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工作视角下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姓 名 王 文 举 导 师 代 志 鹏 学科专业 社 会 工 作 研究方向 矫 正 社 会 工 作 培养单位 云 南 民 族 大 学 开题时间 2014 年 06 月 06 日1一、 选题理由,研究目的及意义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一、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据统计,自 1998 年至 2004 年的 7 年间,全国司法所接收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212 万余人,安置约 206 万余人。据司法部 2012 年公布的近年来刑满释放人员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 50 万名刑释人员,他们能否顺利
2、回归社会关系公共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2013 年 11 月 15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2013 年 12 月 2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 50 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决定规定,劳教废止前依法作出的劳教决定有效;劳教废止后,对正在被依法执行劳动教养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剩余期限不再执行。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刑满释放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但是处于社会所排斥的边缘弱势群体,而且是社会治安的潜在问题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在家庭生活、就业、社会交往等层面的社会融入状况,反映出他们返回社会
3、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反映了他们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可程度,是他们成功回归社会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社会融入程度是决定刑满释放人员是否会重新犯罪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有犯罪前科的重新犯罪率远高于无犯罪前科的犯罪率(邹庆祥等,2003)。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以后,由于社会缺乏包容态度,可供他们选择的工作途径和机会有限,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与接纳,使他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和迷惘。社会世俗的压力使刑满释放人员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回归社会,很容易造成他们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刑满释放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在融入社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慎将会破坏社会稳定,给国家与人民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4、,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2010 年,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要“通过衔接、管控、安置、帮教等措施,力争使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增强改过自新的信念,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2011 年 3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上也特别指出,要“完善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政策”。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他说,这方面的重要任务包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建设和谐社会与
5、创新社会管理体质的号召下,刑满释放人员作为作为一个特殊的Comment 微微微微1: 最好增加一些内容,把表格基本填满2社会弱势群体,其社会融入问题引起了国家和党的高度关注。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实现社会融入,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二、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健全和创新管理体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根本要求是要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有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能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6、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大问题的决定 中曾明确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社会工作介入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一方面可以借重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宗旨,运用科学方法和专业技能为他们提供福利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借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提供给案主物资或现金的援助,还可以提供给案主诸如行为矫正、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就业咨询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不仅帮助案主解决眼前困难,还进一步关注其能力建设,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增值,重新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促进其人
7、生价值的实现,最终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但是我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服务的专业社工机构较少,而且其工作理论架构、工作方法、服务模式等还在不断探索的阶段。本文拟立足于社会工作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和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研究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融入问题。从理论意义来看,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和创新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拓宽社会融入研究的视野,从而丰富和完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宝库。而从实际意义上看,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的现状,探索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难的深层次原因,揭示社会工作对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构建一套社会工作介入刑满释放人员
