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收益报告若干问题探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030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收益报告若干问题探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面收益报告若干问题探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面收益报告若干问题探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面收益报告若干问题探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面收益报告若干问题探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全面收益报告若干问题探析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会计07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

2、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I摘要全面收益报告是财务会计报表的最新发展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全面收益报告的基本理论。其次,结合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分析全面收益理念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及作了基本原因分析。再次,结合国内外有关全面收益报告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提出我国上市公司报告全面收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缺乏相关准则依据、公允价值确立困难、没有进入利润表的未实现损益项目具有较大的不

3、确定性等。最后在对存在的问题作了细致的分析后,结合我国特殊国情,提出全面收益报告运用的可行对策。关键词全面收益报告;全面收益;会计准则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IIABSTRACTCOMPREHENSIVEFINANCIALSTATEMENTEARNINGSREPORTISTHELATESTSTAGEOF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ZESTHEBASICTHEORYOFCOMPREHENSIVEINCOMEREPORTSECOND,WITHTHE2006PROMULGATIONOF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THEPAPERANAL

4、YZESTHECONCEPTINOURCOUNTRYENTERPRISECOMPREHENSIVEINCOMEACCOUNTINGSTANDARDSANDTHEEMBODIMENTOFTHEBASICREASONANALYSISAGAIN,COMBININGDOMESTICANDFOREIGNRELEVANTCOMPREHENSIVEINCOMEREPORTPROBLEMSOFEXISTINGRESEARCHRESULTS,THISPAPERPUTSFORWARDCOMPREHENSIVEINCOMELISTEDCOMPANIESINCHINAREPORT,THEREAREMANYPROBLE

5、MS,SUCHASLACKOFGUIDELINESBASEDONTHEFAIRVALUEOFTHEESTABLISHMENTOFDIFFICULTIES,NOUNREALIZEDGAINSORLOSSESINTOTHEINCOMESTATEMENTITEMSHAVEMORELARGEUNCERTAINTYFINALLYONEXISTINGPROBLEMSOFAFTERDETAILEDANALYSIS,COMBINEDWITHTHESPECIALCONDITIONS,THISPAPERPUTSFORWARDTHEFEASIBLEBYCOMPREHENSIVEINCOMEREPORTCOUNTER

6、MEASURESKEYWORDSCOMPREHENSIVEINCOMEREPORTINGCOMPREHENSIVEINCOMEACCOUNTINGSTANDARDS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一、引言1二、全面收益报告的基本理论1(一)收益的概念1(二)全面收益的概念1(三)全面收益报告2(四)全面收益报告的理论基础2三、全面收益理念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及分析3(一)全面收益理念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3(二)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全面收益理念的基本原因分析5四、我国上市公司报告全面收益存在的问题6(一)缺乏相关准则依据6(二)公允价值确立困难6(三)未进入利润表的未实现损益

7、项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7五、全面收益报告运用的可行对策8(一)制定相应的报告准则8(二)改革应与监管同时进行8(三)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环境9(四)披露项目应细化9六、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致谢13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一、引言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多样化,传统收益报表已愈来愈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满足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要,近几年我国会计理论界陆续涌现了使用全面收益报告的热潮,国家对全面收益报告的关注度逐年加大。随着国家企业经济日趋活跃,对信息使用者所需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问题的监督得

8、到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推行全面收益报告有了客观的需求。然而,我国对全面收益报告相关理论问题的认识还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入。而且全面收益报告作为一种较新兴的事物,政府还有我国会计理论界都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需要进一步讨论。对于国外已较为成熟的全面收益报告模式我们不能盲目应用,而应该在结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前提下,合理借鉴和引进,制定全面收益报告准则,规范全面收益的计量和报告方法,从而建立为广大会计人士所能接受的全面收益报告方式。二、全面收益报告的基本理论(一)收益的概念在会计学上,收益也称为会计收益,是指源于企业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会计收益是基于实际的

9、经济和商业企业销售产品或服务,取得销售收入,减去实际发生的费用所产生的收入。2、会计收益是根据会计分期的假设,在某一特定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3、会计收益的计算以历史成本计列。4、确定会计收益应遵循收益确认原则。5、会计收益需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合理配比。与当期不相关的成本,应结转为以后期间的费用。6、会计收益拘束于谨慎原则。(二)全面收益的概念全面收益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他事项与情况所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1。全面收益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会计收益即净收益部分,而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且包括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是在现行会计实务中确认的,其他全面收益指的是

