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全六册.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45458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全六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全六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全六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全六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全六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分册第 1 课 古代两河流域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二、楔形文字和吉尔伽美什: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这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三、 汉穆拉比法典1、作用 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2、历史价值(1)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宝贵的第一手文献。第 2 课 古代埃及一、法老的专制统治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

2、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埃及大致相当。二、金字塔与来世信仰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三、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在公元前 3500 年前发明了象形文字第 3 课 古代印度一、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1、四大种姓:婆罗门(宗教贵族) 、刹帝利(世俗贵族) 、吠舍(平民) 、首陀罗(奴隶)2、特征:四大种姓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二、佛教的创立和发展1、创立:公元

3、前 6 世纪,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2、经典: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主要内容有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组成,因此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3、传播:公元前 3 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第 4 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一、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中美洲的阿兹特克文化、玛雅文化,南美洲的印加文化二、玛雅文化玛雅文化是印第安古代文明中璀璨的篇章,有“美洲的希腊”之称。玛雅人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以及艺术等诸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农业方面的成就: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 40 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

4、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第 6 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一、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地理范围:较今天希腊略大,除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二、希腊城邦的形成1、特征:古代希腊城邦一般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2、古典时代:公元前 5 至公元前 4 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一时期,古希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城邦制度达到全盛。三、雅典的民主政治1、里程碑(1)梭伦改革:公元前 594 年的“梭伦改革” ,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扩大了城邦政治的社会基础,首开雅

5、典民主政治之先河。(2)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 508 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彻底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基本上清除了全体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障碍,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2、全盛: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 443 年至公元前 429 年,伯里克利任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雅典的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3、核心: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4、意义:(1)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2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2)但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

6、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第 7 课 希腊古典文化一、 荷马史诗史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性,也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荷马史诗 ,包括伊里亚特 、奥德赛两部分,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二、哲学和历史 1、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哲人。2、古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 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 ,希罗多德被称为“史学之父”第 8 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 509 年,罗马废除了“王政” ,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 500 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二、罗马帝国1、建立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被元老

7、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2、三洲帝国 公元 2 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最大规模,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3、分裂 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4、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第 9 课 罗马法体系一、十二铜表法 1、公元前 451 年至公元前 450 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了 12 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 12 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2、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成为

8、罗马法系的渊源。二、公民法与万民法1、公民法:随着古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有效地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由于它们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因而被统称为“公民法”2、万民法:(1)从公元前 4 世纪政府意大利半岛开始,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非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的行列之中。罗马国家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相继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决议或法令。 (2)进入帝国时期以后,历代皇帝针对某些具体事项也发布了一些敕令。(3

9、)这些法令和决议经过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形成为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万民法”3、公万统一:(1)公元 212 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罗马人与境内外邦人在法律上的差别逐步消失, “公民法”和“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2)从奥古斯都皇帝开始,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国家法律的整理和研究,推动了罗马法典的编纂,充实了罗马法的内容。三、罗马法系的影响1、价值:(1)古罗马法系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堪称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2)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

10、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2、局限:罗马法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为奴隶在当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第 10 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一、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产生:1、地点:阿拉伯半岛 2、创始人:穆罕默德3、传播: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扩张,伊斯兰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二、阿拉伯帝国 1、8 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发展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2、灭亡:1258 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第 11 课 奥斯曼帝国一、1453 年,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11、;1457 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二、进入 16 世纪后,奥斯曼土耳其发展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3三、帝国的统治: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传统的东西贸易虽尚未完全中断,但是长期的战争,以及帝国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第 12 课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产生:1、采邑改革:(1)8 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2)影响 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12、,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二、中世纪庄园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第 13 课 城市的复兴一、城市的复兴与自治 城市的自治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二、等级君主制1、背景:12 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力图携手

13、打破封建割据局面2、形成:1265 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 1302 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3、特征:(1)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2)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4、意义:(1)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2)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 14 课 王权与教权一、王权与教权相互利用1、丕平篡位建立加洛林王朝 751 年,在教

