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标准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进入以实用语篇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实用翻译阶段。随着各国交往的增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翻译的现实特性与日俱增,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科技等实用性文献成为翻译的主要对象,译本现实功能和客户市场的需求跃至首位。 实用翻译的迅速繁荣和翻译对象的多元化,越来越凸显传统“ 忠实” 和“ 对等” 标准对翻译实践的适用乏力、指导乏力和解释乏力。目的论的形成: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的主要理论, 产生于20 世纪70年代, 它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赖斯于1971 年提出, “ 等值” 理论无法适应某些特殊交际语境, 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 翻译应该有具体的翻译要求。她的思想奠定了目的论的基础。第二阶段, 弗米尔在赖斯理论的基础上, 突破了传统理论的局限, 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翻译新观点 目的论( Skoposthoerie ) 。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行为, 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是“ 目的法则” 。这里的“ 目的” 主要是指“ 译文的交际目的” 。第三阶段, 曼塔利( Justaholz Manttari ) 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