10、除净收益以外在各个会计期间内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其他全面收益具体包括1企业与其业主之外的其他主体之间的交易和其他转让产生的权益变动;2企业的生产作业产生的权益变动;3物价变动、偶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灾害以及企业与其周围经济、法律、社会、政治和物质环境交互作用的其他结果2。(三)全面收益报告全面收益报告是针对传统收益表的缺陷提出的。传统收益表仅对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已实现的收益进行报告,严重滞后于经济事项的实际发生,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使用者对业绩信息的要求。而全面收益报告可以对传统收益表进行补充,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用的业绩信息3。为使我国的会计收益进一步向经济收益靠拢,使会计

11、信息呈报更加具有决策有用性,全面收益报告起了重大的决定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限制了企业管理者操纵利润的空间,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四)全面收益报告的理论基础全面收益报告以财务资本保全观和总括收益观作为收益确认的理论基础。1、财务资本保全观传统的收益以实物资本保全观为基础,实物资本保全观下会计收益的确认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活动为基础,以收入的实现为原则,只包括已实现的营业收益,而不包括实现的持产损益。而全面收益报告体现的是财务资本保全观。财务资本保全观认为资本代表着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货币价值,只要导致净资产增加,均可确认为收益。财务资本保全观将已实现的营业收益和持产损益都认定为企业的收益,

12、是重要的理论基础。2、总括收益观在总括收益观下,除了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之外,当期确认的所有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都应包括在收益表中,且不论是否来源于当期的经营活动。按总括收益观形成的全面收益报告将该四个项目列在同一张收益表中,并适当加以分类,既便于使用者全面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可以防止管理当局随意操纵利润,保证收益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三、全面收益理念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及分析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全面收益理念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虽未明确提出“全面收益”的概念,但该体系在短时间内不会有较大的改动,

13、企业收益报告改革的方向仍是报告全面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一)全面收益理念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1、引入了“利得”和“损失”两个概念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引起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引起的、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4。利得和损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另一部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

14、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和其他项目。新会计准则中的各项具体准则已对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项目的内容进行了规范1资产减值损失,即所有资产(各项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减值发生的损失;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如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业务);3投资收益,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损益、企业处置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损益;4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罚

15、没项目所产生的利得和支出,以及政府补助利得、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5。此时,我国新会计准则虽未正式提出全面收益的概念,但正逐渐引入全面收益的观点。2、收入、费用和利润概念的重新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使用权收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

16、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收入、费用和利润概念的重新定义,向报告全面收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3、利润的变革之所以说新准则体系下的利润表体现了全面收益,是由于新准则要求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列示在利润表上。另外在利润方面,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中也包含了部分“其他全面收益”的内容,这主要归功于新准则突破了收入实现原则、稳健原则等传统利润确认原则的束缚。具体来说,新会计准则中利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

17、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2强调历史成本作为基本计量属性,并将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将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利润;3在利润表上将营业利润分解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不再有主营与非主营业务利润之说;4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单独列示在利润表上;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等未实现资产利得和损失的列示,使得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其他全面收益”的内容6。此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专门就全面收益的列报进行说明,要求企业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

18、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7,这是一个可喜的进展。4、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提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模式向全面收益观迈进了一大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一些项目一是直接确认为所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项目及其总额;二是净利润;三是所有者资本投资和向所有者利润分配等;四是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五是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六是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但是,这种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

19、表反映全面收益的方式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基本准则并没有给出全面收益概念,也没有要求全面收益总计,这不利于未来全面收益会计的推广;二是部分利得和损失,作为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且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并不能反映经济实质;三是部分利得和损失不直接列示在利润表,会导致反映企业业绩的信息不完整,影响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也将影响与国际会计准则目标的趋同8。(二)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全面收益理念的基本原因分析1、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我国的会计目标属于受托责任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更倾向于可靠性。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

20、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9。新的会计目标明确表明财务报告是必须为报告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为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2、会计理念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收入费用观将收益视为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资产负债观则将收益视为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净资产的增加。在收入费用观下,其收益只包括已实现的收益,不包括那些已确定而尚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使得收益无法真正体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21、而全面收益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观,其收益是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净资产的变化,既包括已实现的收益,又包括已确定而尚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从中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者的显著差异就是对未实现损益的处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多项体现资产负债观,比如基本准则关于收入、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6费用和利润等要素的定义,或有事项关于预计负债的确认,所得税关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等,这表明我国的会计理念已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10。其计量过程包括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资产负债价值的全部变化,既包括已实现的收益,又包括已确定而尚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因此对企业业绩作了更全面的反映。3、公允