14、会的支持下,丕平在法兰克贵族集会上废黜墨洛温王朝末代君主,自立为王,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篡位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2、丕平献土 丕平即位之初,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远征意大利,把所夺锝的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此举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并使罗马教会掌握了世俗权力,影响深远。3、查理加冕 查理帝国时期王权与教权的关系进一步密切,查理加冕称帝,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古老原则,教权和王权各有所得。二、王权与教权相互斗争1、卡诺莎觐见史实(1)11 世纪末,德皇亨利四世与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间的主教授权之争使对抗趋于白热化.(2)1077 年,亨利四世迫于国内形势,俯首屈服,请求格列高利七世宽

15、恕。格列高利七世最终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2、卡诺莎觐见影响卡诺莎觐见表明,当时教皇已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其后教权不断增强,13 世纪达到极盛,教皇基本上实现了对西欧教会的集权统治,罗马教廷也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三、王权的衰落1、阿维尼翁之囚史实 1309 年,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新教皇将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教皇事实上成为法国国王的人质。2、阿维尼翁之囚影响 此后,教权急剧衰落,教皇对西欧各国事务干预能力明显下降。各地教会基本上都依附于世俗政权。第二分册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一、原始农耕 1、原始农业的诞生:(

16、1)时间:1 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2)标志: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了农耕生活。 (3)意义:农业的起源,是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2、中国的农业成就 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3、姜寨遗址 特征: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4社会阶段。二、中华文明的起源1、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1)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2)盘古氏、有巢氏、伏羲

17、氏、神农氏等的传说,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经历的几个阶段,他们是先民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英雄人物。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1)随着一系列考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使中华文明起源的具体情景变得日益清晰。这些考古资料表明,最迟在距今50004000 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3、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 2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1、夏王朝的建立: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夏王朝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1)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 、从“天下为公”到“天

18、下为家”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2)据文献中记载,夏王朝已设官分职、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监狱、制定刑罚镇压反抗者二、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1、背景:(1)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与文献记载的夏朝地域和年代相一致的遗址和遗物,希望发现属于夏朝的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两重证据法) 。 (2)在考古发现中,发掘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在地域和年代方面相一致。2、二里头遗址:(1)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的社会分化已很明显。 (2)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3、二里头遗址发现

19、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第 3 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一、内外服制1、商朝的历史是信史: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二、青铜时代1、商朝的青铜器(1)商朝处于青铜时代,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性质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2)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

20、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3)著名的“司母戊鼎”是世界著名的青铜器。2、甲骨文:(1)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是商人刻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2)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象形文字。 (3)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第 4 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 1046 年,牧野之战,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1)背景: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2

21、)措施: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3)影响: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二、周公“制礼作乐”1、内容 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有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意义 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人事,把尊礼看作是统治者“德治”的重要内容。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敬天保民”的新思

22、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第 5 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一、东周建立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镐京东面的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表现(1)经济发展:最深刻的变革来自经济领域。 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 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工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 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

23、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2)社会改革: 背景: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的态势,迫使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 措施:贬抑或废黜无能的旧贵族,启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2、影响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二、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处于中国社会的转型之时,社会动荡,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社会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名的

24、局面。2、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儒、法、道三家。3、儒家:(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为仁” ,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 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2)战国时期孟子发展儒学: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3)战国时期荀子发展儒学: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 ,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走向法

25、家。(4)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4、法家:(1)兴起: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2)主张: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5、道家:(1)兴起:道家以老子为始祖(2)主张: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 ,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他们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对财富权力的追逐。(3)影响: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

26、具有深远的影响。第 6 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1、战国七雄:(1)战国时代,经过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了齐、楚、秦、严、赵、魏、韩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 (2)七国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初期,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被动挨打的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变法。 (2)目标:富国强兵、兼并天下(3)措施: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竣工、奖励农耕、建县制、什五连坐等(4)影响:秦国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3、秦朝的建立 公元前 221 年,秦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

27、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1、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原因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2、措施:(1)中央: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位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三公九卿制) 。丞相是百官之长,一切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2)地方:地方政府为6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命。 (3)其他: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修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3、影响: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

