文化研究。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创建福建省第十二届“文明学校”和“ 平安先行学校” 。举办“百年办学、十年本科”校庆活动。2、提升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18、办学水平。支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指导开展“ 深化教学改革年”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考试制度、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改革。巩固学院校企合作成果,筹建莆田市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事会。大力建设校企共建的“ 校中厂 ”、“教、学、做”一体化的示范实训室。抓好实训基地的研发平台建设。促进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建设。指导做好面向全省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开展免试入学。扩大五年专招生。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创建“省级高校创业培训基地”。扩大对外教育交流合作,积极利用两岸高校优质科研资源。3、发挥莆田电大引领全市终身教育的作用。支持莆田电大转型升级,力争挂
19、牌成立福建开放大学莆田分校。发挥莆田电大在终身教育领域的龙头作用,不断改善软、硬件环境,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办学实10体建设,提升办学服务水平,拓展办学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完善终身教育机制,每个县区各培育 1 个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区、1-2 个社区教育品牌项目、1-2 个社区教育实验单位。完成社区教育“十百千 ”工程计划,继续实 施社区教育队伍“百千万”计划,落实市社区大学、县区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学校和村(居)社区学习点的社区教育网络。开展“9.28”终身教育活动日活动。六、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以“忠诚履职、爱生乐教” 为主题的师德师风
20、教育月活动,学习宣传贯彻高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发挥中小学校长排头兵作用,教育广大教师自尊自爱,树好形象,在全社会赢得尊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完善师德考评“一票否决” 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组织评选莆田市杰出人民教师,组织评选莆田市优秀中小学校长,开展教师节系列表彰,做好第三届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推荐工作,选树一批师德典型。广泛开展师德标兵巡回报告。2、扎实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 以县为主” 的中小学教 师管理制度,推广荔城区开展教师校际交流试点经验。落实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办法(试行),改革新任教师面试的内容和方法。开展第二轮岗位设置方案的制定和岗位聘用。开展幼儿园教职工核编和补充工作督查。多渠道补充幼儿教师,重点满足新增公办幼儿园师资需求。开展城乡幼儿园对口帮扶和定期走教,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扩大闽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