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宋词的发展及婉约与豪放的风格;感受柳词的成就及写景与抒情的艺术。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按调填词、合乐歌唱、句式参差的诗体,最初叫曲子词,又名乐府、琴趣,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章,一章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上下阕为常见。词的篇幅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词兴起于隋,发展于唐五代,鼎盛于宋。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多写闺情,调脂弄粉,词境狭窄。西蜀词人韦庄独树一帜,于闺情中糅入离愁,词风清丽。南唐后主李煜以亡国之恨入词,造就了词旨的突破。宋初词坛承袭晚唐五代风气,晏殊、欧阳修的词作渐渐脱离脂粉气息,清新婉约。失意文人柳永是宋代创作慢词长调的第一大家,混迹于歌楼舞榭,以市井风光、切身感受入词,丰富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苏轼词风格多样,清新俊逸者有之,刚健豪放者更著。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以词言事、说理、抒怀(怀古、感旧、记游等),“无意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