28、为中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第 7 课 秦末农民起义秦的暴政(秦朝灭亡根本原因)1、滥用民力、赋役沉重、法律严酷,暴政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秦二世即位后,统治阶级发生内讧,加速了秦朝的覆灭。二、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直接原因)1、背景: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2、公元前 206 年,秦王婴降刘邦,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1、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楚汉战争,刘邦击败项羽2、公元前 202 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第 8 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一、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

29、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3、汉初郡国并行,最终导致七国之乱。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1、背景 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2、措施:(1)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 、 “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削减天下百姓的田租(轻徭薄赋) (2)废除秦朝留存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省刑约法)3、影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景象。第 9 课 汉武帝时代一、从“无为”到“有为”1、政治上:(1)创设内外朝制:为加强皇

30、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启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其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 。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成为“外朝” 。 (加强皇权) (2)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检查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加强中央集权)(3) 颁布推恩令: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上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加强中央集权)2、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措施: 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 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 郡县的学校配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31、2)影响: 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3)实质:儒表法里3、民族关系上:(1)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疆的威胁。 (卫青、霍去病) (2)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敦煌、酒泉、武威、张掖河西四郡,使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连为一体。 (3)在西南、东北、东南和西部地区设置郡县或其他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二、汉武帝时代,西汉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影响远播、西汉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第 10 课 东汉的兴衰一、东汉建立 1、公元 9 年

32、,王莽篡汉。在绿林军和赤眉军的打击下,新朝政权迅速覆灭。2、公元 25 年,南阳豪族刘秀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二、东汉的衰败 1、地方豪族实力强大刘秀的“柔道治天下”有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的一面,东汉后期,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主要表现在:(1)经济上: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大庄园,经济上自给自足。(2)军事上:组建“家兵” 、 “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 。 (3)政治上: 把持地方舆论。 有些名门望族数代位居高官。2、影响:(1)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7(2)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束手无策,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镇压

33、起义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终于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第 11 课 割据与分立一、三国鼎立1、背景:(1)曹操:中原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推行屯田制,努力发展经济。唯才是举,实力迅速增强;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 (2)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3)孙权:在周瑜、鲁肃的辅佐下,巩固地盘、稳步发展。 (4)208 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的基础。2、形成:(1)220 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21 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3)229 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

34、 ,史称孙吴。至此,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3、影响:三分天下是各方实力趋于均衡的结果。与先前的割据混战相比较,三国鼎立的局面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为有利。二、区域经济的发展1、背景:(1)从夏商周至秦汉,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是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是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

35、,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2、区域特色:(1)蜀汉: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诸葛亮的各项举措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和。 (2)孙吴: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用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造船技术日益进步;迫使山越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推动了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了平原沃野的开发,促进了民族融合第 12 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一、北朝与南朝 1、北朝:北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隋 西魏 北周 2、南朝:宋、齐、梁、陈 589 年 隋统一中

36、国二、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1、措施 政治: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 ,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 经济:推行 “均田制” ,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习俗:孝文帝迁都洛阳,在朝廷内通用汉语、汉服,改汉姓,促进胡汉通婚。 政治:改定官制和律令。 文化: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2、影响(1)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北方的民族融合出现新的高潮。 (2)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第 13

37、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一、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1、隋的兴亡与唐的建立(1)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 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定都长安。 (2)589 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3)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2、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1)创设与完善: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 (2)三省六部:中央设中书省(隋称内史省)负责草诏、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政事堂: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

38、,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依照令形式颁布执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4)影响: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限制相权,以分权得以集权) 这一制度如能严格执行,对皇权也会形成一定的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8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限制皇权)二、科举制 1、背景:官员推举制造成的弊端(1)不利于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 (2)门阀世族更是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2、创立与完善: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

39、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随开创,经唐健全。3、科目: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试难度也最大。4、影响(1)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2)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使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3)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沿革西周:世卿世禄;战国:军功授爵;两汉:察举、征辟;魏晋南北

40、朝:九品中正;第 14 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一、贞观之治(627647)1、背景:唐太宗丰富的阅历、隋亡的鉴戒、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2、措施:(1)宽民: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2)用贤:广招贤才、知人善任(3)纳谏:居安思危,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4)安边:既重视加强国防又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例证: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唐太宗对各少数民族的真诚相待,使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二、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当政天期

