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分类号: 密级: U D C :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学士学位论文越窑栗子山窑址出土器物艺术风格探微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申请学位级别 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 陶瓷艺术设计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中国美术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年 月 日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
2、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1关键字.1Abs
3、tract.2key words.2第一章 栗子山窑址.3第一节 越窑及其栗子山窑址.3第二节 栗子山窑址出土情况.4第二章 栗子山出土越窑瓷器的艺术语言.5第一节 原料.5第二节 造型.5第三节 装饰手法.7第四节 釉色.8第五节 窑具及烧成.9第三章 越窑栗子山出土瓷器的审美风格.9第一节 釉色苍茫青灰.10第二节 造型古拙生动.10第三节 装饰古朴明快.11结语.11致谢.12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3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摘要越窑创烧了最早的青瓷,从而使中国成为瓷器的国度。越窑发展历经数朝,从东汉至宋,有长达千年的烧造时间。唐代越窑烧制地域较大,包含了余姚、上虞、绍兴、慈溪上林湖
4、等诸多地区。栗子山窑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烧造时间大约在北宋时期。由于青瓷窑址区域内优质瓷土日趋匮乏、当时的政治因素等原因,越窑青瓷日渐衰落,这个时期应该是越窑发展的末期,栗子山窑址的出土器物正是这一转型时期的实物例证。希望通过对栗子山窑址的考察,能够对越窑历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窑系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关键字越窑 青瓷 栗子山窑址 器物 艺术风格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AbstractCeladon of Yue bring about a situation where the world is greatly impressed by china. It was t
5、he first china exporte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also the founder of creating sophisticated celadon, which fastened the two greatest kilns of the formation “north white south green”. The development of Celadon of Yue went through several dynasties, which lasted as long as a thousand years, showed its
6、strong vitality. However, Celadon of Yue silently exited the stage of history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was at peak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rcelain, which not only due to the spring up of other new kinds of porcelain, but also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y it developed. The very material evidence i
7、n this transformation period is LiZiShan kiln, where we can gain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istory of Celadon of Yue by investigation. It is predictable that a deeper cognition about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kilns will not be far away from us in the following study.key wordskiln;celadon ;LiZiS
8、han kiln;glassware ;style of Art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 栗子山窑址第一节 越窑及其栗子山窑址栗子山窑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观海卫镇里杜湖西岸栗子山南坡,小坝东侧, 南距西埠头村 0.5公里,北距枫树湾窑址 1 公里(图 1.1.1) 。窑址因建筑小坝遭到破坏,局部被湖水所淹 1。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在这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它是我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越窑产品的使用对象上至皇室下供庶民。越窑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
9、的古窑系陶瓷之一。堪称为“母亲瓷” 。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温润,以青翠晶莹名闻天下。早在唐朝时期,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便将越窑列为唐代诸名窑之首。并且评论说“越瓷类冰” 、“越瓷类玉” 。越窑青瓷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并且对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的青瓷生产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浙江慈溪地区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还有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有规模很大的青瓷窑址,这在当时铸造了唐宋时期越窑巨大的辉煌,堪称唐宋瓷都 2。第二节 栗子山窑址出土情况从地表遗存判断(图 1.2.1) ,此处为唐宋时期图 1.1.1 栗子山窑址卫星图 图 1.2.1 栗子山窑址陶瓷
10、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的窑址,堆积面积达 8,000 平方米,断面厚度约 2.5米,暴露窑床残长 4 米、宽 2.6 米,窑壁用长 30 厘米、宽 16 厘米、厚 5 厘米的砖头叠砌而成 3(图1.2.2) 。从栗子山采集回来的标本看。器型以双耳执壶和侈口弧腹圈足碗居多,还有四系罐、瓶、盒、灯盏、器盖等;可能由于年代久远,并且常年的沙石掩埋,标本釉色较灰暗,有青灰、青黄等色,釉层薄而缺乏光泽;有的标本碗内底和壶腹部饰有刻划花,刻划线条粗糙呆板,常见的花纹有牡丹花、菊花、缠枝花等。别的装饰手法还有印花,主要装饰在壶的耳部,形状各异,纹样繁多;少见匣钵,器物多为明火装烧。从标本残片的胎、釉、装饰和烧造方
11、法等方面观察,栗子山窑址的制瓷工艺处于越窑衰落的转型时期,已明显地趋向粗糙和草率,这反映了北宋晚期越窑开始走向衰落时的状况。栗子山窑址正处于越窑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从窑址采集到的标本大致都处于这一时期,透过这一些标本可以窥见唐宋时期越窑的工艺技术和审美趣向。第二章 栗子山出土越窑瓷器的艺术语言第一节 原料 越窑青瓷是我国最早烧制成熟的青瓷器,其烧制已经超过了千余年,在我国的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图 1.2.2 栗子山残损窑床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近年来有很多专家学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越窑青瓷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整理。从栗子山采集回来的标本看,越窑青瓷的釉层很薄。通过阅读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的资料
12、,大致知道了瓷釉采用的是钙釉配方,高温流动性好,容易形成薄釉。越窑青瓷的胎釉组成的是低铝高硅,并有一定量的杂质,体现了南方青瓷的用料特征。其中的杂质也体现了虽然当时的原料已经筛选过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远未达到精炼的要求 3。由于南方使用龙窑的特点之一就是骤冷骤热,不像北方馒头窑一样冷热缓慢,所以可以讲这种熔度低、粘性小的釉料,烧成像玻璃一样晶莹剔透。第二节 造型从栗子山窑址采集回来的标本来看,品种非常的丰富,包括了碗、罐、盒、洗、盘、盅、壶、碟等。一 碗宋代小碗(图 2.2.1.1) ,直径 5.5cm。此小碗器形端庄,圈足小,次窑器皿多为叠烧烧制,此碗却是单独烧制的,足见可贵,碗残一角,断
13、口呈灰红色,为未烧熟的作品。碗残件(图 2.2.1.2):,直径 7.8cm 宋代,釉色青灰,为普通的日用器皿,产量巨大,叠烧工艺,碗中心有 8 到 15 个支丁痕迹。其余碗残件(图 2.2.1.3) 。图 2.2.1.2碗残件:图 2.2.2.2 小罐残件和鸟食罐图 2.2.1.1宋代小碗图 2.2.1.3 碗残件图 2.2.2.1罐残件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二 罐罐残件(图 2.2.2.1) ,耳为唐宋典型的形制。小罐残件和鸟食罐(图 2.2.2.2) ,唐代,鸟食罐最早出现在汉代,一直到明清都有烧造,越窑作为唐代九大名窑之一,在民间日用品方面的烧造一直非常丰富,考察期间在窑址发现了大量的鸟
14、食罐残件和素烧件,器形虽小,但十分生动有趣。三 盒粉盒(图 2.2.3.1) ,素烧坯直径 9cm,盖子直径8.2cm,高 5.3cm。盖子为烧结的青瓷残片,下部是素烧坯,同一窑址出土的大量素烧坯证明了该窑址有专门的素烧窑。四 盘盘(图 2.2.4.1) ,素烧残件,直径 12cm五 壶青瓷执壶残件(图 2.2.5.1) ,残高 20.3cm,圈足直径 8cm,瓶身直径 12com,有带状刻画装饰纹,由于烧成过程中的问题导致瓶身变形,从刻线处拉裂。釉色青灰,釉面布满细碎开片。六 盏盏(图 2.2.6.1) ,出土数量巨大,釉色青灰,为一般日常用品。图 2.2.3.1粉盒图 2.2.6.1盏图 2.2.5.1 青瓷执壶图 2.2.7.1盖残件图 2.2.4.1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