22、价值的适度引入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很多方面都有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新准则引入全面收益理念碰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资产和负债计量属性的选择,而全面收益的计量在很大程度上又依靠于公允价值。可以说,全面收益报告因公允价值的引入而提出。新准则在金融业系列准则、企业合并等准则中全面引入公允价值,修订后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也恢复了公允价值计量,这将推动把全面收益表引入报表体系来容纳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新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事项主要有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生物资产、政府补助等。四、我国上市公司

23、报告全面收益存在的问题实践表明,全面收益报告能够有效减少管理层利润操纵,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我国上市公司报告全面收益仍存在许多阻碍。(一)缺乏相关准则依据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定义的财务报表要素中,“全面收益”要素并不包括在内,因而它的内容界定缺乏相应的准则依据。同样,虽然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已明确包括一些规范其他全面收益来源的具体准则,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年金基金和外币折算等,但我国还未出台全面收益报告准则,致使全面收益报告实际操作起来无据可依比较困难11。(二)公允价值确立困难全面收益计量的目标是为使用

24、者提供真实、全面和公允的企业当期各种交易或情况的财务信息。资产负债表观下,资产和负债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因而未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7实现损益就是持有资产公允价值的价值变化,公允价值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计量和全面收益信息的质量。可见,报告全面收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必不可少。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但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并不成熟,价格难以反映价值,很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需运用现值技术等方法估计公允价值,确定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涉及大量的主观判断,而我国高管人员的道德观、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素质都不容乐观,这些现实都导致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或

25、不公允12。另外,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尚未最终完成,资金占用、关联方交易、虚假交易等违规事项依然普遍,这种情况下,全面收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很难保证。因此,我们需从硬件和软件上建设并发展资本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规范资产评估市场,加强法制建设,促进交易的公开和公平。(三)未进入利润表的未实现损益项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那些未实现已确认的利得或损失主要为持有损益,又因大部分的未实现损益是由于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波动导致,因此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虽然目前“利得交易”问题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但通过补充披露未进入利润表的已确认未实现的损益,可使“利得交易”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缩小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制度的

26、漏洞13。传统损益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验证性,与之比较,未实现损益在相关性和可定义性方面具有很大差别,在利润表中若将未实现损益与传统损益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披露,势必会引起净收益的巨大波动,这明显是不合适的;又由于这些确认的未实现损益时常隐含巨大的风险,不披露它们的后果往往会使财务报告不能充分揭示企业的真实价值和潜在风险,从而不得不进行披露,因此把这些确认的未实现损益列示在传统净利润的后面,在现阶段是最合适的14。全面收益报告就是把绕过利润表而在资产负债表直接确认的未实现损益项目集中起来,通过适当分类,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全面、及时和有用的业绩信息,进一步体现公允与充分披露的原则。这样,

27、净收益反映的主要是本期实现的净资产变动,而全面收益反映的主要是本期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净资产变动。这种列示方法既体现了全面收益与传统净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8利润的区别,又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充分的决策有用信息。五、全面收益报告运用的可行对策(一)制定相应的报告准则制定合适配套的报告准则,为确认和计量全面收益提供依据,是完善全面收益报告的关键,这主要是由财务报表项目必须是按照有关会计准则予以确认所决定的。我国目前各种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形成并走向成熟,价格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因此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实际发展情况,适当拓展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运用的范围,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是合理的。由于我

28、国的全面收益项目并未完备,我国可以借鉴美、英等国制定相关准则的思路,从规范全面收益的列示和报告着手,再根据经济环境的发展陆续制定各项目确认和计量所需的具体的会计准则。并在制定准则的同时,兼顾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和成本效益原则,在提高报告决策相关性的前提下注重报告的编制成本,使大多数报告信息的使用者真正能够充分利用并作出相关决策。(二)改革应与监管同时进行我国上市公司的收益呈报中存在大量的利润操纵现象,管理层当局收益操纵的手段繁多,花样百出。为了防止该现象的日益严重,财政部对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这一措施能够暂时起到作用,但却未能从根本上杜绝企业操纵利润的现象,同时也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准

29、则的责任是为资本市场提供透明度高和可信任的财务报告,而并非是杜绝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若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操纵利润行为,财务业绩报告就应充分表现这一现象,并通过适当科学的分类,以便于投资者分析和利用。要建立发达而健全的资本市场,必须有效地保护投资者,使投资者能够得到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真实、完整、公允并具有透明度的财务信息。企业要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全面及时的全部业绩信息,进一步体现公允与充分披露的原则。因此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对财务报告的改革单靠准则实行是不实际的,需同时配以相应的监管措施,交给监管部门从经济生活的各方面来进行。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9(三)完善公允价值应用