41、间基本沿袭了贞观年间的政策,使唐朝的发展得以继续。三、开元盛世 1、措施(1)法律上,废止严刑峻法,实行宽简、慎刑的法制原则(2)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才台融贯,提高行政效率,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重振清明宽容的贞观之风(3)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2、影响:王朝的政治被推向全盛,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3、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晚年昏庸荒怠,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爆发“安史之乱” ,国力大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第 15 课 中外文化交流一、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全盛1、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在唐朝全

42、盛(1)背景:唐朝设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2)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二、东亚文化圈1、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影响尤为深远。2、19 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中国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3、在经历了早期的模仿、复制唐文化的阶段后,日本文化和朝鲜文化都在扬弃和再创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比较鲜明的本土特色,并且反过来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

43、在这一基础上构造起来的东亚文化圈实际上是一个多样统一、交相互动的文化有机体。4、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吸收、融会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显其博大恢弘,同时,唐文化有益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后世的外国人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足见唐朝的国际声誉和深远影响。第三分册第 17 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一、宋朝的建立 1、960 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 ,史称北宋。2、宋建国后,先后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统一。3、北宋的统一是不完全的,长期与辽、西夏以及后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并立二、文官体制 1、背景:北宋初年,鉴于唐

44、末五代9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2、措施(1)军事: 961 年,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史,一般由文官担任。 军事部署上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 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离割据、拥兵对抗朝廷。(2)政治(选拔官员): 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防范武将专权,也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组成统治集团,而是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形成了一个以科举出身的

45、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参知政事(副宰相) 、正副枢密使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官担任。 实行关、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便于官员的调迁撤换。三、科举制度的完善1、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宋太祖时,曾对省试合格的举子增设殿试,由皇帝亲临复式,以后成为定制。2、规则的完善 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3、内容的完善 宋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 ,不以诗赋的优劣取试,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4、影响:通过改革而逐步完善、兴盛的科举制,

46、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第 19 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一、辽、西夏和北宋的和战1005 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宋辽间的战争状态才告结束,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1127 年,金发动靖康之变,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2、1127 年,宋钦宗之弟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史称宋高宗。后定都临安(今杭州) ,史称“南宋”3、南宋金之间的关系(1)1140 年,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2)1141 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 。(3)此后南宋金长期对峙三、榷场(1)定义: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政权都在边境接界地区

47、设置了互市贸易的市场,称为榷场。(2)管理:榷场由官府管理,贸易方式和交易的商品种类都由官府控制(3)商品:宋朝主要输出茶叶、瓷器、丝织品等,从辽、西夏和金输入的主要有马、皮革、药材和盐等。各政权对榷场交易的商品种类有严格规定,如北方的战马,南方的铜铁、硫磺之类的军用物资,一般都严禁出境。 (4)影响:虽然榷场的设置处于控制边境贸易以挟制对方的意图,但榷场的互市贸易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是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四、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 1、1206 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2、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2 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48、3、1276 年,元军攻占临安;1279 年,元军在厓山消灭南宋流亡政权,南宋灭亡。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第 20 课 经济中心的南移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1、南宋时期,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2、表现(1)农业 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稻麦轮作的推广,人口增长的压力促进了耕地的大量开垦,人们因地制宜的开辟了圩田、沙田、梯田。水稻已跃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南方的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业很普遍,桑蚕业的中心也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手工业:宋代的纺织、制瓷和造船等手工业也有较大的

49、发展 官府在杭州、苏州、成都等地都设有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一带还出现了独立的私人作坊,称为“机户” 。 棉花种植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南一带,至南宋末年,海南岛已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宋代的制瓷业较前代发达,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东南沿海城市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二、海上丝绸之路101、原因:(1)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2)商业的繁荣和经济中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3)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能够制造大型的远洋船舶,指南针普遍使用) 。2、表现(1)南宋时,从海路前来通商的国家有50 多个;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2)宋代的海外贸易,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3)这条商路中国泉州为起点,通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