8、社会融入的对策方案,从而有助于重塑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维护刑满释放人员的合法权益,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Comment 微微微微2: 参考文献中要对应相应的外文文献,下同Comment 微微微微3: 参考文献中要对应相应的外文文献3二、文献综述与理论空间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所阅文献的查阅范围及手段,所用理论一、国外的相关研究在国外,社会融入概念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其在著作自杀论中分析自杀现象时,首次提出了社会融合概念。迪尔凯姆认为“社会融合”是导致人们自杀的重要社会原因(DurkheimE,1951)。斯高特认为社会融合可以划分为行为融合和情感融合
9、两种类型(Scott,1976)。后来社会融入概念逐步取代社会融合概念,并成为西方社会政策领域研究的主要议题。社会融入是指”通过缩小差距,降低最弱势社区与社会之间的不平等,并确保支持能够传递到最需要的群体。社会融入意味着积极促进参与机会,无论在工作、教育还是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ESFP,2007)。“社会排斥”是与“社会融入”相对应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个人或群体由于自身或社会环境等因素而被完全或部分地被排除在社会的、经济的、政治和文化体系之外的动态过程,主体的社会排斥程度决定着个人在社会中的融合程度(Walker,1997;Byrne,1999)。阿尔柯克指出, 社会排斥的原因主要来自结构
10、和行动两方面: 结构视角指出社会权力结构与社会环境会影响人们享有个人权利和参与生活的机会, 是导致人们贫困与社会排斥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教育资源提供、就业市场机会、社会保障体系等; 行动视角则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Alcock,2006)。社会融入的三种基本策略包括:资源再分配模式,即通过再分配的结构性政策,如税收调解来实现收入与资源分配的转移,降低社会不平等;道德模式,即鼓励穷人通过自我整合的行动融入主流社会;社会融合模式,即通过有报酬工作带来的经济整合与社会整合实现社会融入(Levitas,2005)。一直以来, 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的社会融入现状都是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国际移民的
11、社会融入状况已经在多个社会背景下被广泛研究。Klein 以迁移到巴西的葡萄牙人为调查对象,从工作、生活、教育等方面研究了其社会经济融入情况。Mueller对德国的土耳其移民研究发现,由于社会歧视、教育资源不足、较低的社会经济收入等原因, 他们在文化和宗教等方面被隔离开来, 己经处于社会边缘地位。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出发,使用了如下概念:同化、社会适应、社会融合、文化适应、社会吸纳与社会并入来研究该问题。圆并且类型化来描述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入过程,构建了测量社会融入的多个维度指标。其中主要有 Gordon的结构性融入和文化性融入“二维模型”( Gordon,1964)。JJunger-Tas 在 G
12、ordon的基础上,明确将政4治一合法性融入作为一个重要维度,构建了“三维度”模型,以及恩泽格尔(HEntzinger)提出了四维度融入模型,即社会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主体社会对移民的接纳或拒斥,并形成了比较详细的测量指标。(二)国内的相关研究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和借鉴,我国国内的学者们也开始关注到“社会排斥”、“社会融入”问题。有学者将社会融入定义为“特定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通过结构调整与主体的自我适应,能够享有就业、民主选举、政策决策、社会服务、城市文化生活等基本的经济、政治权利与广泛的社会权利,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逐步融入主流社会(刘建娥,2010)。”通常说来, 社
13、会融入的主体是指那些由于贫困、残疾、身份特殊等原因而遭受社会排斥, 处于社会边缘或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 社会融入的基本条件是在充分发展社会资本的基础上, 保证人人都能够平等享有社会权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社会融入过程一方面重视社会结构的变化, 另一方面也注重主体对这种变化的适应程度;社会融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改善弱势群体的社会生活, 实现个人或群体能够平等分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正常运行, 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社会融入涉及文、经济、行为、身份或心理等多个维度,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社会融入指标体系构建也是多元化的。风笑天研究三峡移民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入状况时, 将“ 社会
14、融入” 划分为经济、生活、环境、心理四个维度, 进而再具体分为九大指标(风笑天,2004 )。杨黎源则将邻里关系、社区管理、工友关系、联姻结亲、困难互助、定居选择、风俗习惯以及安全感 8 个视角作为分析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切入点(杨黎源,2007)。杨菊华提出了包括经济整合、行为适应、身份认同、文化接纳 4 个维度, 就业机会、职业声望、人际交往、生活习惯、心理距离、价值观念等 16 个指标在内的社会融入指标体系(杨菊华,2010)。目前,我国学者对于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流动人口、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一是关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在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数量庞大,处于社会边缘
15、,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故成为弱势群体社会融入研究中的焦点。一些学者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的社会融入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收入普遍较低,社会交往面较窄,对打工地居民和政府的认可度不高,对所在城市缺乏的归属感(陈旭峰等,2010)。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农民工群体下一代的社会融入问题也应引起重视,指出要解决城市农民工二代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就必须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就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侯力、解柠羽,2010)。9二是关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有学者对影响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以户
16、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流入地政府的本位主义,流入地户籍人口的偏见,以及流动人口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是制约流动人口有效融入社会的主要因素(徐祖荣,2008)。还有学者专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个体的性别、行业、人力资本、留居时间、家庭状况、政府部门信息服务和宣传、地缘差异等因素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有重要影响(王振卯,2010)。三是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对近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发展和完善社会融入理论,改变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获得政府社会政策的支持,加强社会组织介入的解决对策(张建国,2011)。刑满释放
