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连续弹性介质中的位错行为 目录o 第一节 位错的概念 o 第二节 位错的分类及基本性质o 第三节 位错的弹性性质 o 第四节 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 o 第五节 位错间的作用力 o 第六节 位错与界面的交互作用 第一节 位错的概念一、位错及位错理论的发展第一节 位错的概念1957年,人们用TEM 观测到晶体中位错的存在与运动。1934年, 泰勒(Toylor )、波朗依(Planyi )、奥罗万(Olawan ) 提出晶体中的位错行为,主要指刃型位错的概念, 把位错与塑性变形时的滑移过程联系起来。1939年,柏格斯(Burgers ) 提出用柏氏矢量来表征位错,并引入螺位错的概念。1947年,皮尔斯纳巴罗(Peierls-Nabarro )给出了P-N 模型; 柯垂尔(Cottrell )提出了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模型。1950年,弗兰克(Frank )和瑞德(Read )提出位错增殖机制。二、位错的概念1、位错是晶体中原子排列位置发生错误而形成的一种晶体缺陷。 属于线缺陷,是四种缺陷之一。3、位错的基本参量:2、位错是连续介质中已滑移和未滑移区的边界 (指滑移位错,本章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