30、的外部环境1、发展资本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市场建设需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进行,应加强各类市场的法制建设,全面规范各种交易行为,促进交易的公开与公平。2、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快速实现公允价值计量所需公共信息的及时查询和资源共享,使得企业公允价值的计量更加快捷、有效。3、规范资产评估市场,加强资产评估队伍首先,要保证公允价值的公正性,规范并加强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减少行政干预成份。其次,增强公允价值的科学性,制定一套可行的执业准则,规划评估行为。最后,规范并强化对注册评估师个人的管理,以保证资产评估执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执业质量,继续推进资产评估继续教育和培训进程,更新执业人员的

31、专业知识,提高资产评估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15。(四)披露项目应细化伴随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必将获得充分发展。为满足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高质量要求,我国需将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调整到重要位置,提高会计信息特别是收益信息披露的清晰性。报告全面收益,目的在于全面地列示收益的各个组成部分,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不是以全面收益的合计数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唯一标准。从我国现行的收益报告角度来剖析收益报告的具体项目,目前只有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是以总额方式在利润表上披露,而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入、利息收入等都是以其与其他业务支出、投资损失、利息支出相抵后的差额来

32、列示,而不管这些收入支出在规模、性质和影响程度上是否重要,但我国当前的经济大环境表明,这些项目在企业中所占比重已越来越大,因此只以差额列示对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相关信息来说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在财务报告目标转向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目的时,我国对上述项目应以总额列示而不是以净额列示对于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是很迫切的。除此之外,对于单独列示的重大的营业外收支项目金额,应同时在附注中披露它们的性质、内容等详细信息。为兼顾到报表编制的成本效益原则,我们可考虑对金额较大的项目按百分比来披露16。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0另外还有一些是要求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但不能在表内确认的项目,因此

33、,可鼓励上市公司在全面收益报告准则出台之前在基本的财务报表之外增设一张附表“全面收益表”,来补充披露对使用者决策有用但可靠性相对较低的相关财务业绩信息17。因此,更真实、更全面、更及时地报告企业的财务业绩,满足广大投资者和其他外部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要,是业绩报告改革的方向。六、结束语推行全面收益报告是满足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这一观点已成为共识。但全面收益报告要在我国开展,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实践基础都还不成熟,仍需进一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供其发展。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国情,提出在我国上市公司报告全面收益存在的问题,并针

34、对问题提出全面收益报告运用的可行对策。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现有资料的有限及本人知识结构、理论水平的局限,本文对报告全面收益存在问题的探究并不是很深,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提出的可行对策还有待时间的考验。未来几年内,我国应在结合现实国情的前提下,制定报告准则,规范计量和报告方法,合理借鉴和引进国外已较为成熟的全面收益报告模式,并最终建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全面收益报告模式。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1参考文献1晚常青我国实行全面收益报告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8,2中95962宋艳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全面收益观浅析J财会月刊综合,2008,471723任丽瑛全面收益报告有关问题的思考J

35、科技创新导报,2008,82044韩凌宇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大连东北师范大学,2009硕士论文5贺宏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业绩报告模式改进J会计之友,2010,1上11136李晋全面收益报告的借鉴及应用形式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6548517赵彦锋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对接J财会通讯,2010,71361378周萍论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J财会通讯,2008,261639杨晓玉,周丹论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全面收益理念及其运用J会计之友,2008,10中353710武迎春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理念基于全面收益观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3333411周令杰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

36、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硕士论文12张凌燕推进我国全面收益报告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6上495013刘怀山企业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及报告J企业经济,2008,316817014张国永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选择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2009,5下626315彭宏超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08硕士论文16赵金玉会计收益报告的改进J商业经济,2008,4525617洪伟论全面收益报告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141394118许保国试论我国收益报告的改进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26410510919高微

37、全面收益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10,11343720高旸从新准则的颁布看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意义J会计之友,2007,8中787921林秀松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若干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217317522周仁俊,李慧娟论新会计环境下全面收益报告J当代经济,2006,1213013123刘君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设想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6202124李荣强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05,5353625DENNISCHAMBERS,THOMASJLINSMEIER,CATHERINESHAKESPEAREANDTHEODORESOUGI

38、ANNISANEVALUATIONOFSFASNO130COMPREHENSIVEINCOMEDISCLOSURES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2007,12(4)55759326SANTANUMITRAANDMAHMUDHOSSAINVALUERELEVANCEOFPENSIONTRANSITIONADJUSTMENTSANDOTHERCOMPREHENSIVEINCOMECOMPONENTSINTHEADOPTIONYEAROFSFASNO158REVIEWOFQUANTITATIVEFINANCEANDACCOUNTING,2009,33(3)279301会计学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3致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