17、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 帮助他们实现社会融入, 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在建设和谐社会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号召之下,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融入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一定程度上的关注。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的:一是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现状。刑满释放人员回归到社会后会呈现出危险性和弱势性两种特性(王志强,2004 年)。就业问题是刑满释放人员能否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因素,因而很多学者关注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现状,认为其在就业过程中遭到歧视、就业困难(彭奕洪,20l0;张兵,2011)。二是关于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排斥分析研究。有学者全面地分析了刑满
18、释放人员在就业、婚姻与家庭、人际交往三个方面所受到的诸多社会排斥,认为造成社会排斥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政策不完善、思想观念落后、刑释人员自身素质较低,并建议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更新社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等来减少这种社会排斥(莫瑞丽、金国华,2008)。三是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问题研究。刑释人员的犯罪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而且近年来,刑满释放人员人数和重新犯罪率逐年升高。其犯罪活动具有强烈的反社会性、黑社会性质,社会影响恶劣,危害严重(游书成,1994 年)。社会歧视效应、自身心理障碍;社会不良因素刺激,包括商品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就业难、家庭关系破灭;社会控制不力等因素是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
19、李忠华,2001 年)。对此,应提高监狱的改造治理、保障基本就业与生活、加强法制教育、强化帮教措施、推广社区矫正制度等措施来防止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张广智,向静 2010)四是关于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保护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刑满释放人员是10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我国目前施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充分承担起保障刑满释放人员基本生活责任。有学者提出构建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保护制度对巩固改造成果、降低犯罪率、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针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保护工作以国家力量为主导,多机构负责;相关立法滞后;以安置帮教工作为主要内容;民间参与程度不够(阎文青,2007)。同时有学者
20、指出,应当完善我国刑释人员社会保障制度,为完善我国刑释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有必要纠正政府理念偏差、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社会保障统筹机制、完善社会保障项目等措施(成志刚、杨平,2008)。指出要制定专门的保护法;完善保护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吸收志愿者,充实保护内容;建议消除刑满释放人员的前科(刘玲玲 2008 年)。五是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有的学者指出应设立出狱人保护的专门机构,规范管理体制;加强刑满释放人员的释前保护,努力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健全、完善出狱人复归社会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专门的出狱人社会保护法,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建议(丹亚男,2003);还有一些学者从社会工作
21、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方面的作用,主张建立社会工作介入刑满释放人员身份融入、职业融入、家庭融入、社会交往融入的服务模式,从增强融入信心、加强心理健康建设、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等三个方面来引入社会工作(张丽芬,2012)。(三)研究述评纵观国内外社会融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西方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这对我们研究社会融入问题具有借鉴意义,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差异,尤其是西方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针对移民融入,对此,我们必须有选择性、批判性的吸收利用。在国内,社会融入问题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
22、定的理论支撑。但已有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视角上,大多是从法学或者社会学视域探讨社会融入,而立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分析视角研究社会融入则十分罕见;二是研究对象上,大多局限于农民工、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而着眼于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融入研究寥寥无几。三是研究方法上,大多局限于主观臆断的描述分析,而结合个案访谈进行调查研究的较少。因此立足社会工作系统理论的分析视角,研究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融入问题,实现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创新,仍然是一个值得开拓的全新学术领域。二、所查阅文献的范围及手段查阅文献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11全文
23、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等全文检索系统及相关书籍。对所查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建立了“毕业论文资料库”,对相关著作进行相关整理,确定一些核心参考文献,形成了此次研究的宝贵财富。希望尽可能全面的参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三、所用理论(一)社会化理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社会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除了有生物学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人处其中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向辈群体、职业背景等等。但出于种种原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社会化,如违法犯罪人
