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 考 先 知 2018 年高考 语文 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一、高考信息归集 1.关注 考试说明 2018 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与 2017 年相比,在 试题结构、题型、题量、赋分、 能力要求、背诵篇目等方面大体保持一致,只是试卷结构的表述、题型示例等方面有细微变化。 既遵循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具体表现为: ( 1)试卷结构的表述有细微变化: 分值、题量等 时间 2017 年 2018 年 内容 表述 阅读题 70 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 35 分,古诗文阅读 35 分。 表达题 80 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 运 用 20 分,写作60 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2、 3 题 9 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3题 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3题 12分。 文言文阅读, 4 题 19 分;古代诗歌鉴赏, 2 题 11 分;名句名篇默写, 1 题 5 分。 语言文字 运 用, 5 题 20 分;写作, 1 题 60 分。 全卷共 22 题。 阅读题 约 70 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 约 35 分,古诗文阅读约 35 分。 表达题 约 80 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 应 用 约 20 分,写作 6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9 题左右 。 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 7 题 左右 。 语言文字 应 用, 5 题 左右 ;写
3、作, 1 题。 全卷共 22 题 左右 。 从上表中可看出, 2018 年 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 ,对考试分值的说明,除写作外,其余的都在 2017 年的基础上加了一个“ 约 ”字。对题量的说明,除写作外,其余的都在 2017 年的基础上加了“ 左右 ”。 另外, 2018 年 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 ,将“语言文字 运 用”改成了“语言文字 应 用”。 提示一: 2018 年对分值、题量的表述,增加“约”“左右”表约数的字词 ,预示着 2018 年新课标语文高考,分值、题量的微变不是没有可能,值得关注。 提示二: 2018 年 考试说明 ,将“语言文字 运 用”改成了“语言文字 应 用”,
4、表述更科学、准确,强调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 ( 2)题型示例(含个别题型)有变化: 2018 年 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型示例,在 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闻材料的阅读,且题型发生了变化:设置了两道“四选一”题,均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写作的题型示例,增加了 2017 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的三道作文题。 提示一: 2018 年 全国新课标 语文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完全可能继续考新闻。 提示二: 2018 年 全国新课标语文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可能考两个“四选一”。 提示三: 2018 年 全国新课标语文高考,类似 2017 年的高考作文题型仍然值得关注,有可能是在继承中
5、创新。 2 关注 6 种题型 ( 1)传统文化素养选择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中选取内容,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 ( 2)言语逻辑选择题:通过短小材料营造生活、学习的情境,考查考生利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思维的过程。 ( 3)混合型材料阅读题:拓展试题材料来源,主要考查 对多元化的文字材料、信息图表的阅读理解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 4)实用性写作题:要求考生撰写诸如书信、通知、消息等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实用性文章。 二、高考考情报告 1.论述类文本阅读。 全国三套卷,卷考政论,卷考学术论文,卷考时评,设题都中规中矩,难度适中。选项概括性强而又灵活多变,有一定的迷惑
6、性。 2.文言文的考查,三套卷均考史传,沿袭 2016 年的考点。 3.古代诗歌阅读。 全国三套卷考唐宋诗,诗歌的表达技巧、形象及思想情感等分别有涉猎,配分科学、规范。 4.名句名篇默写。 三套卷题型均为根据语境填写诗文 句子,注重考查经典篇目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学类文本阅读。 卷为中国小说,卷、卷均为散文;材料长度均为1300 字左右。设置一道“四选一”题,两道主观题。注重考查分析句子的含意、人物形象、构思技巧、语言艺术等,注重紧扣文本命题与答题,培养考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弱化试题的探究功能。 6.实用类文本阅读。 三套卷均为新闻阅读,设置一道“四选一
7、”题,一道“五选二”题,一道概括说明题。 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等能力。 7.语言文字运用。 三套卷均设置一道成语题,一道病句题, 一道表达得体题,一道补写语句题,一道推断题。 8.写作。 2017 年的作文题材,紧扣时代热点,高歌时代旋律,弘扬优秀文化,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现实问题,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的考试目的。 三、高考命题预测 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进一步体现语文改革方向,科学架构学科能力,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
8、步落实高考能力立意,以阅读与欣赏为基础,以表达与交流 为提高,贴近人生,回归人本,体现出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的命题理念。 ( 1)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 年高考,考查社科类论文(包括时评、政论、书评、学术论文等)。 ( 2)文言文阅读 2018 年高考,考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 3)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8 年高考,考查中国现当代小说、散文。 ( 4)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8 年高考,考查新闻。 ( 5)古代诗歌阅读 2018 年高考,考唐宋诗词。 ( 6)写作 2018 年高考,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主题不会改变,在命题形式上创新的可能性非常大 ,北京卷的二选一模式
9、值得借鉴。 典题示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的选材不外乎两个方向,一个是关注传统文化,另一个是关注当下。后者将更多地会关注当下的诸多社会缺失。文本以千字文为标准,并尽量体现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 18届全国 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五)】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 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
10、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 ,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
11、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
