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培养途径【内容提要】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桥梁。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对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期被称为“疾风怒涛(Sturm and Druang) ”的时期(G.S.Hall,1904) ,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 、 “自我的发现”的时期(E.Spranger, 1924) 。较之于整个社会,大学生是最敢于查问和审视自己存在
2、状况的青年群体,最敢于对自己的生活持批判态度、活得本真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使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宁的心理世界中。自我的接纳与排斥,自我的同一与分离,自尊的获得与丧失,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否定,以及由此而致的希望与失望、信任与怀疑、喜悦与忧伤、成功与失败等诸多复杂的情感体验,构成他们心理矛盾与冲突的主旋律。诸多研究和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不断升级,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又大多源于自我意识。因此,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人自出生 8 个月后,便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3 岁以后,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从
3、3 岁至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在这期间,他们虽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大多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以此作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从青春期以后到成年的大约 10 年时间里,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他们逐步获得心理自我,开始关心自己的形象,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不再简单地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有浓厚的主观性。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处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时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并且迅速发展,自我矛盾开始出现。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意
4、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分化,并且迅速发展,导致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幻想,而现实往往不是他们所想象的,于是就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这种矛盾分化,使得大学生发生自我意识的改变,经过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而表现出各种激动、焦虑、喜悦与不安情绪。当理想自我占优势时,往往会将“客体我”萎缩到实际能力以下,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甚至放弃努力,形成自我怜悯或伤感的心理状态。相反,当“现实我”占优势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2、自我意识矛盾日
5、益突出,但调控能力相对较弱。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 “主体我”和“客体我” , “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忽而看到自己的这一面,忽而又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时而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或低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感到自己很幼稚,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面对自我意识中的种种矛盾,大学生便开始通过各种活动来重新认识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调节矛盾中认识自己,完善自我。他们常常会问自己, “我聪明
6、吗?” , “我的性格如何?” , “我有什么能力和特长?” , “我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冲突和自我探究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趋于一致,达到暂时的自我统一。然而新的自我意识矛盾又会产生,还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控和自我探究。但大学生的这种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过多关注自己,过于看重自己,而对他人、集体、社会考虑较少等。3、自我意识的矛盾不断激化,出现混乱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
7、心理障碍。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大学生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就
8、是由此心理问题所导致。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4、自我意识的矛盾转化不断进行,且渐趋稳定在自我意识由“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由刚进校的“依赖性”和“盲目性” ,渐渐转变为“想入非非” ,到毕业
9、前就显得沉稳多了。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转化,使得大学生自我意识发生了明显的飞跃,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差异,自我意识也逐渐趋向成熟。由此可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折”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矛盾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对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自我意识教育和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走上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之路,因此要引导他们全面认识自我,积极认可自我,努力完善自我。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引导主体按社会要求自觉地对客体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是自我意识的最高表现,是大学生完善自己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1、全面
10、认识自我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量力而行,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大学生只有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扩大社会实践,才能找到多种参考系,才能凭借参考系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做到不自卑也不过于自信,不骄傲也不过于谦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认识自我。(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深刻的自我认识是以深刻认识和理解他人、理解社会为前提的。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11、不断丰富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认识。通过认识他人、认识外界事物来进一步认识自我。(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正确地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认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一般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有影响力的评价者。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往往引起两方面的反应,一方面积极的接受别人的看法,另一方面也许认为别人的评价不符合自己的实际。因此评价者的特点,评价的性质将会影响到他们对评价的接受程度,开展同学之间的互评,教师给予具体而有个性的评价,都有助于自我意识的提高。但应注意评价的准确性、全面性、公正性,不切合实际、片面的、不公正的评价,也可能导致自我认识的误区。当然,大学生应正确对待他
12、人对自己的评价,从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一步认识自我。而不应对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而耿耿于怀,更不应对自己的优点而沾沾自喜。(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当一个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对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征等的认识与他人评价相一致时,他就会巩固和发展这一方面的特征。当一个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相矛盾时,就应该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进而进行自我矫正,这样才能得出一个肯定的自我认识。当然,在比较的过程中,不能专门“以己之长比人之短” ,也不能专门“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因为这样都不能确立肯定的自我认识。通过比较来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4
13、)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也可以从比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认识自我。因此,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应鼓励大学生超越自我,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大学生确立恰当的抱负水平,不要一味地跟自己过不去,从自己的发展历程中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认识自我。(5)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时的动机、态度,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效、成果来分析认识自己。例如可以通过记忆外语单词的速度、准确性、持久性来评价自己的记忆品质;通过经常性的克服实际困难的情况,来认识自己的意志品质;通过在班级、学校的活动或工作中的表
14、现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正确分析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才能、兴趣爱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6)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来认识自我 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能力,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培养中,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地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批评自己,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批评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2、 积极认可自我大学生如果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己,便会形成自尊,如果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便形成自卑。自卑者往往片面地夸大自身的缺点、短处,甚至否认自我存在的价值
15、,从而极大地阻碍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1)积极而准确地评价自我 积极而准确地评价自我是促使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要充分发挥,对自己的短处要正确对待,既不能护短,也不应因某些短处而灰心。一般来说人的短处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改变的,如不良习惯、脾气不好、缺乏毅力等,对此要有闻过则改的精神;另一种是无法补救的,如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四肢残疾等,对此要面对现实,有勇气接受自己的缺憾。同时注意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学问上狠下功夫,培养内在的心灵美,以“内秀”补偿“外丑” ,相信“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道理。(2
16、)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要有勇气面对挫折,认真总结教训,树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心。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 , “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 。因此,大学生应正确地对待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从困境中走出来,总结教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认可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3、 努力完善自我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认可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1) 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正确的理想自我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认可的基础上,按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大学生要积
17、极探索人生,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理想自我的确立寻找合适的人生坐标,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中认识有限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地完善自我。(2)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不断战胜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既要努力发展自己,又绝不能固守自我,要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勇于承担重任;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不仅仅追求个人价值,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当然提高现实自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使现实自我不断地向理想自我靠拢,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一过程,就是大学生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3)认真进行自我探究,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统一 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统一。大学生在认真探索人生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统一,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获取自我统一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和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然后与现实自我相对照,最后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缩小差距,最终获得统一。总之,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正确认识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具有重要意义。