24、就是社会化失败的例子。罪犯在狱中接受教育改造的过程是再社会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日标的过程。当罪犯刑满释放出狱之后,社会化过程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开始了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刑满释放人员由于曾经社会化失败的经历、虽经过在监狱里的强制的再社会化过程,但由于监狱矫正本身是在一个封闭、与社会隔离的环境下进行的,当罪犯出狱时,其必然需要有一个对社会适应的过程。可以说,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受到了
25、刑满释放人员的自身因素、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成功的继续社会化意味着刑满释放人员的顺利回归社会。因此,根据社会化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促进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他们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促进各项影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抑制消极作用。(二)标签理论标签理论是当代西方犯罪学流派中研究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产生于 20世纪 30 年代后期,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坦南鲍姆、贝克尔和利默特等人。“标签理论”研究了社会是如何和为何要将某些人和某些行为贴上“犯罪人”的标签的,以及这种标签对被贴上标签者的将来行为所带来的影响。该理论由两方面内容构成:一是对越轨行为
26、的定义,二是贴“标签”所造成的影响。“社会群体通过制定规则、将对这种规则的侵犯规定为越轨,通过将这些规则应用于具体的个人并给他们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创造了越轨行为。因此,越轨并非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本质,而是他人12的规则的适用,对犯罪人进行制裁的结果。越轨者是被成功地贴上了“越轨:的标签者,越轨行为是贴上”越轨“的标签的行为。”“换句话说,犯罪是社会通过立法、司法把其些行为规定为“犯罪”,给其贴上标签,从而人为地制造出来的。贝克尔认为,一旦有人被贴上罪犯的标签,这种标签将会盖过其他标答,从而别人就会首要地将这个人看做一个犯罪人。对违法犯罪人的这种刑事惩罚就是一种如加芬克尔所说的“社会地位贬损仪
27、式”,人们的公共身份会因此而在社会层面上降低。这种贬损仪式普遍存在,起着一种社会控制的作用。在经过这种地位和身份的贬损和降低之后,刑满释放人员会因此而难以找到合法的工作,他们很可能为了谋生而被迫重新犯罪。此外,他们还会因为身上的标签而被其他人疏远,从而被迫与那些同样被贴上标签的进行交往,这会使他们倾向于认同合罪的自我形象。标签论的基本观点就是社会控制具有增长犯罪行为的作用,因为贴标签过程增加了人们确定自己为犯罪人的自我形象的可能性。标签理论可以解释刑释人员在回归社会中所受到的不理影响,即标签所带来的排斥和歧视,以及他们可能因此而发生的再次犯罪行为。该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在促进刑释人员顺利融入社
28、会的工作中,要注意到刑释人员所背负的标签给其的融入带来的阻碍。(三)生态系统理论 在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产生了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个人的每个活动都与他的生存环境密切相联系的, 环境塑造着人的性格 , 影响着人的行为 , 同时,人的行为又影响着环境的变化, 可以说人和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体。现代社会生态理论最著名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查尔斯.扎斯特罗把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 Microsystem ) 、中观系统( Mezzosystem ) 、宏观系统( Macrosystem )
29、 。他指出, 微观系统是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个人,而个人的行为又受到自身生理、心理两个系统的制约。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 包括家庭、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指更大范围的社会系统,包括社区、政府和其他组织,他们通常不与微观系统直接接触,但通过文化、政策、习俗等影响着微观系统。人的生存环境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境中,这就是社会工作所推崇的“人在情境中”理论雏形。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生态系统视角强调注重个人与环境的交叉互动和相互影响,强调中层系统在工作进程中的作用,为本文在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 刑满释放人员的社
30、会融入问题的出现, 是刑满释放人员和所处环境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方面所引起, 深入的分析刑满释放人员的自身Comment 微微微微4: 要么增加内容把表格填满;要么把这三行压缩上去13原因以及家庭、单位、社区等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这有助于更透彻的了解流动刑满释放人员的优势和客观的环境优势, 为从优势视角的角度介入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问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四)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基本的理论, 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工作的多个领域, 它聚焦于人的内在动力和优势资源, 把“问题” 本身不看做是问题, 而是更多的关注到服务对象的自身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
31、考试教材编写者是这样定义的: 优势视角或称能力视角认为, 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 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 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 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抗逆力是优势视角的核心概念, 它是当一个人面对困境时能够做出积极的正向选择和处理方法的能力, 抗逆力是先天赋予的, 但是又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增强的, 所以在经受挫折和磨难的同时也是在提高抗逆力。在助人服务中, 社会工作者要以平等、合作、互助的伙伴关系介入, 首先应该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能力, 服务对象有解决困难的能力, 只是这种能力被问题的表象所掩盖, 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充分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优势, 多劝解、多鼓励, 而非从问题视角出发寻找服务对象的缺点和不足。其次, 整合受助者的优势资源包括个人优势和环境优势, 提升受助者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激发受助者潜在的能力。再次, 引导受助者付诸必要的行动, 切实走出困境。以上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刑释人员回归社会问题作出了解释。社会化理论解释了刑释人员融入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标签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中受到的歧视。生态系统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理论诠释了刑满释放人员融入社会的视角。三、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