12、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 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13、是 A 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 风气等。 B 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神、思想及其境况。 C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文化以及主流文化。 D 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三方面结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举女诫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 B 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
14、文 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 C 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 D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以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B 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范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 C 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必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15、。 D 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 18 届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质量检测】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这种借鉴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 20 世纪初 ,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
16、,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 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他的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
17、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 ,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 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是直接借鉴了西方的提法。 其
18、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 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1
1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间词话是中国现代美学 的奠基之作,它借鉴德国古典美学思想,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的美学体系。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
20、阐述 了中国美学现代建构对西方美学的借鉴这一主旨。 B.文章指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 C.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D.对于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文章先提出观点,后举例论证,后总结论证,重申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国现代美学。 B.王国维与蔡元培 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
21、主张。 C.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在借鉴西方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吸收中国儒家思想。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为了导向中学教学,小说和散文会兼顾考查。在考点分布上会更加灵活。小说侧重对写作技巧和主旨的考察;散文偏向写人叙事散文,适当关注西部散文。 .小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14 分) 【 18 届全国 100 所名校高 三冲刺卷(二)】 绿叶上的雾气 飞鸟 刚过 9 点,夏村就像蒸了半天的笼屉,突然被打开,热气四散。七月的阳光干净又毒辣,箭般射下,发出破空的
22、噗噗声。绿叶上升腾起闪烁的雾气。 春花望着绿叶上的雾气,感觉耳边隐隐响起一支曲子,曲调不很清晰,她断不准是当年庆民牵着她的手走进县城一家商场时,电器柜台传来清溪般音乐的曲调,还是大儿子结婚那天轰鸣的音响曲调,又像二儿子哼出的曲子。她又想,这曲子,很像孙子的第一声啼哭呢。 春花个子不高,圆脸盘,双颊被日头晒成黑红。她的眼睛很像她的名字,眼波有着春花的美好。嘴角微微上翘,含着无 限笑意。庆民干巴瘦小,笑起来找不到眼睛。当年春花看上庆民,是因庆民下河救了俩小孩,春花认定庆民是真正的男子汉。 昨天春花和庆民微信聊天。庆民说:“花,不中就请人,八九亩地你自己咋忙过来?”春花说:“能忙过来。你吃好,不要挂
23、念家,看你又瘦了。”庆民忙调整了角度,说:“哪瘦了,是手机的事?我让你种懒庄稼,你不听,嫌玉米、豆子收入少,非种辣椒和棉花,累垮了咋办,身体重要哩。”春花眼里有了泪。 庆民跟着老表在北京干室内装修,一天一百多块,管吃管住。 上大专的二儿子,暑假回来待两天就跟着同学去郑州干活挣钱了。二儿子说 :“妈,你和爸不用操我的心,我自己挣钱办自己的事。”春花说:“小鹏,当父母的要一碗水端平,不想亏欠任何一个,你哥办事加上盖房子,约莫花了二十五六万。我和你爸得给你挣够这个数。” 春花把喷药筒子的盖子拧好,天太热了,剩下的两桶药,下午再打吧。她用手捶着腰站起来。热气暴雨般泻下来,天气预报说今天 38呢。绿叶上
24、的雾气愈加浓重了,幻化出千般光彩,熠熠闪烁。春花一阵眩晕,胸口也有些发闷。她慌忙坐下,拿起塑料水壶灌了几大口凉白开。心头松快些。她把喷药筒子放进辣椒丛,回家了。走几步,拖鞋袢子断了。她捡起来,看一会儿,从 路边黄瓜架上解根铁丝,把袢子捆扎在鞋帮上。她想,等会儿上街买菜,顺便买双拖鞋。 给大儿子盖房娶媳妇落下小四万亏空,年前又给孙子办满月酒借了一万多。春花虽然欠着账,心里很满足很欢喜。这些都是快心事,都是喜庆事。再说,今年也能把账全还上。 大儿子在外面打工,春花住在他家。她进门,儿媳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和水果。春花很欣慰,儿媳长得好看,像大瓷娃娃,还孝顺,又给家里添了个顶梁柱。当初办事,亲家说:“成
25、亲戚了,不瞎胡来,咱随大溜,楼房要有,换帖六万六,送好日子三万八,上车礼一万,小轿车买辆七八万的吧。”儿媳发话了:“爸 ,大鹏爱喝几口,车不要买了,要不我整天提心吊胆的。”亲家瞪闺女一眼,张张嘴,塞进根烟。儿媳没过门就知道跟婆家亲,管事的回来一说,春花心里像灌了蜜糖。 春花问:“宝呢?”儿媳说:“妈,宝睡觉了。你歇歇,喝点饮料。要不还是你照顾孩子,我下地干活吧。”春花笑着说:“你的责任更大,照看好咱家的宝,就中了。” 春花推出电动车上街。儿媳忙拿两百块钱给她。春花推辞。儿媳硬塞给她,说:“咱娘俩现在一个锅,你上街就应该花我的钱。”多懂事的儿媳啊。春花的眼睛有些湿。 春花去超市买了菜,买了壶油,
26、想着儿媳爱吃樱桃,又买了些樱桃。 看小孩衣服好看,给孙子买了件小衣服,又买了顶小花帽。春花看看晌午了,忙骑上电动车回家。路两边的庄稼地落满白花花的阳光,绿叶上的雾气咝咝跳跃。她的脚一阵疼。停下看,铁丝扎肉里了。她忽然想起来,忘给自己买拖鞋了。她用力把铁丝头摁下去,穿上,寻思,回家用针线连缀,一定不会扎脚,还结实。 宝该醒了吧。她想起孙子,心头一阵战栗,加快了电动车速度。风迎面吹来,裹挟着绿叶上甜丝丝的雾。 (选自小说月刊 2018 年第 1 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运用环境描写和比喻 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盛夏的夏村天气异常炎热等情况,为下文的人物活动提供了自然背景。 B.小说第三段先是分别从个头、脸盘、双颊肤色、神情等角度刻画了春花的外貌特征,接着交代了春花看上丈夫的根本原因。 C.小说第九段写到“爸,大鹏爱喝几口,车不要买了,要不我整天提心吊胆的”,旨在说明春花没过门的儿媳对大鹏的关爱。 D.小说情节环环相扣,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很有个性特点。故事生动感人,耐人寻味。语言既通俗易懂,又不乏含蓄隽永。 5.小说中的春花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概括和分析其内在形象特征。( 5分) 答: 6.小说以“绿叶上的雾气”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